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愤袖离席,直接走出了VIp看台。
戈辉轻轻摇头,也起身跟上,他知道,光绪来朝阳看球,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目的,肯定是有事和自己谈。
走出体育场,帝王座驾龙旗盛世已经停在了出口,这是全新进化升级的第三代盛世。
光绪坐进去,戈辉随后坐进去。
一路上,光绪都把目光扔在车窗外,看着车窗外鳞次栉比的楼房,不时从旁边超过的车辆,再对比现在的北京城的变化,这里深刻影响了北京,以后呢?会不会改变北京呢?
政府宾馆的豪华套房里,光绪屏退了左右,房间里只剩下光绪和戈辉。
“在体育场看台上,我说的都是真的。”光绪直接说道:“这个决定我想几个月了,就从看到你的飞机,还有突击步枪开始的。”
光绪已经开始用“我”了,不再用朕了,他已经开始提前适应新身份了。
“什么时候?”戈辉听后一点都不惊讶,他平静地问道:“陛下想过后果吗?”
“这次回去之后,我就公开逊位,让袁世凯组成看守政府。”光绪说道:“至于后果,我不逊位,等着被推翻,或者被逼着退位,就会有好结果吗?”
“奉天的皇宫一直有专人打理,修缮的很好。”戈辉平静地说道:“陛下随时可以住进去,回头,我安排人增加采暖设备,保证陛下冬天不会冷。”
“那你就安排吧!”光绪说道:“我很快就会住进去。”
今天的谈话,到此结束。
戈辉直接给打电话给旬悦明,安排人全面打扫奉天皇宫,增加采暖设备,冬天要通暖气,夏天要有空调,光绪陛下很快会住进去。然后去了总参谋部,有些文件他要带走。
戈辉刚坐下,宁远就来了。
“你不是去看比赛了吗?”宁远惊讶道:“今天正装暴徒球队,再次夺冠,巴图鲁之盾永久归属正装暴徒球队。李成合要在朝阳荣耀大酒店举行庆功宴,他要大宴宾朋,他会不请你?。”
“光绪帝要逊位,这次回去就逊位。”戈辉突然说道。
“逊位?”宁远先是惊讶,然后马上无所谓道:“他逊位,关我们什么事?”
“我们要表明态度,支持逊位,支持接下来的看守政府,以及后来的新政府。”戈辉说道:“但我们也要告诉他们,还和以前一样,保持现在的关系,一直不变。我永远属于你,但是我自己管自己,自己赚的钱自己花。”
“本来就应该这样!”宁远一脸自信地说道:“我们有枪有炮有飞机塔克,不怕他们动歪心思。”
“但是我们要参与新政府组建,我们必须维护我们在长城以南的商业利益。”戈辉说道:“而军方也要参与新政府的军事管理,不能让他们有一天想把枪口对准我们。”
“明白,我会和他们联系的。”宁远说道:“我们想要的,他们不敢不给。”
“围墙的事,怎么样了?”戈辉问道。
“我们请了德国设计团队。”宁远说道:“目前正在设计。”
戈辉没有多问,收拾了一些文件就走,临走前叮嘱宁远:“管好军队,随时应对北京朝廷的不确定情况。”然后上车离开。
戈辉中途让车队转向,去官营农场,然后很快见到了成雨。
成雨见到戈辉,非常高兴,说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来的真是巧啊!给你看看我们二次研发的新东西。”
“我是来看雷达的”戈辉直接说明来意,当初说好的六月一日,但戈辉一直有事,没时间过来看,今天正好来看看。
“雷达成品,五月末就制造出来了。”成雨说道:“他们和飞机配合,测试了一个月,效果相当可以,五十公里外就能提前发现金属蒙皮的发飞。但是对小型的木质飞机,探测距离相对近一些,要飞近到十几公里才能发现。”
成雨说着把戈辉向农场兵工厂的车间带,说道:“先看我的,再看雷达也不迟。”
戈辉没有拒绝,他也拒绝不了成雨,这家伙什么时候学会死皮赖脸这招儿了,拉着自己走。
在农场兵工厂的车间里,停着一辆车载炮。粗长的炮口,放平,刚好与驾驶舱顶平齐,乍一看,像是平放在车顶上。
