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禁卫军 > 第429章 电视机工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英国本土派过来的划界代表和袋鼠自治领的划界代表,也在这个时候来到黑德兰港。

额?黑……港口上没有“黑德兰港”的英文,换成了一段不认识的英文“ZhENG hE GANG”,还有三个汉字——郑和港。

港口上到处都是各种汉字和不认识的对照英文,除了清国面孔的港务人员外,更多的是是禁卫军人持枪巡逻。

一众英国官方代表,被禁卫军人盘问了,确定是划界代表,立即派车送走了。

禁卫军与英国在西袋鼠大陆皮尔巴拉地区的划界问题,先在地图上开始,然后实地确定边界。

英方代表已经接到唐宁街十号的指示,划界问题以禁卫军的意见为主,那片不毛之地多划一点少划一点,区别不大。

禁卫军也接到了参谋副长季明威的指示,已经与英国人谈完了,划界问题以我们的意见为主,大胆划吧!

7月25日,禁卫军与英国联合勘界正式开始。

戈辉、孙再芝等二十人管理团队,也是在这一天,来到了朝阳电视机超级工厂,因为今天是竣工典礼。

特区广播电视台,特区日报,特区商报,禁卫军报,以及大清国主流报纸,欧美大型报社驻朝阳记者站,都派记者来到现场。

除了现场的十几台电影机在拍摄外,天空上,有三艘小型飞艇在滞空拍摄。自从有了飞艇,特区广播电视台就再也离不开飞艇了,这东西太好用了。可以在不同高度,不同视角,任意拍摄,特区广播电视台的拍摄视角,从此变得宏大了。

电视机是什么东西?

只有极个别的人知道,电视机是什么东西,但是这些人不会说的。绝大部分人不清楚,都等着戈辉告诉他们答案呢!那么,戈辉会说吗?

超级工厂非常大,占地超过两百亩,二十栋三层楼厂房、两栋五层的办公楼,十座库房,这都是一年时间建设完成的。

特区政府投入了最大的人力物力,全力保证电视机厂的建设,因为这里以后是特区政府自由资金的钱袋子。

戈辉、孙再芝等人参观厂房,除了空旷宽大,再无其它特色,二十栋三层楼厂房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有建筑外墙上,明显位置画着明显的数字1到20,用于区别厂房。

锦西机床厂的总经理孙勉也来了,戈辉把他叫到跟前,询问了电视机生产线的研发进度。

孙勉告诉戈辉:“有特斯拉教授团队的协助,生产线的研发非常顺利。十月份就能完成全部的研发工作,然后就是上线测试,如果没问题,就可以量产,并安装在这里。”

戈辉强调:“电视机在今年结束之前,必须投产。我不问过程,只要结果。”

孙勉向戈辉保证:“按照目前的研发进度,十月份,肯定能完成生产线的全部研发工作。上线调试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工人培训也同时展开,年末投产完全没有问题,没有技术难度。”

“很好!我等你的好消息!”戈辉不咸不淡地回应,在他面前保证没用,他要的是结果。在看到结果之前,戈辉从不过分期待。

典礼并不复杂,戈辉和孙再芝讲话,施工单位领导讲话,然后剪彩,放礼花,基本上就结束了。

但是结束后,戈辉、孙再芝等人被记者们包围了,询问电视机是干什么的?

戈辉笑了,笑的很得意,孙再芝也笑了,笑得很神秘。

“现在不能说!”戈辉说道:“以后不用说。”

“以后你们会知道的。”孙再芝说道:“现在就不要问了。”

今天没有答记者问的环节,所以特勤局的人像轰苍蝇一样,将记者们驱离,这才让戈辉、孙再芝一行上车离开。

他们坐火车直接回新奉天,坐在加挂的专用车箱里,孙再芝问戈辉:“你觉得袁世凯能改变龙国吗?”

