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这家人(五十六)
李丽回到家里,听到厨房有声音,就扶着厨房门,伸头看看赵聪在做什么?这时,赵聪说,你回来啦。李丽嗯了一声问赵聪,早饭吃什么啊?赵聪说,你没有看见我在烧水,拨蒜子啊,准备吃水饺,行吗?李丽说,辛苦你了,我洗漱去了。李丽转身进了洗漱间,开始冲澡了,不一会儿功夫,李丽从洗漱间出来了,发现餐桌上摆放着两盘刚出锅的,热腾腾的饺子,还有两碗饺子汤,两个小碟子,半碗酱油醋和蒜泥。李丽说,你的速度可以吗。赵聪说,快坐下吃饭吧,一会就凉了。李丽说,好嘞!李丽打开电视,边吃边看,且不停地切换频道,主要想看中央新闻和安徽新闻,这是她每天早上必修的功课,重要的新闻,她还随时拷贝下来,反复复看,有时间还与赵聪进行交流,探讨,这也许就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政治敏感吧。
李丽快吃饱了,一边喝汤一边问赵聪,你妹妹赵燕今天来合肥你可知道?赵聪一愣说,赵燕来合肥?她给你电话啦?李丽说,看来你不知道此事。赵聪惊讶的看着李丽,希望从她的脸上和表情里找到答案。李丽说,我跑步时,听康倩倩说的。赵聪说,康倩倩和赵燕是同学,可她们好像没有什么往来,关系一般吧,仅仅是同学而已。李丽将倩倩打电话的事情,向赵聪说了一遍。赵聪说,原来是这样啊!李丽说,那我们中午去吃饭吗?赵聪说,这事你定吧,倩倩打电话给你的。李丽说,赵燕可是你妹妹,你不想见见她吗?赵聪说,马上不就放寒假了吗,自己妹妹有什么好见的。李丽说,还有她两个同学呢?如果我们不去,你妹妹会怎么想?赵聪说,她来合肥,不给我们电话,还要我们去见她,心里有点别扭,如果我们去见了她,你看我怎么说她。李丽说,可以理解她的心情,但这事做的的确欠妥,不过呢,也怪我们做哥哥姐姐的,和她联系少了,或者说关心少了。赵聪细想也是这个道理,就说,你定吧,我怎么都行,她心里没有我这个哥哥,可我不能没有她这个不懂事的妹妹吧,总之,是我这个哥哥没有教育好她,责任在我,你就多担待点吧。李丽笑着说,还是你们兄妹亲啊,赵聪傻傻的笑了。李丽说,那我跟倩倩去电话了?赵聪说,你打吧,我来把锅碗洗掉,说着将碗筷等收拾到厨房里,开始洗刷。倩倩接到李丽的电话,激动的蹦了起来。倩倩说,等我订好了饭店,再通知您。李丽说,好的。
赵聪洗刷完碗筷,来到厅屋,看到李丽还跟倩倩通话呢这时,自己的手机响了,心想这个时候会是谁呢,肯定是赵燕。赵燕第一句就问,哥,你起床了吗,上午我去合肥看你。赵聪说,你来合肥看我?我上午要出去,不在合肥。赵燕说,啊!你不在合肥,那李丽姐姐呢,她在合肥吗?赵聪说,你到底是来看我,还是看李丽啊?赵燕一时无语,知道骗不过哥哥,便立即改口说,都看,都看。赵聪说,看我是假,看你李丽姐才是真,我就是个陪衬。赵燕急了,知道哥哥的自尊心受到了刺激,便说,好哥哥,你不要怪我,下次不会了,是小妹考虑问题不周。李丽和倩倩通话结束,看到赵聪在和谁通话,就走过去,问谁啊?赵聪很生气的大声说,估计是想让赵燕听到,还能有谁,你的崇拜者呗。李丽白了一眼赵聪,便转身进书房了。
赵燕说,刚才是李丽姐吗?赵聪声音非常生硬地说,不是的。赵燕挂了电话,闷闷不乐,心想,这事办砸了,又想到康倩倩是否在吹牛,几年都没有联系了,她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心里没有底,如果和两个最要好的同学开车子去合肥,却没有见到李丽姐姐,那真的丢人了。这时,赵燕的手机响了,一看是同学汤静的。汤静说,我和王芳在学校大门口呢,车子不进学校了,你出来吧。赵燕没精打采的说,好,我马上下来。赵燕刚出学生公寓,手机响了,一看是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打开接听,那头传来,赵燕,我是李丽。