成雨介绍道:“我们二次研发了FA-88防空高射炮,我们要设计一款超越FA-88 的防空高射炮,要更高射速,更快移动,更快部署,可高射,可平射,可迅速逃离。”
成雨指着眼前的车载高射炮,介绍道:“受喀秋莎火箭炮的启发,我们决定把高射炮装到风神265战术卡车上,实现快速部署。这就是全新的FA-88Km,即FA-88的快速移动型,最骚的是它的射速,半自动装填,熟练的炮组一分钟能轰出去15到20发炮弹。”
(不要觉得这不可能,在这个时代,这个层面的技术,只要能想到,就完全可以实现。)
戈辉确实被惊讶到了,说道:“这简直就是在天上用炮弹打出死亡弹幕啊!确实比FA-88强出不少。”
得到戈辉亲口认可,成雨又道:“如果只是防空牛逼,那它顶多算个专科状元,FA-88Km,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是全科战神。”
戈辉抱起肩膀,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着成雨。
成雨继续道:“我们在二次研发之初,就想明白了,炮这种东西,不能太专一,万一天上没飞机,炮手们难道集体晒太阳吗?所以,这门炮的炮架设计得极其灵活,摇下来就能平射,指哪打哪儿,打坦克也不在话下,天下地下它都管。”
戈辉重重点头,评价道:“确实是好炮!”
“就是成本高了点儿,比FA-88高出了一倍。”成雨用力的拍了一下风神265的引擎盖说道:“我们还计划把FA-35双管高射炮也装在风神265战术卡车上。”
“行”戈辉还能说什么,人家的想法没错,只是他这样搞,禁卫军就更装备不起了,还是钱的问题。
戈辉又问了FA-155重型榴弹炮、FA-120重型迫击炮的研发进程。
成雨告诉他,FA-155计划本月下旬开始测试,FA-120还在测试中,车载方案也在设计中,快速装弹机也同时在设计。还有FA-122,戈辉还没来得及问,他也主动说了,也在同步研发中,而且速度很快,毕竟有FA-155可以参考。
成雨还要带戈辉看最新改进的黑豹-1-h坦克,这是第八次改进,成雨用了足够多的形容词,但是依然勾不起戈辉的兴趣。原因很简单,听了成雨的形容,戈辉就知道,价格也蹭蹭往上涨,禁卫军更加买不起了。
戈辉一分钟也不想待在农场兵工厂,坚持要去看雷达,然后很快见到了雷达研究所长李文钦,接着见到了对空搜索雷达成品。
李文钦介绍道:“目前已经测试一个月了,效果非常好,德国军方已经拿走回去量产了。”
“有哪些不足?”戈辉问道:“能不能装到卡车上,快速机动,快速部署。”
“耗电大,需要大功率的供电设备。”李文钦说道:“装车上也不是不行,但是需要几辆车配合,需要有专门的发电车,专门的燃料供应车。”
“那就装车上试试。”戈辉说道:“将来可以跟随防空炮一起行动。”
之后,戈辉参观了雷达研究所,见了很双方的工程师,与工程师们座谈,问了他们对雷达的想法,未来的雷达应该是什么样子等。
戈辉鼓励他们研究更大功率的雷达,探测距离至少在两千公里以上,安装在山顶上,可以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监视天空保卫国家。
针对这个问题,双方的工程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想法,需要多大功率,雷达应该怎样设计,应该用什么材料,要不要建一个专门的电场,至少要有专门的供电方式。
戈辉也参与了讨论,谈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懂雷达,但是他知道以后的情况,所以他说的东西,几乎相当于方向指引。
当戈辉要离开的时候,雷达所的工程师们还意犹未尽,还想和总督大人聊雷达。
德国工程师表示,总督先生不搞科学研究,是北方特区最大的损失。只有李文钦知道,雷达的核心零件腔体磁控管是怎么来的。