忍了多日,孙再芝终于问出了心里话,他想不明白,戈辉为何要和袁世凯合作。

戈辉淡淡一笑,说道:“从一八九五年(甲午战争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开始算,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他改变什么了?什么也没改变,情况反而变得越来越糟。”

小站练兵是指甲午战争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定了一套近代陆军的组织编制、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粮饷制度等建军方案。小站练兵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强调实施新法训练的严格性,成为中国近代陆军的草创先河,听着挺好。

戈辉把头扭向窗外,看着快速向后移动的建筑,抬手指着窗外说道:“看看外面的连续不断的厂房,看看那些插向天空的烟囱。”戈辉收回目光,看向孙再芝,指尖又轻轻地戳击了两下桌面,继续道:“还有这条超级铁路,还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各种职业技术学校,还有年末的电视机。”

戈辉直接下结论:“我们才是在真正的改变着龙国,我们在坚实地走好每一步,至于袁世凯……”戈辉轻轻摇头:“他会被不该有的欲望吞噬。”

“既然你不看好袁世凯,为什么还支持他组建新政府呢?”孙再芝问道:“推翻他,换个好人上来,不是更好?”

“我们知道袁世凯不是好东西,但还有无数人不知道。”戈辉认真地说道:“你怎么确定换上来的就是好人呢?怎么确定换上来的人能带领龙国走向富强呢?”

“我觉得你行,你肯定行。”孙再芝认真道:“没有你,北方特区没有今天。”

“你说错了”戈辉直接摇头,说道:“今天的一切,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是无数想赚大钱的有钱人,无数想过上好日子的普通人,在相对宽松,没有严重压迫的制度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戈辉习惯性的戳击了两下桌面,继续道:“我改变不了龙国,也改变不了龙国人民的命运,我只能尽可能的为国家的将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将来,把这一切,完完整整地交给国家,交给人民,我就功德圆满了。”

戈辉将来会把这一切再交出去?孙再芝是不信的,一个字都不信。

“你如果不行,我就想不出谁还行了。”孙再芝皱眉道。

“你太高看我了,但你真的看错了。”戈辉说道:“一个国家的崛起、发展、强大,最后威服四方,需要不断的试错,袁世凯就是在试错,不管他承不承认,他的作用就是这个。”

“那我们北方特区呢?也是在试错吗?”孙再芝问道:“我们发展的很好,民众的收入也在缓慢增加,至少能吃饱饭,孩子还能上学。”

戈辉笑了,笑的很无奈,说道:“我们的北方特区,也是错题本上的一道题,我们比袁世凯其实强不了多少。”

额?孙再芝彻底不懂了,惊讶地问道:“我们也在错题本上?”

戈辉重重点头,认真说道:“没错,现在虽然发展的很不错,经济一切向好,但是你仔细看看,绝大部分的财富都掌握在哪些人手里,绝大部分的人还处在吃饱穿暖的阶段,除此之外,再无余钱。”

孙再芝默默点头,确实如此,但是相对以前,已经改变太多太多了。

戈辉认真地说道:“其实我们这里和长城以南地区,没有区别,只是我们这边经济发展的好,让更多人有活干有收入,但是贫富差距改变了吗?不但没有,反而加剧了。”

孙再芝再次默默点头,这一点他确实没有注意,他更关注的是特区经济的大方向。

戈辉继续道:“这样的差距,就会产生矛盾,阻止不了,如果有一天矛盾激化,烧死你我不是问题。”

孙再芝也头大,这个他也解决不了,根本无从解决,谁也不会把自己的钱捐出来。

“我只能顺其自然,过一天算一天。”戈辉无奈道:“我也不想这样,但是不这样,很多人不会跟我们一起走,甚至把我们当敌人。我没有勇气打破现在的约定俗成,推倒一切重来。北方特区也不允许混乱,一切向钱看,以赚钱为主。希望口袋里不断增加的银圆,更让更多的人安于现状。”

