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亭内的沉寂,被龟太郎(独孤信)飞速运转的思绪打破。
龟太郎(独孤信)静坐于寒冰之上。
识海之中,前世今生的记忆如同两条奔涌的长河,在此刻激烈碰撞、交融。
前世作为凡人时,他曾潜心研读的道家经典、儒家典籍、佛家偈语。
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字句,此刻竟鲜活地浮现在脑海。
与今生修行“万物惊”大道的感悟,相互印证,试图在这“成神之困”中,寻得一条破局之路。
龟太郎(独孤信)想起前世道家典籍中,关于“神”与“圣”的诸多论述。
道家言“神者,灵也,依外而存”,又言“圣者,明也,由内而显”,字句间早已点出二者的分别;
龟太郎(独孤信)想起儒家所推崇的“内圣外王”之道,强调内在德行的修养与外在功业的践行,唯有内外兼修,方能成就圣贤之名;
还有佛家“自觉觉他”的追求,先修自身智慧,再渡化众生脱离蒙昧,这份“渡人”的初心,竟与他如今践行的“启智妖族”之路隐隐相合。
这些记忆碎片在脑海中不断盘旋、重组,如同散落的星辰,渐渐汇聚成一片微光。
就在龟太郎思索至深、近乎陷入瓶颈之时,一道灵光忽然如同划破长夜的闪电。
骤然劈开了他脑海中的重重迷雾,将所有困惑与迷茫瞬间驱散!
那一刻,龟太郎(独孤信)心中豁然开朗!
神与圣,世人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视作修行路上的至高境界。
可实际上,二者有着云泥之别的本质区别!
所谓“神”,更多是一种外在赋予的封号。
其存在与力量,皆依赖于信徒的供奉与信仰,如同藤蔓攀附大树,根基在外,而非自身。
信徒虔诚供奉,信仰之力便源源不断,神的威能便愈发强盛;
可一旦信徒离散,信仰衰败,神失去了力量的源头,便会日渐衰弱,最终走向陨灭。
更重要的是,神往往有着明确的职司。
或是掌管风雨,或是主宰丰收,或是守护一方,这些职司如同无形的框架,将神的能力与行为牢牢限定;
同时,神有专属的庙宇作为供奉之地,有固定的形象刻于神像之上。
甚至连回应信徒祈求的方式,都渐渐形成定式,久而久之,神便成了被“定义”的存在,失去了自身的自在与超脱。
而“圣”,则截然不同。
它并非外在赋予的荣誉,而是自身德行、智慧、功业达到极致境界后,自然而然获得的尊称与地位。
其根基在于自身,而非外物。
圣人之道,核心在于“教化”,在于以自身的智慧启迪众生,以自身的德行影响世人。
在于立言以传后世、立功以济苍生、立德以垂千古!
圣人的力量,源于对天地大道的深刻感悟,源于对众生的无私贡献。
这份力量稳固而纯粹,从不依赖外在的香火供奉。
即便历经千百年,圣人的思想与德行,依然能滋养后世,影响一代又一代生灵。
圣人行于世间,从不高踞于神坛之上,而是与众生同行,以自身之力泽被苍生;
众生感念其恩德,敬之、仰之、传颂之,却从不会将其奉为无所不能的神只,不会刻意焚香供奉、祈求赐福。
这份敬意,源于发自内心的认可,而非对力量的敬畏。
“我明白了!”
龟太郎猛地睁开双眼,那双绿豆眼中骤然爆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先前萦绕心头的迷茫、挣扎与困扰,此刻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
龟太郎抬手重重拍在冰桌上,寒冰制成的桌面竟未受半分损伤,只听得他声音洪亮,带着破局后的畅快:
“我的道,从来都不该是成为那高踞神坛、接受众生供奉、回应无尽祈求的‘妖神’!”
“我要走的路,是行走于天地之间、点化万千妖族、立下不朽教化之功的……‘妖圣’!”
不成神,便成圣!
这六个字如同惊雷,在龟太郎心中轰然作响,成为了破解困境的唯一答案。
神,是被信仰定义的存在,信仰在则神在,信仰亡则神亡,始终处于被动之中;
而圣,是以功业和德行定义的存在,自身的修行越高、对众生的贡献越大,“圣”的境界便越稳固,永远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想通这一点,龟太郎心中的思路愈发清晰。
他不再纠结于如何阻断信仰之力的汇聚,反而找到了驾驭这股洪流的方向。
他要做的,不是像邪神那般建立神国、囤积信仰,将信仰之力据为己有。
而是要将这源源不断涌来的信仰之力,彻底转化为三种力量:
一是推动“万物惊”大道不断完善的动力,让这份能启智妖族的大道,变得更加精妙、更加普惠;
二是提升自身修为与感悟的养分,借信仰之力中蕴含的众生智慧,加深对天地大道的理解,突破自身的修行瓶颈;
三是反馈滋养众生的资粮,用转化后的力量,为那些蒙昧未开的妖族提供更多帮助,让“启智”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他要让众生感激他、尊敬他、传颂他的名字,并非因为他能显灵赐福、满足众生的私欲,而是因为他实实在在的教化之功。
是他驱散了妖族的蒙昧,是他为妖族指明了修行的方向,是他让无数小妖拥有了开启灵智、追求大道的机会。
这份恩德,无关“神力”,只关乎“众生心”。
他更要让“妖师”这个名号,成为智慧的象征,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迷茫的妖族照亮前行的道路;
成为希望的代名词,让每一个渴望成长的妖族,都能在“妖师”之名中,找到前行的勇气。
他要做的,是妖族前行路上的引路者、启蒙者。
是与众生并肩同行的伙伴,而非那个高高在上、需要众生顶礼膜拜的神灵。
“对!就是这样!”
龟太郎站起身,在冰亭中缓缓踱步,脚步轻快,先前的沉重早已消散。
他心中心念通达,所有的困惑都烟消云散。
“信仰之力,于我而言,从来都不是终极目标,它只是我践行大道的工具,是滋养我修行的养分,是验证‘万物惊’大道是否可行的标尺!”
“我的真正目标,是借着这股信仰之力,不断完善‘万物惊’大道,在天地间遍洒智慧的种子,帮助万千妖族寻得属于自己的修行之道!”
“待到日后,我功成德备,万千妖族自愿追随,那时的我,既是守护妖族的‘妖师’,亦是成就不朽功业的‘妖圣’!”
随着这番心念落下,龟太郎清晰地感觉到。
识海中那枚一直沉寂运转的“万物惊”符文,竟仿佛变得轻灵了许多,周身萦绕的光芒也愈发柔和。
更奇妙的是,龟太郎与那源源不断汇聚而来的信仰之力之间,悄然多了一层清晰的隔阂。
这层隔阂并非阻断,而是“掌控”的象征。
让龟太郎从先前被动承受信仰洪流的“容器”,变成了能够驾驭信仰之力的“掌控者”。
龟太郎依然是信仰之力的汇聚中心,亿万妖族的念力依旧会日夜不停地涌入他的识海。
但这一次,龟太郎不再会被信仰推着走向“神”的深渊。
而是能驾驭着这股磅礴的信仰洪流,沿着自己选定的“圣”道,不断向前,冲击那更高远、更契合本心的修行境界!
冰亭外的灵泉叮咚声、风吹冰晶的沙沙声。
此刻听在龟太郎耳中,也化作了助力他前行的乐章。
见证着龟太郎破困寻道、立誓成圣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