赵燕一听激动的说,李姐姐好,我们上午去合肥能见到您吗?李丽说,我听你哥哥说了,你们来吧。赵燕说,好嘞,还是我李姐姐好。挂了电话,赵燕连蹦带跳的向学校大门口奔去。上了车,给同学们说,刚才接到李丽姐姐的电话了,她今天在合肥,我们去能见到她的。汤静说,那我们就出发了,一路西行吧。赵燕说,你专心开车,我来指挥,汤静说,合肥我随爸妈去过的,不过那时候是老爸开的车子,我坐在车里没有注意路线。赵燕说,出了城,过了长江大桥,上合宁高速就行了。大约十点多,就到了合肥。下了高速,赵燕说,路边停一下,我打电话给李丽姐姐,问路线怎么走。李丽告诉赵燕沿着长江路,一直向西,到了安徽农业大学再联系我。
李丽挂了电话,给倩倩去了电话,让她到安徽农业大学门口等赵燕她们。倩倩说,我接到她们后,就直接去饭店了。李丽说,行吧,到时候给我电话。倩倩出了学校,打的来到了农业大学大门口,下车后,倩倩给赵燕去了电话,告诉赵燕我在农业大学门口等你们,安徽农业大学在你们来的方向右边。
星期天的上午,马路上车辆不是很多,大约半个小时,汤静将车子稳稳的停在了安徽农业大学大门口,赵燕老远就看见了康倩倩,手里还拎着一个袋子。赵燕下了车,与康倩倩打招呼说,这次麻烦你了老同学。倩倩说,你和我还客气,见外了,我们上车说吧。赵燕说,你坐前面好引路,倩倩说好的,我来当一回向导。她们俩上了车,赵燕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在介绍康倩倩时,并用右手示意了一下。康倩倩扭过头对汤静和后面的王芳说,欢迎你们到合肥来玩。赵燕说,现在往哪里走?倩倩说,听我指挥,前面是梅山路口,向左拐,直行约八百米,再左拐直行约九百米,再拐个弯就到梅山饭店了。汤静说,我听你指挥。车子很快就到梅山饭店。汤静停好车子,与赵燕、王芳一起下了车。这时,康倩倩正在和李丽姐姐通话。倩倩说,李姐姐,我们已经到饭店了,请您和赵聪哥哥也早点过来吧。李丽说,好的,马上就动身了,最多十五分钟吧,你们先进包厢点菜吧。挂了电话,康倩倩跟赵燕说,我们先到包厢喝茶吧,李姐姐她们马上就到了。赵燕、汤静、王芳跟在倩倩身后,乘电梯上了六楼,来到了梅山厅。康倩倩问几位同学,喝绿茶可以吗,都说可以的。倩倩让服务员,先泡四杯霍山黄芽。倩倩招呼大家沙发上坐。几位同学都伫立在包厢正面悬挂的一幅山水画前,在欣赏画中梅山水库盛景。倩倩说,你们都喜欢绘画啊!王芳说,我们都是学中文的,对于绘画艺术,也应该涉猎一点。倩倩点了点头说,万法同道,情理相容,艺理相通,共鸣为佳。倩倩走到画前,给几位介绍说,梅山水库的山水画卷不仅是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壮丽图景,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自然景观的诗画意境,大有高峡平湖之壮美。
梅山水库大坝高88.24米,全长443.5米,如长虹横卧峡谷,锁住史河上游的滔滔水流,形成碧波万顷的人工湖。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宛如翡翠浮于碧波,四周群山环绕,云雾氤氲时更显朦胧诗意。
倩倩用手指着画面说,你们看,晨曦中湖面雾气蒸腾,黄昏时霞光染红水面,晴日里水天一色,雨后天青如洗,游客曾以“山青水绿映晴空,晨雾夕阳染镜湖”的诗句描绘其光影变幻的瑰丽。
回顾水利工程的历史印记,它是治淮工程的里程碑。
1950年淮河特大水灾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梅山水库作为治淮关键工程,于1954年开工。其拱坝设计在当时创下世界最高纪录,仅用两年便竣工,展现了新中国初期“肩挑手扛”的建设奇迹。
