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会客室里,戈辉和毛奇总长斜向而坐,面前的茶几上摆着飞机模型和坦克模型。
“这个就是你们正在研发的飞机是吗?”毛奇指着茶几上的飞机模型问道:“能上天了吗?”
“是的,上天了,由于引擎的问题,航程很短。”戈辉坦言道:“引擎、操控都有问题,还需要继续吹风洞,距离上天作战,还十分遥远。”
“水柜(坦克)呢?”毛奇又问。
“坦克的完成度很高了,但是引擎、操控都有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戈辉实话实说:“还有75毫米线膛炮,还在研发中,同样需要时间。”
“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先是卡车,然后是飞机,坦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毛奇伸出两只手,用力的挠了挠头发,再手心向上伸到戈辉面前,一脸探究的神色:“你懂我的意思吗?真的真的不理解。”
毛奇把自己摔在沙发靠背上,说道:“你知道,我坐在台下,听你描述未来战争的时候,我惊出了一身冷汗,真的,如果英国人有飞机坦克,而我们没有,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越想越怕。”
“我觉得现在开始,还不晚,德国还来得及。”戈辉认真道:“我相信以德国人的聪明才智,搞定这些并不困难。”
“能不能合作研发,技术共享?就像战术卡车那样?”毛奇终于说出了真正目的。
额……戈辉真的犹豫了,飞机和坦克是禁卫军的杀手锏,戈辉知道的原理,现在的人需要至少积累三五十年才行,这样的领先优势,戈辉不想放弃。
农场兵工厂已经研发两年多了,时间虽短,但在戈辉的指导下,运输机和战斗机,虽然问题多多,但也上天了。坦克和装甲车,同样问题多多,但也在稳步推进,再有五到八年,肯定能做到成熟可用。禁卫军需要帮助吗?不需要,神嚣握在自己手中,领先三五十年不好吗?
见戈辉犹豫了,没有立即回应,毛奇也觉得自己确实有点想当然了。
“抱歉,飞机、坦克,是禁卫军在未来可以随时说‘不’的底气,不敢轻易示人。”戈辉思考再三后说道:“其实,以德国的技术底蕴,独立研发并不困难,我相信你们有这个实力。”
“我来说服陛下,把胶州湾给你。”毛奇提出条件。
戈辉还是摇头:“我说过,胶州湾永远是清国的,现在给,和将来清国人自己拿回来,区别不大。就像香港,英国人不给,我不也拿回来了。”
毛奇没有再坚持,因为他没有权限做出更多的让步,包括威廉二世陛下也是一样,只能回去商量。那么,就像戈辉说的,德国自己研发呢?以德国的技术实力,的确能自己研发。问题是时间,飞机还好,德国起码已经开始研发,只是十分简陋,但是坦克,德国人还没有这个概念。戈辉今天不提出来,德国人都不知道还可以这样。时间,德国缺的就是时间,研发需要时间,试错需要时间,德国与英法两国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德国没时间,德国等不起。
德国与战争最近的一次是1905年德皇威廉二世突访丹吉尔,试图拆解英法协约。德皇在丹吉尔港的演讲中宣称“摩洛哥苏丹是自由君主”,直接挑战法国对该国的保护权。
法国外长德尔卡塞主张强硬回击,但总理鲁维埃因俄国在日俄战争中不断败退而退缩。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立即警告:“大英帝国舰队已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德国派遣豹号炮舰驶入摩洛哥阿加迪尔港,以战争威胁迫使法国同意在阿尔赫西拉斯(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摩洛哥地位问题,但在1906年的阿尔赫西拉斯国际会议上,13个国家中仅有奥匈帝国支持德国,暴露了德国在外交上被孤立的现实。
毛奇当天下午就坐火车回了柏林,他委托柏林军事学院的校长马尔温-普拉滕哈特一定要陪好戈辉。(查了这么久,实在没有查到校长的名字,只好找一个名字代替了,见谅哈。)
10月4日,上午,戈辉在马尔温-普拉滕哈特校长的陪同下,坐火车去基尔海军学校。
路上,马尔温-普拉滕哈特校长主动和戈辉探讨战役战术,他很想听听戈辉有什么新见解。
戈辉能有什么新见解?禁卫军的几场大仗,都不是戈辉指挥的。老实说,关于打仗,戈辉自认为没有什么指挥天赋,甚至可以说平庸。这也是为什么,他放手宁远他们自由发挥的主要原因,他只负责管人。
不过,在戈辉穿越之前,于果可是骨灰级军迷,由于不差钱,有渠道,他研究学习过美国和俄国的军校教科书,很多军事理论,很多历史战役,他虽然做不到倒背如流,但是信手拈来七八分是绝对没问题的,所以戈辉直接给马尔温-普拉滕哈特校长掉书袋。
当然,二十一世纪的书袋是不能直接掉的,被戈辉换了一个说法,降低了难度之后,依然把普拉滕哈特校长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作为柏林军事学院的校长,作为教育家,普拉滕哈特是有战略眼光的,戈辉的理论让他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他意识到德国的军事学说,到了该更新的时候了。为了应对欧洲越来越紧迫的战争威胁,德国必须用更先进的军事思想武装自己。
