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禁卫军 > 第410章 关于军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看明天英国怎么说吧!”毛奇说道:“我本人倾向于停止军备竞赛,转而储备物资,为长期战争做准备。禁卫军已经在远东的冻土上为我们打了样,未来的战争是技术兵器的时代。”

“我也同意停止德国本土军舰的建造,但是禁卫军那里的军舰,要尽快开始。”提尔皮茨说道:“海军已经开始筛选合适的人才派往禁卫军那里,还有舰船设计师也要派到禁卫军那里主持建造军舰。”

“我支持毛奇总长和提尔皮茨部长的意见。”卡尔-标洛说道:“我们确实有必要尽量往后拖延与英国人冲突的时间,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卡尔-标洛是前首相伯恩哈特-标洛的哥哥,历史上他是1912年成为陆军总监的,但是现在历史变了,他提前进入德国陆军最高层,提前成为陆军总监。也有人说他是前首相标洛下台的条件,弟弟下去,哥哥上来。利益交换的事情,很难一句两句说清楚,我就不调查了。

“那明天就给英国人演一场戏!”霍尔维格说道:“话说回来,我们真的能骗过英国人吗?他们在远东的情报实力不容小觑。”

毛奇和提尔皮茨都笑了,毛奇说道:“禁卫军有全世界最野蛮的反斯派机构——特区内务部,他们不看证据,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逼着你是。”

蒂姆-金特尔说道:“这一点,倭国人和英国人可能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被特区内务部特别针对了,而且,抗议无效。”

“我不喜欢不守规矩的人。”霍尔维格说道:“他们这是在破坏规矩,这样的人不可靠,不值得德国信任。”

“国与国之间,哪有真正的信任。我们不真正信任禁卫军,禁卫军也不真正信任我们。”参谋副长蒂姆-金特尔说道:“但是利益是值得信任的,让我们与禁卫军关系紧密的是利益。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他们。”

“你们猜戈辉现在在干什么?”威廉二世突然打断他们关于信任的讨论,说道:“互相取暖的时候,和信任无关。”

霍尔维格、毛奇、蒂姆-金特尔、提尔皮茨、卡尔-标洛,一起看着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将刚才收到的电文,递向五人。

伊娃公主一次生了一儿一女,毛奇、蒂姆-金特尔、提尔皮茨一起笑了,替公主高兴,替戈辉高兴。

霍尔维格和卡尔-标洛就没什么感觉,因为他们和戈辉没什么交情,但以后,有的是机会,交情这东西,有时候见一面就可以。一见如故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戈辉现在在干什么呢?

当然是看娃,幸福着,头大着,以后十个娃一起喊爸爸,咋应对?先抱谁?都不开心,先哄谁?咋哄?都是幸福的烦恼。

来到这个时代之前,他孑然一身,来到这个时代后,自己现在已经是十个娃的父亲了,人这命运啊!真的太难捉摸了。

伊娃的身体素质相当棒,第二天就出院了。

戈辉、宁远一起踏上了去大连的专列,有四个船坞这个月就要投入使用,有些个人的想法,要去和德国人沟通一下。

当天晚些时候,换了两次专列之后,终于缓缓停进旅顺火车站。

戈辉淡淡地评价道:“得尽快把特区标准轨普及起来,换来换去,太恶心了。”

“关键没有咱们的蝰蛇(火车头)快。”宁远附和道:“特区标轨朝锦铁路(1760毫米)、英国标轨关内外铁路(1435毫米)、沙俄标轨中东铁路(1520毫米),三种轨道,太可笑了。”

