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孤皇朝以雷霆之势荡平人族纷争,终成天下共主的恢弘画卷徐徐展开后,独孤信便将目光投向了更为深邃的悟道领域。
这并非一时兴起的冲动之举,而是一位站在权力与修行巅峰的强者,对更高境界的永恒追索。
独孤信仍清晰记得,当初跨入入道境界,悟得本命大道“主宰大道”,那段充满机缘的悟道历程。
彼时,独孤信隐匿于市井凡尘的喧嚣之中,看似平凡无奇的街头巷尾、人间百态,竟如同一把精妙绝伦的钥匙,为他打开了本命大道——\"主宰大道\"的神秘大门。
那次奇妙的经历,宛如一道划破修行迷雾的璀璨光芒,彻底颠覆了他以往的修行认知。
独孤信深刻意识到,长久枯坐密室、冥思苦想的传统悟道方式,虽能沉淀心境,却如同被禁锢在狭小的牢笼之中,不仅效率极为低下,更可能让自己在封闭的思维中迷失方向,与大道渐行渐远。
独孤信知道,大道无形,却蕴含于世间万物。
唯有走进那熙熙攘攘的市井,在滚滚红尘的淬炼中磨砺道心,方能捕捉到那一丝稍纵即逝的悟道契机。
在这红尘炼心的过程中,或许能真正悟透大道的深邃本质,进而感悟出惊世骇俗的神通。
自从突破入道境界,\"六甲奇门\"大神通的获得。
这门玄妙无比的神通,在独孤信的手中经历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蜕变。
独孤信以\"主宰大道\"为坚实根基,将其巧妙地融入\"万道归流·无相\"之中。
这一创造性的融合,催生出了惊人的变化。
如今,独孤信凭借这门经过改良的神通,能够借助神秘莫测的阵法之力,化身万千。
每一个化身都仿佛是独立的个体,却又与本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璀璨银河中紧密相连的星辰。
这一次,独孤信早已成竹在胸,他决意施展这一神奇之术。
让万千化身如繁星散落,纷纷踏入世俗的各个角落。
这些化身将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视角,去体验世间的酸甜苦辣,去感受红尘的悲欢离合。
在这过程中,每一个化身的感悟、每一段经历所带来的启迪,都将成为悟道的珍贵素材。
而作为本体的独孤信,只需在恰当的时机将这些分神召回,便能如同汇聚百川的大海,将万千感悟融为一体。
大幅度提升参悟大道的进度,向着那至高无上的修行境界发起冲击。
暮色如墨,浸染着独孤城巍峨的轮廓。
独孤信负手立于摘星楼顶,这座直插云霄的巍峨建筑,宛如皇朝权力的象征,俯瞰着脚下这座承载着万千灯火的繁华城池。
长街上车水马龙,商肆林立,市井间传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与城墙上巡逻的甲胄寒光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壮丽画卷。
自独孤皇朝以雷霆之势一统人族,浩荡气运如游龙腾空,庇佑着这片广袤大地。
万民臣服,四海归心,然而,站在权力巅峰的独孤信,眼中却不见丝毫自满与懈怠。
他的目光穿越层层夜幕,望向深邃无垠的苍穹,心中那团对大道的渴望之火,依旧炽热如初。
修行之路漫漫,他深知,即便坐拥天下,若不能勘破大道,一切繁华终如镜花水月,转瞬即逝。
“大道无形,生于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独孤信低沉而悠远的声音,裹挟着几分沧桑与决然,自他口中缓缓溢出。
话音未落,独孤信抬手轻点虚空,指尖流转着神秘莫测的符文,来自大神通“六甲奇门”的“招阴诀”施展。
刹那间,一缕幽绿色的鬼火自掌心袅袅升起,那鬼火仿佛有生命般跃动,散发着丝丝寒意,照亮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
随着鬼火的摇曳,四道阴森恐怖的虚影自虚空之中缓缓浮现。
为首的勾魂使者青面獠牙,目露凶光,手中锁链发出令人牙酸的哗啦声响;
缚魂鬼将赤发飞扬,浑身缠绕着漆黑的锁链,似能将世间万物束缚;
白袍判官手持朱笔,神情冷峻,仿佛掌管着生死簿上的每一笔命运;
黑袍阴司使者挥动招魂幡,阵阵阴风呼啸,令人不寒而栗。
“六甲奇门,役使鬼神。”
独孤信眼神骤然凌厉,口中轻喝。
随着这声低喝,四道鬼影剧烈震颤,轰然崩散,这是“万道归流·无相”神通。
无数细小的幽绿光点如漫天萤火,朝着四面八方飘散而去。
每一粒光点,都凝聚着他的一缕分神,带着独特的使命,悄然遁入凡尘的各个角落。
它们将化身市井中的贩夫走卒、达官显贵,去体验人生百态,去感悟红尘万象,为独孤信的悟道之路,收集珍贵的感悟与契机。
第一化身·市井书生。
江南的雨季总是缠绵悱恻,细密的雨丝如薄雾般笼罩着青瓦白墙。
独孤信的第一化身化作一名青衫书生,手持油纸伞,缓步走在被雨水浸润得发亮的青石板路上。
