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禁卫军 > 第423章 回到朝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5月21日上午,戈辉和威廉二世登上德国军舰回德国。

5月22日上午,戈辉和伊娃,带着三个娃,在汉堡港登上德国军舰回国。在途经英国多佛尔港的时候,短暂停靠,装了三卡车舰船设计图:

一艘铁公爵级战列舰战列舰,只完成了设计图,还在论证,还没开始建造,也建造不了,因为今年一月份,与德国达成了限制海军军备协议,未来三年内,英德都不允许新舰上船台。

该级舰标准排水量25,000吨,满载排水量30,380吨,装备10门342.9毫米主炮,首次采用152毫米副炮应对驱逐舰威胁,并配备方位盘瞄准装置与76毫米高射炮(有防空意识了)。通过强化两舷152毫米装甲与内部102毫米隔壁装甲,其排水量较前型增加约2,000吨。

英国人把这艘舰的设计图交给戈辉,相当有诚意了,也确实是最新的设计。

一艘不倦级战列巡洋舰,新西兰号的设计图,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这是不倦级的二号舰,也算是最新的设计了。原计划今年六七月份开建,但现在只能搁置,交给戈辉,当做领土交易的一部分。

一款直径600毫米的RGF mk2型重型鱼雷。战斗部内有260千克tNt炸药,鱼雷能够以45节的速度航行4100米或以30节的速度航行米。这款鱼雷目前停留在设计阶段,还未定型。

英国人深知这两款军舰的成本有多高,以北方特区的财力,建造军舰会吸干财政的最后一文钱,这也是英国人最后答应给设计图的原因。

6月15日中午,阳光最热的时候,载着戈辉全家的德国军舰,在锦州港区码头缓缓靠港。

码头上,没有欢迎仪式,戈辉和来接他的宁远、季明威简单寒暄之后,带着家人一起去火车站。

专列上,屏退左右,戈辉、宁远、季明威,三人相对而坐。

戈辉问:“去袋鼠大陆的事儿准备的怎么样了?”

“禁卫12、13、14师和总参测绘局,都准备好了,三个师的全部装备都已经装船。”季明威说道:“汉堡海运公司等三家海运公司,七十六艘船,随时可以出发。”

“孙先生那里怎么说?”戈辉问道:“移民的事儿,需要府方配合。”

“孙先生不并不赞同,这会极大增加财政负担,但是也没坚决反对。”宁远说道:“孙先生也知道阻挡不了,所以他要委派民事和商务全权代表,算是对这件事的默认吧!”

“其实,反对的声音不少,有些人在指责我们在走殖民道路。”季明威说道:“坊间还有各个版本的传闻,演绎的相当精彩。民众不关心这些,但他们喜欢听故事。”

“尽快出发吧!我不想夜长梦多,也决不可以夜长梦多。”戈辉认真地说道:“袋鼠大陆西部,皮尔巴拉地区,是我们必须拿下的,不计成本,谁反对都不行。”

“只是坊间的一些聒噪罢了,都是是些鼠目寸光的人。”宁远道:“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拿到了什么。”

戈辉从皮包里掏出一张英文地图,展开后,指着一个用醒目的红线,画出的长方形地区,说道:“这就是我画定的袋鼠大陆西部,皮尔巴拉地区,必须是这里,宁可多,不可少。”

宁远直接点头,说道:“我会和李文举(12师师长)说的,不惜一切代价。”

“没错,不惜一切代价。”戈辉肯定地说道:“当然,也要有策略,要讲方法,我们不是去竖敌了,以后那是我们的领土,和英国人和平相处还是非常重要的。”

“司令,那里有什么?黄金吗?还是石油?”季明威好奇道:“如果是这些,英国人不会给吧!”