普拉滕哈特请求戈辉在柏林军事学院,讲一讲战役学。
戈辉同意了,但不一定非要回到柏林军事学院,在基尔海军学校讲也是可以的。
由于路程并不远,当天中午就到达了德国北部小城基尔。基尔海军学校的校长萨米-赫迪拉和王招辉一起在基尔火车站迎接。
当天下午,基尔海军学校的校长萨米-赫迪拉陪同戈辉和普拉滕哈特,参观了基尔海军学校,还见到了在基尔海军学校留学的四百名禁卫军留学生。
基尔海军学校的校长萨米-赫迪拉,专门为戈辉和留学生准备了学校最大的会议厅。
戈辉在会议厅与四百名留学生座谈,畅谈未来的禁卫海军。戈辉画饼的功夫早就炉火纯青,很多不着边际的设想直接信手拈来,他大胆规划了长达二十年的禁卫海军建设计划。包括王招辉在内,四百名禁卫军留学生直接高潮。
不是他们思想太单纯,而是戈辉的计划并不是空中楼阁,是有实现可能的,因为禁卫军与英国达成的框架协议中,英国向禁卫军转让两万吨级战列舰的建造技术,转让蒸汽轮机技术,并为禁卫军建设造船厂,建设三个能造两万吨级战列舰的干船坞。还转让了5万吨级邮轮的制造技术,并建设专门的造船厂,戈辉计划在这里建造泰坦尼克号。(这个时候英国人还没有建造泰坦尼克号的计划)
10月5日,戈辉、赫迪拉、普拉滕哈特,一起造访了基尔大学,大学校长莱昂-戈雷茨卡亲自接待了戈辉一行。参观完学校,在座谈时,戈辉提出清国的锦州港务大学与基尔大学合作办学,可以学科共建,互派留学生。戈辉还列出了包括独栋别墅、配专车、配保姆、可带家属,并安排工作等多个诱人承诺。
合作办学?学科共建?互派留学生?基尔大学校长莱昂-戈雷茨卡在心中感叹,这真是个非常有远见的想法。要不要合作,学校自己的就能决定,不需要威廉二世陛下或者标洛首相同意。
基尔大学校长莱昂-戈雷茨卡,十分赞同戈辉的建议,他表示会尽快和校董们商量,然后再回复戈辉。
戈辉也知道这不是一言可决的事情,也不是着急的事儿,本来就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能合作更好,不合作也没关系。
10月6日,毛奇总长携德军总参谋部一众高层,海军大臣提尔皮茨携一众海军高层,柏林军事学院的讲师和优秀学员,齐聚基尔海军学校,在学校最大的会议厅,听戈辉给他们讲“战役学”。
战役学可不是今天才有的,东西方对战役的研究都比较早,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也不断深入细化,并从理论上将大战术与战略、战术加以区分,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大战术理论。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研究战争问题,提出一系列作战理论,提出了会战的指导原则和研究方法。有些军事着作中,还进一步论述了战役军团的编成、战役部署和战役指挥等战役理论问题。总之,东西方对战役学的研究一直在进步。
戈辉要讲的“战役学”,是毛熊国经过二战洗礼之后,通过对战争中战役实践的系统研究和完善之后,逐渐形成的,全方位碾压西方现在的理论研究。
戈辉把苏联人的战役学研究,有选择地说了七八成,之所以没全说,一部分是因为没记住。还有一些不适合说的,比如核战略下的战役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这个时代根本没法讲。尽管如此,也让德国海陆军高层们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他们也意识到,德军现有的军事学说,到了革新的时候了。
10月7日,戈辉在海军大臣提尔皮茨的陪同下,坐火车去威廉港。同行的还有四百名禁卫海军的留学生,他们还要回到公海舰队实习。
由于需要多次换乘,所以在路上的时间比较长,提尔皮茨向戈辉求教,飞机在海战中的应用。这对戈辉来说不要太简单,戈辉直接搬出航母的概念,对,就是概念,这时代连飞机都在摸索,更别提航空母舰了。
戈辉大胆的假设,挂载着鱼雷的飞机,从有飞机跑道的军舰上起飞,从天上攻击敌方军舰。对于提尔皮茨这样的老海军,他不需要多讲,只需要开个头,剩下的让提尔皮茨自己脑补剩下的画面。
提尔皮茨反复咀嚼了戈辉的假设之后,爆了一句w和F开头的英式粗口,海战居然还可以这样打,如果别人跟他这样说,他会说你异想天开,但是戈辉这样说,他就觉得这肯定是未来的方向,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相信。
整个路上,提尔皮茨都在与戈辉沟通飞机与海战的关系,如何用飞机进攻?大炮巨舰还有用吗?舰队如何防空?说到“防空”,他自己都震惊了,自己怎么会想到这个词?这个时代根本不应该出现这个词,但却从自己口中说出来了。
戈辉在笑,笑的非常开心,笑过之后,提醒提尔皮茨:“有飞机跑道的军舰,距离现在还十分遥远,因为现在连飞机都没有成熟。哪怕将来到了那一天,那样的军舰,或者说航母,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建造的。当然,我相信德国完全有这个实力,但是,德国的军费不可能都给海军,单独航母也无法独立作战,需要众多军舰和潜艇保护,需要花费天文数字的军费,你扪心自问,德国扛得住吗?”