两人下车,站台上,禁卫海军司令兼大连海军船政学堂校长王招辉,还有副司令、政委、副政委、参谋长、参谋副长,快速反应12旅旅长陈渠等列队相迎。

简单的寒暄之后,直接上车去旅顺军港区,直接入住海军招待所。

晚上,戈辉、宁远直接把禁卫海军的主要领导和舰长们叫到一起开会。

王招辉亲自汇报过去一年来的训练情况,虽然他刻意简化了,主要说重点,但还是讲了半个多小时。

戈辉面前笔记本上,已经被钢笔随意勾画了快三页了。

拧回笔帽,戈辉说道:“就是说,你们更多时间是在刷题,或是在军舰上跑上跑下,模拟开炮,而不是真的射击。”

王招辉咧嘴道:“是的,因为练不起。我们可以是最顶级的做题家,但是做不了实战派,因为我们知道,那些炮弹花了多少银圆,那是特区两年的财政收入。”

额……戈辉到嘴边的批评的话,硬是给憋回去了,你不能说他错,但是光做题真的好吗?

“黄海大东沟海战,如果我们训练充分,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戈辉憋了好一会儿,说道:“做题不是不好,但是实弹训练也……”戈辉说不下去了,因为特区有多缺钱,他非常清楚。

王招辉进一步解释道:“那两艘装甲巡洋舰,使用成本太高了,别说训练,就是开动他,在锦州港区和旅顺港区一来回,就已经让海军的腰包紧张了。一艘舰全速航行一天,消耗220吨无烟煤,它要全年出海180天,一年就要消耗煤炭吨。这还不算开炮射击,所以,能上舰的都是最优秀的做题家。做题家就能优先得到提拔,而后这些做题家就按照成绩的不同,操控不同的军舰,甚至部署在不同的战斗位置。”

禁卫海军副司令赵远军说道:“我们只看成绩不看人,这样更公平,谁成绩好,谁就有机会上舰模拟训练,成绩不好,就回去继续刷题。”

禁卫海军政委许云天也说道:“这样做虽然不能保证筛选出真正的海军人才,但是肯定能筛出绝大多数的人才,没有真正完美的方法。”

禁卫海军参谋长程前说道:“以目前的海军军费,我们没有办法让他们通过所谓的实战练兵,只能通过选拔做题家的方式给军舰配备军官。”

“好吧!”戈辉能感觉到自己脸有些热,他真的挑不出毛病来,谁让特区真的没钱呢!

宁远帮戈辉解围,说道:“总司令的意思是立足现有条件,酌情动用军舰,给更多的人上舰的机会。以后的军费,会尽量向海军倾斜,毕竟特区的未来在海洋上。”

“也不光我们这样,德国也一样,也是以做题家为主,英国也是,有一个算一个。”王招辉说道:“进入工业时代后,海军就都成了这个样子。”

宁远替戈辉问了一堆其它问题,王招辉等人也一一作答,会议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结束了。

躺在床上的戈辉,思考今后的海军建设,这个吞金巨兽,什么时候能喂饱它?

第二天上午,戈辉、宁远去了达利安造船厂,先去看了一号干船坞。

特区第一艘平民邮轮正在建造,戈辉特别过问了安全情况,有没有伤亡,因为历史上的泰坦尼克号建造过程中伤亡不断。

主持建造的德国工程师告诉戈辉,目前没有,但有受伤,是因为不规范操作导致的。

戈辉着重强调“安全意识”,提醒他们,每天都要向工人们强调,安全操作,安全第一。

然后,戈辉拿出一张自己画的简图,给主持建造的德国工程师看,问道:“现在,还能不能给这艘邮轮加上一个‘球鼻艏’?”

球鼻艏,在后世的船舶建造中,十分平常,但是放在这个时代,就无比的超前。

“球鼻艏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加这个东西?这么丑陋。”主持建造工作的德国工程师反应很大:“刚开始建造的时候,为什么不说?还有,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你怎么确定这东西有用。”

“我们在模型测试的时候,发现加了这个球鼻艏,阻力更小,适航性更好。”戈辉只能撒谎了,然后进一步解释:“船头加了这玩意儿,能大大减少航行时水的阻力,让船跑得更快,也更省煤。”