袋鼠大陆有富铁矿的事儿,只有戈辉和宁远知道,但他们绝对不会让第三人知道。

“铁矿石,很可能五十万平方公里都是,品位超过百分之六十。”戈辉认真地说道:“拿到了这里,我们的国家就拿到了未来。”

“怎么可能?您是怎么知道的?英国人不知道吗?”季明威震惊了,难以置信地说道:“英国人如果知道,根本不可能给我们。”

宁远心中呵呵一笑,老大又开始说他那听起来十分合理的出处,但是这样出处,只会发生在老大身上。

戈辉的目光看向快速向后移动的车窗外,淡淡地回忆道:“零七年九月初,我去四方城,在那待了七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一名来自袋鼠大陆的士兵聊天,他家距离皮尔巴拉地区不远,少年时与父亲去皮尔巴拉地区打猎,他说那里的土地是红褐色的,还看到过很多满是铁锈的石头。”

宁远心中轻叹,果然如此,老大的理由一如既往的合理,又透着难以言说的巧合,但是宁远相信这肯定是真的。

戈辉收回车窗外的目光,认真的说道:“只有高品位的铁矿石,才会满是铁锈的样子,与其说是铁矿石,不如说是生锈的铁块,所以我们必须要攥在自己手里。”

说到这里,戈辉攥紧拳头,坚定地说道:“不管有没有铁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袋鼠大陆有一块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飞地。土地是我们民族的执念,五十万平方公里,可以养活很多人,又和我们的南部非洲隔海相望。七八千公里,我们的军舰不用中途加煤,就能直接到达。”

“明白,请司令放心,我亲自盯着这件事。”季明威说道。

“保密,只允许我们三人知道。”戈辉认真地说道:“在那里成为铜墙铁壁之前,在我们强大到让敌人不敢动手之前,我们要严守秘密,甚至十几二十年不大规模开发,主要进行农业开发,大规模移民,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

“明白,保证严守秘密。”季明威一起说道。

“但是建设那里要花很多钱,港口、住房、煤、水、电,一样都不能少。”宁远说道。

提到港口,戈辉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说道:“港口就建在这里,就叫郑和港,超大型港口,未来最主要的矿石码头。”

“超大型港口,也代表着超级花钱。”宁远无奈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花不完的钱呢?”

“我向美国和法国都提了贷款的事情,各贷款二十亿,他们没有立即同意。”戈辉说道:“不过,也不是全无机会,像我们这样的优质客户可不多。美国人和法国人只要不傻,就不会放弃合作的机会。”

“司令,一如既往的大手笔,借钱都是二十亿起步。”季明威感慨道:“真怕到时候还不上。”

“只要北方特区经济一直上行,越来越好,还钱就是小意思。”戈辉自信地说道:“下半年特区纤维、一号消炎药、电视机,都会量产。所以钱不是问题,问题是钱来的太慢,只能贷款。”

戈辉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现在借钱搞建设,看似花了很多钱,但是二三十年后,你们回头再看,我们简直赚翻了,用极少的钱,完成了无数的建设,这在二三十年后,是不可想象的。”

“真的会这样吗?”宁远惊讶道:“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现在建设的还不够,远远不够。”

“五年前,一百文能买多少东西?五年后的现在,还能买多少东西?”戈辉问道:“你再大胆假设,二三十年后呢?就拿朝锦铁路来说,以现在的成本,要比以前多花三到四倍的钱才能建设完成。你再想想朝锦高速……”戈辉没有说下去,让两人自己想。

戈辉的指尖,习惯性的轻戳两下桌面,认真地强调:“跟着我沿着正确的道路,坚持走下去,不用管别人说什么,信我的。掌握好禁卫军,建设好禁卫军,守好边境,敢于对任何挑衅亮剑,有能力消灭任何来犯之敌,维护特区的绝对稳定,无限美好的未来就一定会有。”

“老大,我们一直跟着你,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宁远道。

“司令,我也会一直跟着你。”季明威道:“我今天的一切都是陆军给的,就连媳妇姜黎都是陆军给的,我只能用一生回报陆军。”

姜黎,今年初升中校了,依然是禁卫军总参谋部新闻联络官。在宁远和李惠琳(王超辉媳妇)的撮合下,姜黎和季明威于今年五月二十日结婚了。

“你结婚我就放心了,禁卫军也放心了。”戈辉语重心长地说道:“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一个人才完整,包换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完整,我们才会放心地把权力交给你。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安全地把我们努力创造的一切交接给下一代,所以你必须有下一代,不然你交给谁?”