水库总库容为22.63亿立方米,兼具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1991年安徽洪灾中,它成功削峰泄洪;如今仍是淠史杭灌区的水源核心,滋养383万亩农田,年发电量超1亿千瓦时。它也是红色文化与生态共生的象征。
梅山水库坐落在金寨县,是“将军的摇篮”县,水库建设者发扬老区精神,在艰苦条件下完成34万方骨料开采、27万方混凝土浇筑。库区内的“万鸡山”得名于建设时期放养家禽补充营养的往事,成为艰苦奋斗的见证。
库区封山育林数十年,形成墨绿、深绿、淡绿交织的“水彩画”景观。近年入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
梅山水库景区集大坝雄姿、湖光山色于一体,设有观景平台、游艇项目,吸引游客体验“高峡出平湖”的震撼。
水库不仅是一座工程,更被当地人视为“定海神针”,象征着党与人民治水的决心。其历史档案、建设故事通过纪念馆和口述史代代相传。
总之,梅山水库的山水画卷,是自然造化与人力雕琢的完美结合,既有“碧水青山”的视觉之美,又蕴含“治水安邦”的深层意义。它如同一部立体史书,记录着淮河治理的峥嵘岁月,也续写着生态与人文共荣的新篇章。
汤静等几位同学听着倩倩的精彩解读,甚感惊奇,都扭过头,带着十分钦佩的眼神,看着倩倩,汤静说,你学的专业是新闻学,难道你采访过此画的作者吗?倩倩摇头说,没有,这些都是跟李丽姐姐学的。王芳说,你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论》?倩倩说,在李丽姐姐推荐的读书目录中,我读了一点点,略知道点皮毛,真正的文学与艺术大师是李丽姐姐和夏颖社长。王芳问倩倩,当红作家、青年学者夏颖,二十八岁就是正厅级干部了,你也认识。倩倩点了下头说,认识啊,怎么啦。王芳说,既然你和当代青年的楷模都认识,想必你肯定也有过人之处,否则,很难结识这些时代精英。倩倩说,我哪里有什么过人之处啊,只是经常与她们交往,常常麻烦她们,帮我修改作品罢了,从她们身上,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时,服务员送茶水进来了,倩倩安排大家坐下聊吧。倩倩看了下时间,估计李丽姐姐她们也快到了,就叫服务员再泡两杯茶来。服务员说,谁负责点菜,倩倩接过菜单递给了赵燕,请赵大小姐负责点菜吧。赵燕对倩倩说,你是东家,我点菜不合适吧?倩倩说,你也是半个东家,都是老乡,安徽人吗,有什么不合适的,要不你先看看。正说着呢,有敲门声,倩倩说,请进。包厢门被推开了,倩倩一看是李丽姐姐,急忙上前几步,抱住了李丽,李丽说,有客人呢。倩倩才放了手,看到赵聪说,姐夫哥好。赵聪说,你好。赵燕、汤静、王芳看到进来一男一女,心想,肯定是李丽和男朋友,便都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倩倩给大家介绍说,这位温柔可亲,且冰清玉洁,又满腹经纶,就是安徽省日报社的总编辑、青年学者、当红作家、李丽女士,更是我的好姐姐。倩倩走到赵聪跟前介绍说,这位玉树临风的帅哥,是北大的高材生、学霸级人物,现就任省委宣传部的赵聪先生。随后,倩倩让赵燕把南京来的两位同学,介绍给李丽和赵聪认识,李丽向前几步分别与汤静、王芳握了握手说,你们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坐下吧。赵燕介绍完两位同学后,走到李丽身边说,我是喊嫂嫂好呢,还是叫姐姐好呢?李丽用右手抚摸着赵燕的头发说,随你啊。这时服务员又送来两杯茶水。倩倩让李姐姐和赵聪哥坐下喝茶,并把菜单递给了李丽,请她点菜。李丽说,请你赵哥点吧,他经常下饭店,有经验。赵聪接过菜单,浏览了一遍,然后接过服务员递来的笔,进行勾选,问倩倩,可就是我们六位。倩倩说,是的。赵聪勾选了八菜一汤,让倩倩拿给李丽审阅。李丽正在与汤静、王芳及赵燕同学交流呢,于是摆了摆手说,请班长定夺。