作为一名老海军,提尔皮茨是清醒的,就是戈辉不说,他也明白,但这不影响他多想一点,越想越震惊,越想越可怕,最后居然吐出一句:“战争的意义就是毁灭,你毁灭我的,我毁灭你的,把花费了天文数字的军费,辛苦建成的一切砸烂,大家究竟为了什么?真的有赢家吗?”
戈辉没想到提尔皮茨会有这样的感想,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提尔皮茨曾经在御前会议上,在世界地图上用红铅笔,圈出从胶州湾到东非的海洋支点,声言:“当我们的战舰遍布全球港口时,英国人就不得不把霸权分我们一半。”这是个激进且强硬的主战派,是他的豪言壮语点燃了威廉二世深埋心底的焦虑,作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威廉二世始终活在大英帝国的阴影之下。
戈辉决不能让这样的人厌战,他认真的提醒提尔皮茨:“战争的确没有意义,但德国要想挣脱英法两国的殖民霸权,只能通过战争实现,况且,英法两国也不允许德国一天比一天壮大。很多时候,战争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准备打仗,然后打赢,至少不能输。”
提尔皮茨何尝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感慨归感慨,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德国的战争准备绝对不能停止。特别是英国的无畏号海试后,德国海军面临的压力更加严峻了。
10月1日无畏号战列舰开始海试,其全重型火炮设计使所有现役战舰瞬间过时,10门305毫米主炮,全部采用中央火控系统统一瞄准,其蒸汽轮机动力系统使航速达到21节,远超传统战列舰的18节。让英国皇家海军在一夜之间超越了所有的海军强国,尤其是野心勃勃的德意志帝国,而且包括德国在内的所有列强都开始惊恐的注视着这艘划时代的战列舰——它的火炮、动力以及防护能力,还有仅仅一年的建造周期,一个崭新的海军时代在一片叮叮当当的铆枪声中开始了。(对,英国人还在用过时的铆接工艺,而德国已经有了焊接标准了。)
在真实的历史中,海军进入无畏舰时代后,直到二战中的衣阿华级(美国)、陴斯麦级(德国)、大和级(日本)均未摆脱无畏级的大炮巨舰主义思想,实际上,无畏不再是一艘战舰,而成为了所有战列舰的统称。
提尔皮茨沉声道:“德国也要有自己的无畏舰,每建造一艘无畏舰,就能在英国议会撕开一道裂缝。”
“德国还有时间,造军舰、造潜艇、造飞机、造坦克。”戈辉反复斟酌后说道:“英国海军规模和舰船建造能力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德国与英国比拼无畏舰的数量,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觉得德国应该打造一支以巡洋舰和潜艇组成的舰队,进行一场海上游击战。在海上袭击英国船队,迫使英国海军打散强大的舰队,参与船队护航,德国海军则寻找机会各个击破。”
“海上游击战?”提尔皮茨皱眉:“什么叫游击战?”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戈辉解释道:“这就是最最经典的游击战。”
提尔皮茨陷入了沉思,他一直热衷于追随海权论的提出者,美国海军军事理论家马汉,他坚定地认为应该打造一支“平衡舰队”,一旦寻找到战机,就跟英国海军进行一场决定性歼灭战。同时,戈辉的话也不无道理,而且他必须重视戈辉的建议,因为戈辉似乎有一种超越时代的见识。虽然不能确定戈辉说的绝对正确,但是绝对不能忽视,并且一定要重视。
“我知道将军阁下是马汉海权论的绝对拥趸。”戈辉继续说道:“我认为海权是由舰队、战略位置及走向海洋的战略意志组成,其中,地理因素对海军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像德国这样处在不利地理位置的大陆强国,必须建立一套与自身情况相符的独特的海军战略。”
提尔皮茨抬眸,眼神中精光一闪:“什么叫独特的海军战略?”
戈辉淡淡一笑,说道:“我是陆军,不懂海军,但我知道,以英美为主导的海军战略思想,绝对不适合像德国这样的后发的大陆强国。当然,我的话,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将军可以参考,也可以当做我什么都没说。”
“可你还是说了一大堆,你让我怎么想?”提尔皮茨说完,肩头一耸一耸地笑了。他也相信戈辉真的是为德国好,所以才说了那些话,虽然和自己的海权论冲突,但是仔细想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戈辉也笑了,看得出来,提尔皮茨并不介意戈辉说的那些,反而很受用。
下午,戈辉和提尔皮茨一行抵达威廉港。
威廉港,位于德国西北部,北海之滨的亚德湾内,往东距离汉堡港约100公里,往西距离荷兰鹿特丹港约300公里。地理位置靠近公海和国际航道,进港航道所在的亚德湾水域宽阔,进出港条件十分优越。是德国现在最重要的军事港口,是德国公海舰队的母港。禁卫海军的留学生都在公海舰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