站在一边的宁远心中呵呵,老大又来了,又一个来处不明的东西,但他敢肯定,老大拿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有用的,毋庸置疑。

德国工程师目光犀利,脑子里迅速地架设着模型,模拟球鼻艏劈波斩浪,虽然他没的参与实验,但是这个球鼻艏给了他极大的启发,越想越觉得这东西有用,绝对有用。

戈辉看出德国工程师似乎心动了,于是立即上强度,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在我们的民用邮轮上测试一下,如果真的好使,接下来的军舰,都增加这玩意儿。”

德国工程师可是知道,去年十二月建设完成的两个三万吨干船坞,两个两万吨干船坞,这个月开始,就要为德国建造军舰了,未来的第二公海舰队。

德国工程师肯定地说道:“有办法,这是民船,还取消了豪华设计,结构相对简单,切开前面焊接的部分,加上球鼻艏,适当增加一下结构强度,重新焊接就可以了。”

“怎么做是你的事儿,总之,把这东西给我加上,这东西绝对有用,有大用。”戈辉肯定地说道:“德国的军舰可以不加,但禁卫军的船,一定要加。”

德国工程师肯定地说道:“我也觉得这东西有用,这边也会尽快做测试。”

戈辉送上最后一击:“英国人五年前发明了声纳,是一种被动聆听装置,主要用来侦测冰山。把这东西放进球鼻艏里,它不光能侦测冰山,还能侦测船只和潜艇。”可以了,点到为止。

额?德国工程师震惊地看着戈辉,这家伙不是陆军吗?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些?但是这个想法真的太重要了。

想到此,德国工程师立即保证道:“请总司令放心,我会尽快给邮轮装上球鼻艏,德国的军舰也会安装,而且,球鼻艏里,肯定会安装声纳。”

当天晚些时候,在达利安造船厂的德国军代表,就把球鼻艏和声纳情报传回了德国。

和英国人舌战了一天的提尔皮茨、毛奇、卡尔-标洛、霍尔维格,在波茨坦宫,和威廉二世一起,复盘了一下今天的沟通情况。

虽然吵了一整天,但是德国确确实实在让步,有条件让步,直接让步,英国人会有想法的。

就在他们复盘结束的时候,接到了达利安造船厂,给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发来的电文。

提尔皮茨看完电文,又递给威廉二世,然后一脸不理解地说道:“这是什么情况,禁卫军那边为什么这么多事儿?球鼻艏?还有声纳?为什么不是德首先想到?”

电文上对球鼻艏的设计做了详细的描述,提尔皮茨掏出钢笔,在纸上简单的勾勒出球鼻艏的大致形状,疑惑道:“这东西能有用?”

威廉二世把电文递给霍尔维格,然后说道:“有没有用,我们说了不算,明天交给设计舰船的工程师,让他们测试一下就知道了。”

他们没有再议论,因为他们都不懂。

第二天上午,提尔皮茨、毛奇、卡尔-标洛、霍尔维格等人继续和英国人扯皮,小步退让。当然,也有自己坚持的条件。

以英国陆军大臣理查德-霍尔丹男爵为首的英国代表,似乎看到了谈判成功的曙光,他们也知道,德国军方的倔脾气,所以施压的力度控制的非常好,既不强硬,又很稳定施加压力,总之,他们这两天成果不小,德国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条件。

当然,英方也让出了不少,不然矛盾可能会激化,谈判就没了意义。

晚上,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今天的谈判所得,陆军总参谋长基耶伦-阿查拉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意见。

基耶伦-阿查拉说:“你们有没有觉得,德国人似乎是在故意让步。”

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说道:“德国人当然得让步,情报显示,他们没钱了,军备竞赛,他们要破产了。”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基耶伦-阿查拉说道:“我的意思是说,停止军备竞赛就是他们想要的,我们就是不施压,他们也会这么做。”

“德国人或许如你所说”第一海务大臣约翰-费舍尔说道:“但是他们扛不住了,也是事实,我们施压,他们退让了更多。”