汤静问李总编辑,听赵燕说,有一次,您应邀参加同学聚会,有个同学让您解读《西游记》,据说精彩绝伦,震惊了所有在场的时代骄子,不知道您对《红楼梦》这部经典,是怎么看的?赵燕说,汤静是个红楼迷,她最喜欢的小说,就是《红楼梦》了,每天在寝室里只要有时间,她都会给我们讲一段,尤其是黛玉葬花场景,动情时还流过泪呢。李丽说,每个人的经历和认知不同,自然看法与理解就不同,因此,才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
鲁迅先生曾指出,《红楼梦》的主题因读者视角不同而呈现多样性。“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等等。他认为这种多元的话解读,恰恰证明了《红楼梦》的丰富性,但最核心的仍是写实精神。
那我就先说说,黛玉葬花吧,也是《红楼梦》的最精彩章节之一。《葬花吟》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林黛玉吟诵的一首长诗,堪称全书最具悲剧美学的诗作。它不仅是黛玉个人命运的谶语,更是曹雪芹对生命、爱情与存在本质的终极叩问。李丽轻声吟诵《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曲《葬花吟》吟诵完,李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说,《葬花吟》的终极启示,超越了个人伤春悲秋,成为人类面对有限性的永恒宣言。
当黛玉质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时,她其实在追问,在一个没有终极救赎的世界上,美如何自处?曹雪芹通过这场凄美的葬仪告诉我们:唯有清醒地见证毁灭,并在毁灭中坚持审美尊严,才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击。赵燕看到李丽姐姐停了下来,就问《红楼梦》迷的汤静,你能一口气背诵掉吗?汤静直摇头说,直到今天为止,我仍然背诵不全。
李丽接着说,我所理解的《红楼梦》是从人生哲学方面来思考的,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存在与虚无。色空观的辩证表达,“假作真时真亦假”,太虚幻境对联暗示现实世界的虚妄。贾府的繁华是色与最终的衰败的空,形成对照。如宝玉历经兴衰后大彻大悟,隐喻世间万物皆为幻象,功名富贵、爱恨情仇终成空幻。
情的本质:曹雪芹并未完全否定“情”,而是通过黛玉的还泪等设定,探讨情作为生命驱动力的意义,即便终将消逝,情感的炽热仍赋予存在以重量。
第二、个体与时代。自由意志的困境,封建礼教的枷锁:宝钗遵循礼教成为“完美淑女”,却失去自我;黛玉反抗规训却香消玉殒,体现个体在集体秩序中追求自由的悲剧性,也是必然性。
宿命论与选择: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暗示命运早已注定,如“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但人物的每一次选择又充满挣扎,如宝玉拒绝科举、探春试图改革,展现宿命与自由意志的永恒矛盾。
第三、永恒与刹那。生命价值的灵魂叩问。短暂与永恒的对抗:大观园诗社的雅趣、黛玉葬花的诗意,在瞬息中定格永恒;晴雯的勇、龄官的痴,以刹那光芒对抗世俗的庸常,彰显生命本真的可贵。
超脱与执着的平衡:宝玉既沉溺于情,对女儿的怜惜,又向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种矛盾折射出对“出世”与“入世”的哲学思辨,人如何在世俗中保持精神的超越性?