由于天色已晚,戈辉直接回到禁卫招待所三号楼,还是之前居住的那个房间。显然是被精心打扫过,抹除了一切曾经的痕迹,但是躺在这里,戈辉依然睡得很安实。
同样是这个夜晚,光绪帝却彻夜未眠,他深刻反思了重新执政以来的点点滴滴。他已经决定逊位,他不觉得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北京朝廷变成今天的样子,不是他的错,他拯救不朝廷,他不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是大清的气数尽了,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第二天一早,光绪就踏上了去锦州的火车。
戈辉去了朝阳机床厂,见到了丑陋的坦克拖车,又大又憨,参考了风神350重型运输卡车的设计,低矮,锲形,突出式,倾斜角度的装甲驾驶员座舱,中置V型12缸鲁式机械增压柴油发动机,就是那个五百马力的dt-1坦克发动机。这种设计巧妙地将发动机舱安置在驾驶舱和载货区域之间,实现了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皮特黄告诉戈辉,还不成熟悉,但是距离成熟并不远了。
皮特黄又带戈辉看了火箭筒,和戈辉印象中的RpG-7还是区别很大的,但是区别也不是天差地别,并没有脱出火箭筒的范围。
皮特黄认真地告诉戈辉,这个火箭筒能用了,为了兼顾威力和射程,我们将口径扩大到2寸(64毫米),最远射程670米,最远精确射程320米,长45寸(1440毫米),重5千克,破甲厚度1.75寸(56毫米),可以量产了,而且我保证制造成本极低,总装备部给的性能指标,都超额完成了。
戈辉观看了火箭筒的射击,检查了目标毁伤程度,最后直接命名10式2寸火箭筒。
戈辉告诉皮特黄,军队很快就会大量采购,要装备到班,采购量肯定会非常大。
上午看完朝阳机床厂,下午去了朝阳技师大学堂。
戈辉见到了校长兼校办工厂厂长黎汉昌,然后见到了改进后的12管107毫米火箭炮。
基本和戈辉印象中的样子差不多,毕竟戈辉曾参与了改进。
戈辉直接拍板,这样就可以了,我会通知军方来测试,一旦通过测试,军方就会大规模列装。这种便宜的重火力,禁卫军最喜欢了。
看完107毫米火箭炮,又去看了喀秋莎火箭炮的生产车间。
简单改装后的风神265战术卡车,和简陋的火箭弹发射架,炮弹不在这里生产,在农场兵工厂的炮弹工厂生产。
目前喀秋莎火箭炮的装备量不大,因为戈辉对射程和精度并不满意,还有就是不便宜。
当戈辉从朝阳技师大学堂出来的时候,下午还剩下很多时间,他又去了朝赤铁路的施工现场。
朝赤铁路是一九零八年五月开工的,是一条双复线铁路,一条货运专线,一条客运专线。由于施工技术的进步,工程机械的大量使用,施工进度很快,计划在一九一二年上半年,建成通车,直达赤峰。
戈辉见了项目经理乌建文,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曾经也是洛华生手下的十大金刚之一,如今已经独挡一面了。
戈辉没什么指示,只是强调了一下,开拖拉机的临时工工资必须当日结,七八九三个月要有高温补贴,十二月到二月要有高寒补贴,每天都是500文。
强调完,戈辉就走了,回到禁卫招待所将军楼时,天色已经近黄昏。
当戈辉在房间里享用晚餐的时候,光绪帝也在吃晚餐,他的皇后和一贵妃十七人,二十三个皇子皇女,和光绪一起吃晚餐。
这样的情况,平日里是没有的,今天是光绪特别要求的。
没有人说话,甚至连咀嚼食物的声音都没有,光绪也不说话,像往常一样用膳。
当光绪放下筷子,所有人都放下了,就连不懂事的皇子皇女也立即放下了,尽管他们还没吃饱。
“以后,我们会经常一起吃饭,像普通人家一样。当然,也只是像,无法真正普通。”光绪没有用“朕”来指代自己。