孙再芝也陷入了自己的思考,所以他没说话,等戈辉的下文。

戈辉解释道:“我们现在的制度,和欧美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不大”孙再芝想了一下说道:“基本上就是欧美的制度,只不过,我们更关心低收入民众。”

“区别不大,就是有区别。”戈辉进一步解释:“总结来说,就是一个声音下的高度制度化。说白了,就是在我的指挥棒下,按照我规定的制度走。这样很危险,十分考验我的远见,我运气不错,目前还没发犯严重的方向性错误,但我要解释的不是这个。”

孙再芝也承认,他自己感受最深,他是特区长官,但是权力仅限处理日常事务,对于特区发展的大方向,他没有决定权。军队和外交,他有发言权,但不归他直接领导。

戈辉继续解释:“我想说的是,北方特区今天的建设成绩,是特区政府、官僚群体、企业联盟,三方共同主导下的,计划型资本主义。和欧美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不在一条线上。”

计划型资本主义?孙再芝仔细咀嚼这句话,和自己理解的相对比,越想越有道理。虽然说区别还是不大,但是这个区别决定了路线的不同,结果会大相径庭。

看孙再芝不接话,戈辉继续说道:“这套体系的本质,不是特区市场在自发的运转,而是由政、官、商,三股力量组成的铁三角体制,特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在这样的体制下运行。”

孙再芝想通了,直接点头,不得不说,戈辉总结的非常准确,说道:“这不是很好吗?我们很成功啊!至少说明这条路可以走,走的通。”

戈辉摇头,说道:“我们的确很成功,但这只是我们的成功,是政、官、商的成功。是少部分人的成功,而且,很可能,我们越成功,那些最低收入的普通民众,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

“会这样吗?”孙再芝皱眉,说道:“我们正在努力提高他们的收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还有教育投入,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命运。”

戈辉又把头扭向另一面的车窗外,视线一直被来往穿行的货运列车阻挡,几乎就没有机会看到对面的风景。

叹了口气,收回目光,戈辉看着孙再芝,继续道:“能改变命运的人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会一直在最底层挣扎求生,他们甚至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他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最后也是为了为政、官、商服务,他们只是高级劳动力。”

仔细想想,孙再芝也承认,确实如此。

关于这个问题,两个人点到即止,他们都无力改变,因为两人都有家有业,无法承受后果。戈辉做不到,孙再芝也做不到。他们俩都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愿意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但是远没有达到牺牲自己和家人的程度。

火车在锦州(不是港区)换乘关内外铁路(在戈辉的坚持下没更名成京奉铁路)。

完成换乘后,孙再芝无奈道:“每次都换来换去,太麻烦了。”

“今年末大孤山专线就能通车。台安到锦州港区就有我们的特区标轨了(55寸,1760毫米)。”戈辉说道:“至于新奉天到台安这段新北铁路(新奉天到北京通州)也能在年末通车。这段120公里的铁路,细分了六个工程段,同时开建,就是为了赶在今年末,和大孤山专线同时通车。为此,投入了人力物力不计其数。”

“真期待十年后的样子”孙再芝感叹道:“去哪里都有火车了吧!就像现在的32寸窄轨铁路,蚯蚓小火车已经在乡间奔跑多年了,已经成为沿线人民日常出行的首选了。”

北方特区的窄轨铁路是私营铁路,速度不能超过50公里,车箱不能超过五节,不能干扰公路和铁路,甚至不能与未来规划中的公路和铁路冲突,只能选择纯乡村路线。

戈辉不会告诉他,蒸汽机火车之后是内燃机火车,再往后是电动机火车,然后是高铁。你是见不到了,我虽然也见不到,但我曾经见过也坐过。

“人的期待是无止境的,十年后肯定还有无数个计划在延续,十年复十年,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戈辉说道:“但是北方特区的扩张,基本要结束了,现在已经是禁卫军能控制的极限了。”

“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孙再芝说道:“我真怕你一直扩张下去。”

“北方特区的海外领土,都是必须的,有用,有大用。”戈辉说道:“禁卫军的每一步都不是盲目的,不是拍大腿决定的。”

“那你给我说说,袋鼠大陆的那片沙漠有什么用?”孙再芝道:“据说那里的黄金、锡、钽铁矿,但储量都不大,你看上了那里什么?”