“我早已身许陆军,包括我现在的家人,决心一生为陆军服务。”季明威坚定地说道。

戈辉轻轻点头,然后从皮包里掏出《浦图亚国向大清帝国转让南部非洲莫桑比克殖民地协议》,放在宁远和季明威面前,说道:“等袋鼠大陆的事情搞定,非洲军团就要转向这里。”

宁远和季明威看完协议,宁远说道:“这里比南部非洲如何?”

“这里地处热带,农业生产很有优势,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煤、铁、石油都有。”戈辉说道:“其实不比南部非洲差,最重要的是真正属于我们,是我们的北方特区东非海外领地。当然,这里也有很多反抗组织。”

“以老十四打击走私的残暴程度,东非海外领地的反抗组织的末日要到了。”宁远说道:“老十四打击走私,就跟打仗一样,海关缉私局就是他的司令部,还有参谋团队,这些年,他就从来没忘记打仗。”

“那里也要派民事商务全权代表,对东非海外领地地管理,不同于南部非洲。”戈辉说道:“我们要像管理特区一样管理,全面特区化,包括语言,这里以后永远是我们的。”

“老十四呢!他只负责军事吗?”宁远问道:“他还是总督吗?”

“老十四是东非海外领地总督,但是主抓军事和外交,这已经足够了。”戈辉说道:“事实上,未来的非洲并不会和平,军事上的准备不能停,窥伺这里的国家不会少,比如对面的法属马达加斯加,那里也是好地方,如果可能,也要从法国手里拿过来。”

“老大,我们也要殖民扩张吗?”宁远问道:“老实说,如果真是这样,我还是坚定地和你站在一起,但是我内心中是不同意的,因为我们实力不够。”

“你想多了,我从没想过殖民扩张。”戈辉解释道:“波斯湾海外领地是我们在中东的落脚点,必须要有。东非海外领地是浦图亚转让给我们的,是南部非洲的备选地,也是我们在黑色大陆的根基,是战略之锚。袋鼠大陆的那块地是铁矿基地,哪个都不能少。这不是扩张,这是在给未来打基础。”

宁远和季明威一起点头,这样说确实没毛病,但是依然不能改变,自己占了别人的地方,这个事实。

刚才说到非洲了,戈辉马上又联想到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于是又问了阿比西尼亚订单的生产情况。他特别强调,这是一笔超级大单,尝到了甜头的阿比西尼亚,会需要更多的特区制造。

宁远告诉戈辉,老十四的非洲军团那边,两个师计划本月末在德班登船,分批去阿比西尼亚。借到法属基步题去阿比西尼亚。

过问完阿比西尼亚,戈辉又想到了来特区看病的威廉亨利亲王。

“威廉亨利亲王的病情如何?”戈辉突然问道。

“病情明显好转,现在可以自由走动了。”宁远说道:“刘文彬说,再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安排记者采访他,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能治败血症。”戈辉说道:“找一些梅毒患者,我们要给他们免费治病,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能治疗梅毒。”

“我们要卖一号消炎药了?”季明威问道。

“欧洲有很多梅毒患者,现在是不治之症,我们的一号消炎药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戈辉说道:“一号消炎药,必须卖出黄金的价格。”

“这个好办,我回去就安排人采访威廉亨利亲王。”宁远说道:“梅毒患者也容易找到。”