“我们也给了他们好处”基耶伦-阿查拉说道:“我们本来可以不付出这些,我们甚至可……”

“好了,阿查拉。”英国陆军大臣理查德-霍尔丹男爵打断的基耶伦-阿查拉,他直接总结道:“我们付出的那些,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德国人退让的那些,必须通过谈判才能得到。”

陆军总监约翰-弗伦奇中将支持霍尔丹,说道:“没错,让德国人自己停下,和我们施加压力才停下,结果是不一样的。”

“好吧!或许是我想多了。”基耶伦-阿查拉耸耸肩,他没有再坚持。

“好了,大家回去休息吧!”理查德-霍尔丹男爵说道:“明天是最后一天,希望能有个圆满的结果。”

在英国人复盘的时候,提尔皮茨、毛奇、卡尔-标洛、霍尔维格,又聚在威廉二世的波茨坦宫里,复盘今天的谈判,至于昨天晚上提到的球鼻艏还得等几天。

白天时,威廉二世就把电文交给了十几名绝对可靠的舰船设计师,让他们研究一下球鼻艏和声纳。

十几名舰船设计师,根据电文的描述,共同绘制了球鼻艏,深入讨论之后,觉得应该非常有用。但是在没有实验测试之前,他们不会直接下结论。

以德国目前的工业实力,改装一艘军舰,为军舰加装球鼻艏,并不困难,应该说很容易。

在德国基尔的一个小型船坞里,一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入役的4300吨老护卫舰正在进行小改,就增加了一个球鼻艏,球鼻艏里,还装了一个英国人用在商船里的被动声纳。

七天后,就开始海试了,非常惊人的速度。

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和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亲自坐镇。

英国的情报机构也关注了德国人改装军舰的事情,没查到具体改哪里了,但是知道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入役的老军舰。

德国人刚刚有条件同意了停止建造新舰,就开始改装老舰发挥余热了。

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约翰-费舍尔知道这个情况后,找了一帮人研究了一下,确定德国人那些老舰,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改变其彻底落日黄花的窘境。

约翰-费舍尔尽管放心了,但还是让情报部门,盯紧了德国海军,除了把未完成的建造完成,决不能让德国人的新舰上船台。

当然,德国的情报部门也盯着英国人的船厂,大家互相不信任,所以互相监视。改船可以,但建新船不行。

德国二十年前的老护卫舰,在波罗的海试航了五天,还派U型潜艇配合测试了被动声呐。

最后得出结论,球鼻艏有大用,确实极大减少了航行时水的阻力,让船跑得更快,也更省煤。还有声纳,这东西就更有用了,提前就知道你来。

德国人不知道,自己测试老军舰,不小心创造了历史。

后世S2赛季时,倭国的大和号第一次应用了球鼻艏,主要用于提升航速。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在轮船上普及球鼻艏,通过减少兴波阻力,提升燃料效率十几个百分点。

德国人把这个过程至少提前了三十年。

德国的测试结果很快发回达利安造船厂,德国工程师上看到电文上的测试结果,立即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即将在达利安造船厂上船台的新舰,球鼻艏和声纳是必须要装的。他们开始修改原来就确定的设计,加装球鼻艏,要破坏一些设计,影响原来的设计,所以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动。

一号船台的平民邮轮也开始切割舰艏,准备加装球鼻首和被动声纳,民船不是军舰,相对要容易许多。

本以为这样就完事了,结果戈辉又提出了更大胆,更有建设性的设想。

戈辉再次来到达利安造船厂,找到德国工程师,提出了研发主动声纳的想法。既然可以被动接收信号,就一定可以主动发出信号,主动确定敌人潜艇的位置。

德国工程师立即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想法,连忙满怀期待地问戈辉:“你有大致的方案吗?”

“没有,我是想建议你们研发出来。”戈辉直接告诉对方:“禁卫军没有相关方面的人才,而德国不缺这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