在沙南呆了两天,初五他们就回了潞城。
回到潞城后,先去看望了在蟹塘上坚守的一干人等。
随后马海明等人得知消息,就纷至沓来,骆羽陪他们打牌打麻将,还做饭给他们吃。
马海明甚至还让他儿子,给骆羽和卢萌拜了年。
一直打到了正月初七,麻将和牌局才散场。
正月初八是开工的日子,该回来的人,其实在正月初六,初七的时候就已经回到潞城。
所以,初八这一天,骆羽发开门红的时候,一个都没有漏,甚至连搞卫生的阿姨,食堂做饭的阿姨,码头上帮忙的。
只要在骆羽他们公司上班的,都有开门红。
发完开门红,鞭炮放过,就算是正式开工了。
新年伊始,一切工作,都开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三月头上,可谓是喜事连连。
首先,从任飞那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沈依人他们村子后面的那个飞来潭,及其周围数平方公里的土地,经过一步步的申报审批,已经被列为了斑鳖的保护区。
政府会着手出资修建,从外界通往飞来潭的道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斑鳖进行保护。
第二个好消息是,那家欠沈依人工资的酒店,把欠她的钱,一分不落地给到了她手里。
并且当事人,就是那个所谓的经理,直接被开除,换来的是焦律撤诉。
第三个好消息则是,通过李鸣的关系,沈依人顺利地成为了潞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专业是跨境电子商务。
三月下旬,六百亩蟹塘里的南美白对虾开捕。
由于李鸣,秦琪等人管理得很好,不仅产量高,个头还很大。
亩产达到了惊人的440斤一亩,比去年高出了二十斤一亩。
由于个头大,价格相较于去年,也上浮了将近三块钱一斤,达到了23块。
六百亩蟹塘,南美白对虾,总共销售收入块。
四月下旬,斑节虾也开始分批次开捕,一直到五月中旬,六百亩塘共捕获斑节虾十五万三千四百五十八斤,按照今年32块五一斤的价格,一共卖了块。
最后开捕的是青蟹。
等夏天休渔的时候,骆羽的青蟹开始上市,一边捕一边卖,卖到休渔期即将开始,差不多卖完,算了算销售额,一共是一千八百六十万。
另外还有鲈鱼的鱼类,杂鱼,也卖了有二十万出头。
最后算下来,这第二批养殖的青蟹和虾,除去各项成本,竟然获得了1150万左右的利润。
这期间,大方虾蟹育种场建造完成,并正式投产。
育种场聘用的工作人员,依然是本地村民。
不过这一次不仅仅是大方村的村民,还有小方村,上社村,下社村三个村的村民,也有部分来骆羽他们的育种场上班。
为此骆羽花重金聘请了李鸣母校,潞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教授,以及潞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相关专家来进行指导。
并且,通过李鸣的居中联系,骆羽和潞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院长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挂牌成立了:
潞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大方虾蟹育种场学生实践基地。
这个签署合作的仪式,不光有签署仪式的双方参加,区委区政府也派了相关干部出席了仪式。
更是有相关的报纸和媒体,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藉此,骆羽的名字,逐渐在潞城的官方层面崭露头角,为人所知。
而马海明,更是乘势而上,去街道办兼任了负责农业的副主任。
在育种场之后开工的,则是渔臻初品水产有限公司的加工厂。
加工厂于五月初开工,采用钢结构的建造方式,预计年底完工,工期八个月。
与加工厂前后脚开工的,则是骆羽心里规划的食堂大楼。
食堂大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建造方式,预计明年六月底完工,施工工期十三个月。
八月,经过几个月的培育,第一代南美白对虾,斑节虾,青蟹的种苗终于出炉。
骆羽和周围的几个村签订了协议,答应了去年陈玉文提出来的条件,并联系学校,派人来对各养殖户进行指导,由骆羽的公司来支付费用。
九月初,第一批蟹苗开始入塘。
而骆羽的虾蟹混养的养殖面积,也扩大到了惊人的一千亩。
除了蟹塘忙得不可开交之外,水产品加工厂还有四个月也就要完工。
等完工之后,就是购买加工机器进行安装。安装之后就是原材料的采购和加工,成品的销售。
骆羽打算把这些都放在前面,特别是采购供应商的寻找,产品销售渠道的开拓,这两步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采购不到好的原材料,或者采购价格过高,以及没有销售渠道,都会让公司产生亏损,直至经营不下去。
所以,这些必须要做在前面。
至于采购,骆羽就交给赵伟来做。
马海明原本是公司的副经理,但自从升任了街道办的副主任,副经理的职位只能辞了,转而交给了他表妹夫钱爱甫。
大方村这边就由钱爱甫来负责,双方协作,也起到一个相互监督的作用。
至于销售渠道的开拓,就交给郑倩倩。
她手下现在不仅有直播团队,还招聘了几个业务员,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先联系客户,把销售渠道铺好。
骆羽在休渔期过后的第一天就带着卢萌一起去钓鱼,这一次他们决定出海一个星期,好好地钓一回金枪鱼。
8月16日,上午八点整,照例由马海明宣布休渔期解除,一条条船开始兴奋地驶出莱芜河,驶向大海。
骆羽原本要走,看到马海明靠得比较近,就把他叫过来,准备跟他说几句话。
“马主任,这码头环境是越来越差了,是不是得想办法,修一修。”
“我也这么想啊,但你也知道,村里没啥钱。”
骆羽只是看着他笑笑不说话。
马海明被骆羽看毛了,就说道,“过年都要分钱的,这么多户人家,就算能留下来几百万,那都不够分的。”
骆羽也没否认,毕竟这是村里的实际情况,大家都希望过年能发点钱,好让这个年过得好好的。
所以,要让村里拿钱出来修码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