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走出会议室时,整个公司都像被点燃了一样。
各个部门的员工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刚才的会议内容。
“你们听到了吗?奖金翻十倍!”
“关键是沈总说要三年超越那些外国公司,这可能吗?”
“管他可能不可能,反正我是信沈总的!”
沈良听着这些议论声,嘴角微微上扬。
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氛围,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回到办公室,秘书小陈已经在等候了。
“沈总,有几个电话您需要回复。”小陈递过来一张单子,“还有,财务部的张总监想见您。”
“让她进来吧。”沈良坐下,翻看着那些电话记录。
财务总监张慧敲门进来,脸上带着明显的忧虑。
“沈总,我刚才听说了会议的内容。”张慧在椅子上坐下,直接开门见山,“您承诺的那些奖励措施,我们的资金流能撑得住吗?”
沈良放下电话记录,看着这个跟了自己两年的财务总监。张慧四十多岁,是个非常务实的女人,在财务管理上一向谨慎。
“张总监,你算过没有?如果我们的技术攻关成功,产品质量提升,市场份额扩大,能带来多少收益?”
“当然算过。”张慧拿出一份报告,“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如果真的能实现您说的目标,三年后公司营收至少翻三倍。但是沈总,这只是理论数据。现实中变数太多了。”
“变数?”沈良靠在椅背上,“张总监,你知道什么是最大的变数吗?”
张慧摇摇头。
“最大的变数就是我们自己缺乏信心!”沈良站起来,走到窗前,“你看看外面那些员工,刚才会议结束后,他们的眼神都变了。这就是信心的力量!”
“可是,万一失败了呢?”张慧还是有些担心。
“失败?”沈良转过身,眼中闪着一种张慧从未见过的光芒,“张总监,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从来不考虑失败,因为失败不是选项!”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响了。
“进来!”
技术部的王工程师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沈总!出事了!好事!”王工程师喘着粗气,“我们刚才接到一个电话,华北机械厂的老李主任说,他们听说了我们的技术改进,想要订购我们的新型钢材!”
“订购多少?”沈良眼睛一亮。
“五百吨!而且价格比之前提高了15%!”
张慧听到这个消息,眼中的忧虑瞬间减少了不少。
“还有!”王工程师继续说道,“刚才我们技术部开了个紧急会议,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老赵说他有个新想法,关于连铸技术的改进。小李说他要重新设计热处理工艺。”
沈良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就是我要的效果!”
王工程师走后,张慧若有所思地看着沈良。
“沈总,您是不是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
“料到?”沈良笑了,“张总监,我只是相信中国人的血性!相信我们华夏重工的团队!”
他重新坐下,语气变得严肃:“张总监,我知道你的担心。但是你要明白,现在的华夏重工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不是向前冲,就是被人踩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既然这样,与其畏手畏脚地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张慧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最终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沈总。财务部会全力配合公司的战略决策。”
“好!”沈良拍了拍桌子,“现在立即给我准备一份详细的资金分析报告。我要知道在最坏情况下,我们能撑多长时间。在最好情况下,我们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没问题!”张慧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转过头,“沈总,有句话我一直想说。”
“什么话?”
“跟着您,我觉得很有干劲!”
沈良看着张慧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就是他想要的,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华夏重工都像上了发条一样高速运转。
技术部每天都开到深夜,一群工程师围着图纸和设备,激烈地讨论着各种技术方案。
“老赵,你这个想法不错,但是温度控制还需要更精确。”
“那就用分段控制!我记得日本人的设备就是这样做的。”
“日本人的?咱们为什么要学日本人?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创新吗?”
这种争论每天都在发生,但沈良知道,争论是好事,说明大家都在用心思考。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也铆足了劲。老师傅带着年轻工人,一遍遍地练习新的操作方法。
“小王,手法要稳!这一炉钢水价值几万块钱,容不得半点马虎!”
“师傅,我一定好好学!”
销售部门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客户们听说华夏重工要搞技术升级,纷纷前来询问。
“李经理,你们的新产品什么时候能出来?我们厂里急等着用呢!”
“王总放心,我们沈总说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投产!”
就在这种紧张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那是个周五的下午,沈良正在技术部查看攻关进度,小陈匆匆跑来。
“沈总,不好了!德国汉森公司的代表来了!”
沈良皱了皱眉头:“汉森公司?他们来干什么?”
“不清楚,但是听说来了三个人,有技术专家,还有商务代表。现在正在接待室等您。”
沈良心中一动。汉森公司是德国的重工业巨头,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个时候他们突然来访,绝不是偶然。
“走,去看看这些德国人想玩什么把戏。”
接待室里,三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正在喝茶。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商务老手。
“沈总,您好!”那人站起来,用还算流利的中文说道,“我是汉森公司亚太区的技术总监,约翰·施密特。”
沈良和他握手,心中暗自警惕。德国人的技术总监亲自来中国,而且直接找到华夏重工,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施密特先生,欢迎来到华夏重工。不知道您此行有什么指教?”
施密特笑了笑:“沈总客气了。我们听说华夏重工最近在技术创新方面很有起色,特别是钢铁冶炼的新工艺,让我们很感兴趣。”
“哦?”沈良不动声色,“不知道您从哪里听到的消息?”
“商业机密嘛。”施密特眨了眨眼,“沈总,我们德国人做事喜欢直接。这次来,是想和华夏重工谈一笔合作。”
“什么合作?”
“技术授权!”施密特直接摊牌,“我们愿意将汉森公司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授权给华夏重工使用,包括我们刚刚开发的第四代连铸技术!”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连在座的华夏重工高管们都有些意外。汉森公司的技术在业内是顶尖的,如果能获得授权,华夏重工的技术水平将有质的飞跃。
但是沈良却冷冷一笑:“施密特先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您的条件是什么?”
“很简单。”施密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汉森公司希望收购华夏重工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同时,沈总您将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待遇优厚。”
这话一出,在座的华夏重工高管们都变了脸色。
“施密特先生,”沈良的声音变得冰冷,“您这不是合作,这是收购!”
“沈总,您不要这么激动。”施密特依然保持着笑容,“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技术合作是必然趋势。华夏重工有很好的制造基础,汉森公司有先进的技术,强强联合,不是很好吗?”
“强强联合?”沈良站起来,“施密特先生,我看您是想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