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医途大唐 > 第275章 胡麻密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粟特人,这群来自异域的狡黠之徒,凭借着独特的智慧和大胆的谋略,在大唐的土地上构建起一个隐秘的情报传递网络。他们利用芝麻排列法,在看似普通的锦缎上传递着至关重要的军情。在一间昏暗的密室中,烛光摇曳,粟特间谍们围坐在一张堆满锦缎的桌子前,神色专注而紧张。为首的间谍手持一把小巧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芝麻放置在锦缎的经纬之间,每一颗芝麻的位置,都经过精心计算,代表着不同的信息。他们深知,这些锦缎一旦落入唐军手中,若不能识破其中玄机,便只会被当作寻常织物,但对于他们的主子吐蕃而言,这却是决定战局的关键情报。

身为中书令的林羽,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投身于破解密码的艰巨任务中。书房内,厚重的窗帘紧紧拉着,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唯有昏黄的烛光在书桌上跳跃,映照着堆满桌面的锦缎。林羽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仿佛一座雕塑般坐在桌前。他的目光在锦缎上来回扫视,试图找出芝麻排列的规律,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时而,他拿起放大镜,凑近锦缎,仔细观察芝麻与锦缎纹理的关系,放大镜下,芝麻的细微纹路与锦缎的经纬交织在一起,仿佛构成了一个神秘莫测的迷宫。时而,他又在纸上写写画画,尝试各种可能的解读方式,纸张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和线条,记录着他的思考与探索,每一个符号都承载着他对破解密码的期望。他深知,破解这复杂的密码是揭开阴谋的关键,一旦成功,便能掌握吐蕃的下一步行动,为大唐的边疆防御争取宝贵的时间。

经过多日的反复研究,林羽依旧毫无头绪,心中不免有些焦虑。他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突然,他停下脚步,望向窗外,庭院中的景象映入眼帘。阳光洒在草地上,一群蚂蚁正忙碌地搬运食物,它们有序地穿梭在草丛间,形成一条黑色的细线。林羽望着蚂蚁,眼神逐渐亮了起来,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 驯蚁重组密信。

他立刻命人捉来大量蚂蚁,又准备了一些掺有特殊香料的芝麻,这种香料能够吸引蚂蚁,却又不会干扰芝麻原本在密码中的位置。林羽亲自来到庭院,将锦缎铺在特制的木盘上,木盘在阳光下闪烁着古朴的光泽。然后,他把蚂蚁和掺有香料的芝麻放置在一旁。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夏日的燥热,蚂蚁们在香料的吸引下,迅速朝着芝麻爬去。林羽紧紧盯着蚂蚁的行动,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却浑然不觉。他全神贯注地通过调整锦缎的位置和芝麻的分布,引导蚂蚁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芝麻。随着蚂蚁们的忙碌,原本杂乱无章的芝麻逐渐呈现出清晰的图案和符号。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林羽终于成功破译出吐蕃的进攻计划。他看着眼前破译出的情报,神色凝重,上面详细记载着吐蕃军队的集结地点、进攻路线以及进攻时间,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的一家酒馆中,纳尔西斯正与几个商人模样的人饮酒作乐。酒过三巡,纳尔西斯面色泛红,眼神迷离,突然吟诵起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本是一首在南朝时期流传甚广的诗,但在林羽心中却泛起了波澜。林羽当时恰好路过酒馆,听到纳尔西斯的吟诵,心中不禁疑惑:纳尔西斯为何会在此时吟诵这首诗?他一个波斯商人,与这首诗之间是否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他的身份究竟是什么?林羽决定对纳尔西斯展开更深入的调查,他直觉这个波斯人背后隐藏着重大秘密。

另一边,李铮在对查获的银香薰球进行仔细检查时,意外发现流出水银。他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心中猛地一紧,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他立刻屏退左右,独自在屋内对银香薰球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李铮手持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查看香薰球的缝隙和表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他发现香薰球内部构造精巧,有一些隐秘的凹槽和暗格,而水银正是从其中一个不易察觉的暗格中渗出。李铮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他深知水银在当时是极为重要且管控严格的物资,吐蕃冶炼废料中流出水银,这背后必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铮确定这些水银来自吐蕃冶炼废料。这一发现证实了吐蕃冶炼废料走私的罪行,而且极有可能与他们在大唐的一系列阴谋活动相关。李铮深知,这一发现是解开谜团的重要线索,一刻也不敢耽搁,他立刻骑上快马,朝着林羽的府邸奔去。

彼时,林羽刚从庭院中完成对吐蕃进攻计划的破译工作,正准备整理思路,谋划应对之策。这时,家丁匆匆来报,李铮求见。林羽心中一动,赶忙请李铮进来。李铮踏入书房,神色严峻,顾不上寒暄,直奔主题:“林兄,大事不好!我在查获的银香薰球中发现了水银,经我仔细分析,确定是吐蕃冶炼废料中的。这绝非偶然,背后定有大阴谋。”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装有少量水银样本的小瓶,递给林羽。

林羽接过小瓶,看着里面闪烁的水银,面色凝重起来。他与李铮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担忧与坚定。林羽说道:“李兄,如此看来,吐蕃的阴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这水银之事,必定与他们之前的一系列行动相互关联。你看,之前粟特人用芝麻传递军情,那是在为他们的军事行动做情报铺垫,如今又发现这水银走私,很可能是用于制造某种武器或者与他们的军事部署有关。”

李铮点头赞同,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分析:“是啊,林兄。我仔细查看了那银香薰球,构造极为精巧,很明显是经过特殊设计用来藏匿水银的。吐蕃费这么大劲走私水银,绝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而且,据我所知,水银在一些特殊的军事器械制造中有着关键作用,他们说不定想用这水银来打造秘密武器,配合他们即将发动的进攻。”

林羽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梳理这些线索,从水银的来源、运输渠道入手,深挖背后的势力。首先,要弄清楚这些水银是从吐蕃的哪个冶炼厂流出的,通过什么途径运到洛阳。同时,也要对之前破译的吐蕃进攻计划进行详细研究,看看能否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也许他们的进攻计划里,就包含了对这些走私水银的利用方式。”

李铮目光坚定,神色严肃地回应:“林兄所言极是,我这就安排人手,对洛阳城内可疑的商队和仓库进行排查,尤其是与吐蕃有关联的。我打算从那些与西域贸易频繁的商队入手,他们可能会有关于水银运输的线索。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关于水银走私的证据,以及他们后续的阴谋计划。另外,对于之前粟特人传递军情的网络,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说不定还能从他们那里挖出更多与水银事件相关的信息。”

林羽接着说:“我会继续调查纳尔西斯,他吟诵《拟行路难?其四》一事太过蹊跷,说不定他知晓这其中的秘密。我打算先从他的社交圈子入手,看看他平时都与哪些人来往,有没有和吐蕃或者涉及水银走私的势力有联系。我们双管齐下,务必在吐蕃行动之前,将他们的阴谋彻底粉碎。一旦让他们得逞,大唐边疆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百姓也将生灵涂炭。”

两人深知,在这场与敌人的较量中,时间紧迫,稍有不慎,大唐边疆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