“看来我们真的要赚钱了,财源滚滚来。”季明威感叹道:“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不出半年,就会有无数人来到北方特区,主要是来看病,或是来买药。”戈辉笑道:“他们是给我们送钱来了,看在钱的份上,一定要服务好他们。”

“说到药,我们委托列宁找的蛔蒿种子,今年春天已经安排四方城试种了,但是没发芽。”宁远说道:“我们怀疑可能是不适应我们这里的气候,再或者种子可能不对。”

“如果是气候问题,那就不是问题,我们能够克服,肯定是我们种植方式不对,让经验丰富的农民,做更多的尝试。还有,不要局限于四方城,别的地方也要试试。”戈辉说道:“我相信列宁不会给我们不对的种子,他肯定是反复确认之后,才给我们送过来的,种子肯定是没问题的。”

戈辉想了一下,又道:“我直接跟戈锐说,他必须把蛔蒿种好,这关系到无数患了寄生虫病的人,这是我们的责任。”

说到这里,戈辉突然想起后世着名的青蒿素,从黄花蒿里提取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戈锐不是一直觉得自己活儿少吗?这回给他安排一个大活,从黄花蒿里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在三人交谈中,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中过去,直到车内广播中传来到站的声音。

此时的朝阳,似乎比以前更加热闹,北方特区权力中心转移到新奉天,反而让朝阳的商业氛围直线上升。原来大街上快反部队常态化巡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警察骑着边三轮象征性巡逻。有些禁止公交通行的大街,比如朝阳大道,现在也有了公交线路。

戈辉刚回来,还感受不到变化,只是觉得街上行人更多了,他的理解是天暖和了,上街的人自然就多了,现在是足球联赛的比赛期间,行人多很正常。看那些穿着球衣行走在大街上的年轻人,典型的球迷特征。

回到禁卫招待所将军楼,见到了红莲、孙婉儿,还有孩子们。

伊娃也想红莲和孙婉儿了,三个女人非常和睦的,平时处得和亲姐妹一样。

十个娃聚在一起,大的四岁了,会走了,小的还在襁褓里,戈辉一时间不知先抱谁好,心中从未有过的满足,自己这一世原来多子多福。

一家人热闹了好久才坐下来说话。

戈辉问了家里的情况,问了孙婉儿海关总署的情况,问了孩子的情况。

孙婉儿提议,海关总署应该设在新奉天,这样她就可以住在家里了,孩子也可以经常见到爸爸。

戈辉没法拒绝,直接同意了。先在超级环上选一个临时总部,然后新建一个海关大厦,建好了再搬过去。

红莲问戈辉什么时候搬家,现在特区政府的相关部门,几乎全部搬家了,留在朝阳还没搬的只有外事局和禁卫军四总部了。

戈辉不搬,外事局就搬不了,因为外事局搬了,戈辉在朝阳就只能去总参谋部了。

禁卫军四总部在新奉天没有办公地,所以只能留在朝阳。

戈辉简单思考了一番后,也觉得应该尽快搬家,于是告诉她们,这几天就搬,你们抽时间收拾一下。

三个女人都很高兴,因为可以一直住在一起了,孩子们也有玩伴了。

戈辉第二天就恢复到正常工作的状态了,他的活也只有他能干。

戈辉来到总参谋部,第一件事就是给戈锐打电话。

戈辉在电话里过问了一号消炎药的量产时间,听到八月份就能量产,他很满意。关于蛔蒿,他强调,必须尽快种出蛔蒿,从里面提取出山道年,用于治疗寄生虫病。还让戈锐种植黄花蒿,从里面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戈锐现在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也有丰富的动手能力,但他就是没有怀疑戈辉说的话。不是他有多相信戈辉,对他来说,这是工作,是任务,做就是了,问完为什么之后,就可以不做吗?既然不能,有必要问为什么吗?

安排完戈锐的事情,放下电话,时间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

宁远推门而入,直接坐在沙发上说道:“你终于讲完电话了,我有事儿和你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