戈辉不打算告诉孙再芝那里有全世界最多的铁矿石,于是说道:“首先我们不能与英国为敌,他们控制着全世界的航道节点,与英国为敌,我们就无法与世界做生意了。其次,英国人想独占南部非洲,我们只能选择让步,他们选一块别的地方补偿我们。”

“于是就给我们一片荒漠”孙再芝笑道:“我一直以为你不像吃亏的主儿,但这次怎么了。”

“我意外拿到了莫桑比克,于是英国人给的那块荒漠,就成了总比没有好了。”戈辉解释到:“莫桑比克是块好地方,比不了南部非洲,但也不差太多,煤、石油、黄金、钻石,也都有,纯热带地区,特别适合农业生产,种水稻能一年三熟,如果种菜,能一年九熟。加上英国人给的荒漠,我们就赚大了。”

“或许吧!南部非洲盛产黄金和钻石。”孙再芝说道:“特区的黄金储备是怎么增加的,鲁飞每次回来带多少金沙,你比我清楚。”

“不管怎么说,土地是无价的,哪怕它是荒漠。”戈辉说道:“只要能种出粮食,那就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土地,可以养活一辈又一辈的人。”

孙再芝没有再坚持自己的观点,戈辉也没有再强调自己的观点。

关于特区建设,两人一直聊到下火车。

到了新奉天,孙再芝回特区长官府,戈辉换乘中东铁路哈大支线去大石桥。他的最终目标不是大石桥,是盘锦地区。大凌河石油公司的新油田刚刚投产,戈辉要去看看。

金粟说这里的石油特别粘稠,需要加温融化之后,才能开采出来,成本很高,但是别无选择。

戈辉知道很多油田,特别是后世着名的大庆油田,但是这个不打算开采,留给将来,以后等有了自己的大型油轮,石油就从波斯湾海外领地运回来。国内的石油,有限开采。

戈辉到大石桥时,已经是深夜了,金粟一直等候在站台上,直到看到戈辉下火车。

金粟立即迎上去,简单寒暄,立即上车去盘锦,直接入住石油招待所。

戈辉休息,金粟、金婷、金豆,兄妹三人却坐在一起小酌,聊天,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第二天上午,戈辉视察了大凌河石油的采油区。

这是大凌河石油公司自己的油田,没有外国合资方。这也是继绍根油田之后,北方特区的第二处油田。美孚石油提出像绍根油田那样合资,但被大凌河石油拒绝。

戈辉看着眼前的两百多座梁式抽油机,问道:“日产量多少?”

“开采快两个月了,目前稳定在五百吨左右。”金粟说道:“这是目前产能的极限了。”

“炼油能力呢?”戈辉又问。

“三百吨左右,还在继续扩大产能。”金粟说道:“到明年上半年,能达到日炼化五百吨稠油。”

“未来,我们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石油。波斯湾海外领地的石油,将是我们最重要的石油来源。”戈辉说道:“在此之前,我们尽量提高自己的产能,满足特区的需要。”

“明白”金粟说道:“大凌河石油会开发更多的油田。”

“海上采油技术研究的怎么样了?”戈辉问道。

“按照你的设想,我们在陆地上搭建了全金属的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已经改进两次了,还有很多技术需要突破,正在集中攻关。”金粟说道:“我们计划在一九一三年,开始在渤海弯架设海上石油平台,一九一五年前投产。”

戈辉是真的帮不上,他是真不了解海上如何开采石油,一切都得靠大凌河石油自己研发,所以他不向金粟要时间表,一切由金粟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