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小张同志这一点点的怨怪,根本不会给各位带去任何影响,脸皮不厚咋当官?
从基层干到副厅级厅级,甚至副省级的领导。经历过多少次批评和斥骂,要脸的就别当官。
张羽也感觉到矫情没有意义:“只是要对不起各位了,这笔投资是我岳父操办的。
他这年纪大了,就喜欢落叶归根。又放不下香港那边的家业,如此方便一些,去其他的地方就有点远了。”
出现在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张羽的借口,可是借口又如何?
钱是人家的,技术还是人家的,项目也是人家的。想要在哪里投资在哪里建厂,可不就是人家自己说了算吗?
倒是韩书记老怀大慰:“好好好郑先生,不知道您选定了在哪里投资吗?
我说的是,你选中了哪一块地皮。放心,市里面会尽可能的,满足你们的要求。”
说着话,韩光身边的秘书,已经拿出一份城市规划图,摆在了众人面前,张羽向郑光复点点头。
老郑笑眯眯的在地图上,找到了昨天爷三个选中的地点:“就在这里吧。
希望面积稍稍大一点,按照张总所说的,以香港那边的价格,买下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十平方公里土地,即便是在场的都是见过世面的大佬,听到这个要求也都是被惊到了。
那可不是一亩两亩了,一平方公里是多少亩来着?一千五百亩,十平方公里就是一万五千亩了。
一万五千亩啊,这可不是土地辽阔的蒙东地区。而是在人均耕地人均只有零点二三亩,不足全国的五分之一。
而在张羽的家乡泞成县,人均耕地面积零点三七平方公里!知道这是多少亩么?
五百五十五亩!就是说蒙东地区不是最宽裕的泞成县,人均耕地是岭南省的两千倍之巨!
偏偏张羽不把土地当回事,直接跟官方要一万五千亩地!这么大一块面积,全都卖给个人?
韩光书记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十平方公里是不是有点太大了?而且我昨天好像是说的租赁吧?”
说啥呢?郑光复似笑非笑看着韩光:“韩书记,您这就有点不厚道了吧?
昨天张总就承诺了,按照在香港那边的交付模式,同样的价格成交。”
嗯?大家都感觉到不对劲了,大家准备好要跟张羽同志谈判的,怎么换了一个谈判对手呢?
不要小瞧谈判对手的变化,其中的差别大了去了。首先少年没那么矫情,嗯?
哎呦不对呀!不矫情的张羽,为什么会像个受气小媳妇一般,躲在一边一言不发呢?
老郑却是毫不客气的说:“我们在那边可是买土地,才花那么高的价格,回头你租给我的地皮。
给我这么高的价格?真的欺我老糊涂,欺我家张总年轻不识数吗?买房子和租房一个价吗?”
这就看出三个人的默契了,在这种场合必须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老郑无疑就是适合唱白脸的那个。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在东北那边承受的一切,也知道导致人家父女分离,还有怨念呢。
那么这个时候要点高价,也就有情可原。何况郑光复说的没毛病,买房和租房怎么可能是一个价呢?
一个近乎于终身制的,一个是短期的。关键是后者土地是官方的呀,租赁者没有产权。
偏偏跟人家要一样的钱,可不就是欺负人家老糊涂,欺负年轻人年少无知吗?
这下子韩光尴尬了:“郑先生,话不是这样说的,到目前为止。
国内还没有出卖的土地的政策,实际上即便租赁土地,也没有开口子呢。”
难怪老郑纠结,涉及到国内政策盲区了。错了不只是盲区,而是政策禁区了。
偏偏小张同志要个说法,平白无故在一块地上搞建设,未来这块地算谁的?
老韩苦口婆心:“您瞧香港出租九十九年,我们不是也要收回吗?
那么继续搞出租有点说不过去了,无法跟老百姓交代,也无法跟领导交代。”
此时的张羽,仿佛徐庶进曹营一般一言不发。老陈和陈世伟交换一下眼神,这二位也不是傻瓜。
瞬间明白,这是三口人想出来的策略。如果真的让张羽认祖归宗了,此刻陈家人是必要开口劝诫的。
甚至是你家长的姿态,来要求张羽做出让步。恰恰是没有认祖归宗,给双方之间留下了相当的回旋余地。
这一刻陈家父子俩也不开口了,至于说张卫红那边。女人只顾着和周娇在一边眉来眼去,怎么可能参与这种大事件的商讨?
啧啧啧!梁国伟暗暗一叹,之前少年表现的何等的豪迈,一切都可以让利于国家。
但是涉及到土地买卖这一刻,少年似乎寸土不让了。梁秘书绝对不相信,这件事张羽做不了主。
因为他很清楚,从项目到资金从策划到技术,完全是张羽一个人完成的。
跟郑光复的郑家没有一毛钱关系,现在你说郑光复掌握了话语权,怎么可能?
充其量是小张同志的傀儡罢了,可是让梁国伟此时跳出来戳破这个局?
开什么玩笑,那不是得罪人吗?要知道梁国伟已经开始运作下放了,一旦他下来肯定主政一市的。
甚至有可能成为副省部,如此一来他需要什么?需要政绩,政绩哪儿来?
这个时代的政绩,只能是从吸引外资来,从招商引资来,从上马项目来。
没有这些一切的政绩,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梁秘书也选择闭嘴。
烦死了!韩光感觉老脸有点疼:“郑先生,您说的有道理,可是这件事的确不是我能够做主的,或者这样,我们可以先把土地位置选好。
然后其他东西都好商量,至于说买或者是卖还有价格,请允许我向上面请示一下,您看如何?”
“这样啊?”郑光复皱皱眉,“好吧,那就请示吧,其实我们也不着急!
毕竟按照我们,现在对国内市场调查的结果,家电行业需求并不是那么旺盛。”
什么鬼话?家电行业的需求,怎么可能不旺盛呢?瞧瞧那些走私商,再看看柜台前无助的眼神。
眼下没有票票,根本没有办法买到家电。也许有条件出国访问的,才不缺少购买家电的渠道,老百姓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