光绪停顿了一会儿,说道:“明天,乾清宫叫大起,我将有重大决定宣布,你们要有心理准备。”说完,摆手,让众人下去。
光绪起身回御书房,载沣和载涛已经等候多时了。
光绪直接说了,自己要逊位决定。
载沣和载涛震惊得无以复加,立即劝说。
光绪用“我意已决”表明了决心。
事实上,载沣和载涛早就看出大清王朝气数已经尽,说不上哪天就轰然坍塌。
光绪任命载涛,担任皇家禁卫军总司令,全面控制京城城防,全城戒严七天,立即执行。又任命载沣管理皇室资产,尽快转运新奉天。大内侍卫统领兼粘杆处统领阿林山会协助你一起转运。
载沣和载涛兄弟领命离开,在宫门外,两人对视一眼,轻轻摇头,然后上了各自龙旗荣耀轿车。
7月4日上午,光绪帝在乾清宫叫大起。当着众朝臣的面,当众颁布逊位诏书,责令总理大臣袁世凯临时署理朝政。
众大臣阻拦,特别是满族大臣,痛哭不止,但被光绪帝无视。
所有人立即明白,这和北边脱不开干系。光绪每次去北边,回来时都会有一些重大决定,不管你愿不愿意,他都会雷利风行地执行。
这次,宣布逊位也是一样,但是袁世凯等人觉得,这次的决定非常好,好得不能再好。
光绪帝颁布逊位诏书后,直接退朝。
袁世凯核心圈子里的大臣们,立即聚拢在袁世凯周围,问怎么办?
袁世凯扔下“回去说”三个字,转身率先离开。
半小时后,众人聚集在东堂子胡同里的总理衙门。
一众目光定格在袁世凯身上,袁世凯认真地说道:“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配合好陛下,让权力平稳过渡。”
袁世凯的目光依次从每个人脸上划过,认真地继续道:“以后,我们一起强大这个国家,还要超过北边,收回北边。”
“明白,好吧,可以,行,知道了。”众人的回应各式各样,但都没有反对的。
当天,京城广播电台、沪上广播电台、汉口广播电台、羊城广播电台,以及特区广播电视台(还没有电视,但名字先改了)同时发布新闻,光绪帝宣布逊位,朝廷由总理大臣袁世凯临时署理。
举国皆惊,世界震惊。
北京全城戒严,普通人禁止随意走动。
光绪不解释,不见朝臣,不回答问题,不多说一个字,只接见了载沣和载涛,兄弟三人在御书房密谈了半日,载沣当日就坐火车去了新奉天。
新奉天超级环圆心,特区长官府里,孙再芝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光绪逊位了?就这么让出了权力?怎么可能?他尽管不相信,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宋孝仁、黄星、胡又珉、陈添画、朱至信,一起来到孙再芝的办公室,问他怎么办?
反清的目标没了,以后反谁?还有人愿意跟着他们造反吗?要反袁世凯吗?一堆的问题,需要孙再芝决定。
四百平的特区长官办公室里,会客区的沙发上,六个人的目光全部定格在孙再芝身上。
“不管袁世凯做什么,他的核心目的肯定是组建新政府。”孙再芝想了一会儿后,说道:“新政府,我们必须参与进去,袁世凯不可信。”
“问题是怎么参与?”宋孝仁说道:“袁世凯肯定不会接纳我们,对他们来说,我们是反贼。”
胡又珉插话道:“我们还有第二层身份,我们来自北方特区。”
黄星摇头,说道:“特区政府肯定会参与,但是仅仅是参与,只是为了维护特区政府的商业利益,不会有政治诉求,这和我们的目的不一致。”
孙再芝点头,说道:“虽然我还没和戈辉沟通,但我相信,他对长城以南,除了商业利益外,没有其它想法。他太务实了,只做能力范围内的,长城以南的混乱,他决不会碰的。”
“他现在在哪儿?”黄星对问道。
孙再芝摇头,我给总督府打电话了,只告诉我在回新奉天的路上。
那么,戈辉在哪儿呢?在大孤山专线的铺轨现场。
陈奴儿戴着藤编的安全帽,穿着宽大的工作服,挺着明显隆起的腹部,紧跟在戈辉身旁,为戈辉介绍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