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何凡要换银行,这一下可把对方吓坏了,连忙道:“哎呀,何书记,咱们再商量嘛,你看怎么样合适?”
一旁的吴梦梦、村书记等人都佩服的看着何凡,心道:原来银行也是可以谈条件的嘛。
何凡笑道:“行长啊,现在不是有助农发展政策吗?第一年免息,你看咱们清水河村给你这么大个单子,我们再贷款80万元,免息那种,一年后厂子有了收益,马上还你。”
唐俊浩、秦文等人都愣住了:何书记真是敢说啊!
谁知乡银行行长心中也是苦笑:这个年轻人难怪是县委书记大秘,对银行政策了如指掌,因为央行确实发过关于助农贷款免息的政策。
“何书记,没问题,咱们乡银行必须支持村里的发展,那就80万元,免息一年。”
“嘶....”
成了!
吴书记等人更加觉得跟着何凡是对的。
有了资金,接下来就是选址,何凡早已给村书记等人说好,选址、建厂这些活,都从自己村民中出人,这样可以节省一笔费用。
当然,厂子怎么建,还是要专业人员过来指导。
这方面,何凡又拜托了东城政府办的马丹。
马丹作为分管城建副市长的大秘,直接一个电话打给了水利局,告知对方何凡是东城市委常委刘强的秘书,对方立即重视起来,联系了东城专业的行业公司到清水河村找何凡洽谈。
来的还是东城市水务公司副总,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他认为何凡需要政绩,现在又是羽翼未丰之时,可以提前结交,指不定以后可以用得上。
所以,双方谈得很顺利。
东城市水务公司留下了两名技术人员,协助指导村民建厂,先开展前期的选址、图纸设计等工作。
何凡让村书记派村干部全程陪同,还自己掏钱在村委会搞了一个小食堂,没办法,不能天天吃泡面。
接下来,就是修路的事情。
何凡一有时间就往富康交通局、财政局跑,天天催着交通局设计图纸,看看财政局经费到账没有。
时间就这样过了半个多月,来到了七月份,东城进入了七上八下的防汛抗旱阶段。
清水河地势较低,一直以来没发生过洪水等事故,村里植被环绕,参天大树的根系有力地吸收住土壤,未发生过滑坡、地质灾害等事故,这到让何凡放下了心。
看来,万事万物都是有正反两面性的。
想当初,党委会上,大家把清水河村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何凡,都想着挑些情况好的村包联,但其他村多多少少都有安全生产隐患在其中。
这倒是让何凡松了一口气,不用每天提心吊胆的巡逻检查。
而且,富康每个县领导都包联了一个村,下户沟乡部分经济稍微好点的村子都被县领导包联了,这些县领导隔三岔五下来检查调研的,乡领导都得陪同。
其实陪同没啥,关键是吃饭喝酒的问题,县领导一顿饭花掉上千元,乡财政又很紧张,可把董奇这个管乡财政所的副书记愁坏了。
班子成员拿着单子找他报账,你说不报吧,得罪人,大家都是为了工作。
报销吧,财政就那点钱,还要维持机关运转,董奇有时候叹气:早知道就把财权一并交给党委算了。
他一开始来乡里,在党委会上据理力争把财权拿到手中,本想着捞点好处,结果看见账面时直接傻眼了,不倒贴就不错了。
这一天,乡财政所所长拿着单子跑到董奇办公室,
董书记,咱们账上多了一笔钱,是县财政拨下来的,说是用于清水河村修路资金。
“多少?”
“三百万。”
“嘶!多少?三百万元!”
董奇震惊了,他前面当着许多干部的面嘲讽何凡被自己赶去村里不敢回来,期间,他也听说何凡跑了县里部门要钱,为此,他还给商务局的局长赵丽丽打了电话,对方明确表示:要钱没有。
谁知道这小子竟然偷偷摸摸干了一件大事,搞了三百万来修路。
这尼玛要是修成了,这小子可不就有了政绩了。
董奇直接安排道:“钱先放着,没有我的签字,谁也不许动,哪怕是陈书记也不行。”
董奇的第一想法是把钱挪用了,乡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但他又担心这笔钱万一县领导追究起来不好交代。
于是,他打算采取拖字诀。
呵,老子不花你的钱,但就是不给批。
三百万啊,利息也够餐费报销了。
此时,马万里刚把党政办的人训了一顿,悠哉游哉的来到董奇办公室。
“老哥,我看党政办那几个人不求行,比起咱们以前当秘书的时候差远了,写点材料真费劲啊。”
马万里说着一屁股坐下,掏出烟递给董奇。
“党政办那帮人不就是何凡那小子带起来的,能有什么水平?”董奇接过烟点上。
“哈哈,可不是嘛。不过还是老哥厉害,把那小子逼得,跑到村里不回来了,听说前段时间鼓动村民投资建厂子,傻逼,路都不通,东西怎么运出去啊?”
董奇闻言,心中对刚才的做法更是得意,“你还别说,这小子估计是打着刘强的幌子,真要过来三百万,今天刚到财政账上。”
“什么?”马万里震惊的跳了起来:“老哥,这钱真是修路的?”
“戴着帽子下来的,专项资金!”
马万里喃喃道:“不行,不能让他修路.....哎,对了,咱们可以这样...........”
董奇听完后,激动的站起来,用力拍着马万里的肩膀,两人哈哈大笑。
很快,何凡不声不响的要了三百万元修路资金的事情传遍了全乡,大家对这个沉寂了一段时间又冒出头的副书记深感佩服。
7月份惯例党委会召开,陈书记主持班子成员学习,然后强调了防汛抗旱工作,安排了一些事项。最后,照例问大家还有没有补充的。
董奇举手,“陈书记,我有事。前几天,县财政拨下来一笔资金,有三百万元,说是用于清水河村修路。”
在座众人都听说了此事,纷纷看向何凡。
陈书记说:“这个事,何凡同志跟我说了,那条路是得修,这是好事啊,大家都要向何凡同志学习,为乡里争取建设资金。”
董奇迫不及待道:“陈书记,各位,虽然何凡同志要来了资金,但是我还是要批评何凡同志。为什么呢?因为,修路这样的大事情,为什么没有事先在党委会上通气?三百万资金的项目,没有经过集体研究,就你何凡同志一个人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