雨帘轻垂,他的身影在朦胧烟雨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
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衫虽无半点华贵之气,可举手投足间的从容,以及眉宇间若有若无的超然神韵,却似出鞘的利剑,即便蒙尘也难掩锋芒。
书生信步踏入街角一家古色古香的茶肆。
竹制的桌椅已被岁月磨得发亮,空气中氤氲着龙井的清香与烟火气息。
他挑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轻声要了一壶雨前龙井。
茶雾袅袅升腾,将他的面容映衬得愈发清俊。
茶肆内人声鼎沸,往来茶客们的闲谈如同潺潺溪流,不绝于耳。
“老哥,你听说了吗?皇朝新颁布的《民典》可了不得,说是凡人与修士同罪!”
一位头戴斗笠的老农放下粗瓷碗,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与难以置信。
邻桌的商贩立刻接话,拍着桌子笑道:
“这下可好了!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修仙者,总算是不能随意欺压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了!”
“话虽如此,可哪有那么容易。”
角落里,一位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压低声音,神情略显忧虑,
“听说北边有个小门派,表面上老老实实,暗地里还在抓凡人炼药呢,根本不把皇朝律法放在眼里……”
书生修长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似在推敲着什么。
片刻后,他忽然开口,声音清朗如金石相击:
“诸位试想,若世间当真实现仙凡平等,那平凡之人,是否也有机会踏破登天之路?”
话音落下,整个茶肆瞬间陷入一片寂静。
众人先是一愣,紧接着爆发出一阵哄笑,惊飞了檐下避雨的麻雀。
“小书生,你莫不是读书读傻了!”
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大汉笑得前仰后合,
“凡人想要登天?简直是痴人说梦!从古至今,哪有这样的道理!”
书生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并未再做辩解。
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任由滚烫的茶水滑入喉中。
在这阵善意的嘲笑声里,唯有他自己知晓,这看似荒诞的问题,实则是叩问大道的万千法门之一。
众生皆苦,若能打破仙凡之间那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又何尝不是对“主宰大道”的一种诠释?
雨幕轻垂的茶肆内,书生指尖摩挲着粗陶茶盏,思绪却早已飘向九霄云外。
当众人对仙凡之隔付之一笑时,他手中早已有了打破这道桎梏的钥匙。
独孤信亲手创制的《纳气诀》,此刻正静静躺在独孤书院的藏经阁中。
这并非虚妄空谈,经过独孤书院反复验证,《纳气诀》确实撕开了凡人通往修行世界的一道裂缝。
虽说这条道路荆棘丛生,满布暗礁,不仅需要超乎常人的坚韧毅力,更要求习练者拥有惊世骇俗的悟性,方能在浩渺的修行之海中寻得正确的航向。
想到此处,书生的目光穿过雨帘,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独孤书院。
那里飞檐斗拱,书声琅琅,晨钟暮鼓间回荡着求知问道的渴望。
他的大弟子孟丘,那位自少年时便追随左右的寒门学子,如今早已褪去青涩,以一副沉稳坚毅的姿态执掌书院。
这些年,孟丘将满腔心血倾洒在育人传道之上,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耐心,带领着一群又一群怀揣梦想的凡人子弟,叩开了修行的大门。
书院的功绩簿上,密密麻麻记载着令人振奋的名字。
那些曾在田间劳作的少年、街头奔波的小贩,如今都在修行之路上绽放光芒。
不少资质出众者,更是突破重重难关,踏入了\"适道\"境界。
这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打破命运枷锁的故事,都是《纳气诀》强大威力的鲜活证明。
而这一切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孟丘的悉心栽培,更离不开那部凝聚着他无数心血的修行法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