一部《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以文学的载体,蕴含着哲学的思辨。通过具体的人物命运,叩问人类共同的终极命题:我们该如何看待转瞬即逝的美好?当个体与世界无法和解时,是否还有超越的可能?生命的“空”与“情”,究竟是虚无,还是另一种意义的充盈?这种对存在本质的追问,使其超越了一般的世情小说,成为一部蕴含东方智慧的哲学之书。
最后,李丽说,《红楼梦》以细腻笔触揭示多重深意。
一是时代与命运:封建家族兴衰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个人命运被时代洪流裹挟,如黛玉的孤苦、宝钗的妥协,展现个体在制度桎梏下的无力。
二是情感与理想的幻灭:宝黛爱情超越世俗却终成悲剧,象征纯粹情感与自由理想在现实中的破碎,凸显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
三是繁华背后的虚无:贾府的奢华与最终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形成对比,隐喻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的短暂,蕴含对生命本质的哲思。
四是人性的复杂多面:人物无绝对善恶,如王熙凤精明狠辣却也有温情,晴雯直率倔强却难逃厄运,展现人性的立体与真实。
《红楼梦》是一曲对美好消逝的挽歌,旨在引导读者思考命运、情感与生命的意义。
赵燕、汤静、王芳还有康倩倩,全神贯注,包厢内鸦雀无声,听的入了神。一个个年轻的时代骄子,却被李丽的精彩解读,深深折服。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居然鼓起了掌,赵聪也跟着鼓掌起来,掌声通过包厢门的缝隙,传到走廊上,服务员不知道包厢内发生了什么事情,便推门伸头看了看。李丽看着赵聪说,你也跟着她们瞎起哄。
这时,赵燕走到李丽身边,想问问她的散文情况,李丽摇了摇头,低声说换个场合再说吧!
倩倩看了看时间,快十一点半了,就给李丽姐姐说,我们先入座吧,并跟赵燕说,我们边吃边聊吧,也让李丽姐姐休息一下。说着倩倩走到李丽身边说,请李姐姐给我代东吧,您先定位,我们就好坐了。李丽看着赵聪说,我亲爱的老班长,北大的高材生,你过这边坐,你就当一会洪常青吧,也好让我们满足一下,围在党周围的感觉。赵聪摆了摆手说,李大编辑,你就不要谦虚了,还是以你为中心吧。李丽说,那好吧,我来替倩倩妹妹做东,大家都过来围上吧!李丽说,远道而来的汤静和王芳同学过来,你们二位是我们的客人,坐在我的左右吧。王芳的父母都是南京市的处级干部,平时家里请客,同事聚会,都非常讲究坐次,尤其是她老爸,更是讲究酒桌文化,他常常告诉女儿王芳,酒桌礼仪,是中国职场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涵盖座次、斟酒、敬酒、碰杯、干杯等规范,反映了等级、尊卑、人情往来等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学识,如果你上桌坐错了位置,敬错了酒,碰错了杯子,会让人低看你的。
赵燕也很懂事,拉着她的两位同学,分别坐到李丽两边。倩倩安排服务员上菜,并开始斟酒。汤静说,我下午要开车子,少来一点,让我好好敬敬心中崇拜的偶像,李丽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