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蝉鸣渐渐稠密起来,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窗,在乐希家的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小乐珩已经三个月大了,早已褪去了初生时的红皱,长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眉眼俊秀的小人儿。脸颊饱满得像刚蒸好的糯米团子,藕节似的小胳膊小腿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那双遗传自妈妈的、黑葡萄似的大眼睛越发灵动,会追随着移动的物体,会对着熟悉的人绽放出无齿的、能融化人心的笑容,嘴里也开始发出更多“啊咕”、“哦呜”的复杂音节,仿佛在努力探索着语言的边界。
爱琪独自带娃的生活,在经历了最初的手忙脚乱后,也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节奏。虽然手腕的酸痛和睡眠的碎片化依然如影随形,但看着怀中这个一天比一天鲜活、一天比一天有回应的生命,那份沉甸甸的满足感总能压倒疲惫。乐希的公司也步入了正轨,项目推进顺利,只是加班仍是常态。为了减轻爱琪的负担,也为了满足自己“隔代亲”的强烈愿望,乐希妈妈主动承担了每周固定两天来帮忙带娃的重任。
这天是周三,也是乐希妈妈雷打不动的“值班日”。一大早,门铃就清脆地响起。爱琪抱着刚喂完奶、正满足地打着小奶嗝的乐珩去开门。
“奶奶来啦!”乐希妈妈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
“妈,快进来!珩珩刚吃饱,正精神着呢。”爱琪笑着侧身让开。
乐希妈妈一进门,目光就牢牢锁定了孙子。她放下包,迫不及待地洗了手,然后才小心翼翼地、用极其标准的姿势从爱琪怀里接过乐珩。“珩珩宝贝,想奶奶没有?哎哟,又沉手了!这小脸,又圆乎了!”她抱着孙子,熟练地轻轻掂了掂,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成长,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和宠溺,“奶奶今天带我们珩珩去做三个月的体检咯!看看我们大宝贝长得多棒!”
“嗯,今天辛苦妈了。”爱琪松了口气,把乐珩的专用妈咪包递给婆婆。里面装着备用尿不湿、湿巾、隔尿垫、小毯子、奶粉奶瓶(备用)、安抚奶嘴、小玩具,还有最重要的——宝宝的《儿童保健手册》和疫苗接种本。“东西都备齐了。预约的是医院儿保科,上午九点半,王主任的号。等下司机开车过去大概十五分钟。”
“放心吧,我都预约好了。”乐希妈妈信心满满,抱着乐珩坐到沙发上,开始逗弄孙子,“珩珩,咱们要去医院咯,不怕不怕,有奶奶在呢!医生阿姨就是看看我们珩珩长得好不好,健不健康……”
小乐珩似乎听懂了“奶奶”的声音,黑亮的眼睛专注地看着奶奶,小嘴一咧,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还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啊!”,像是在回应奶奶的话。
“哎哟,真乖!知道奶奶疼你!”乐希妈妈的心瞬间被孙子的笑容填满,低头亲了亲他饱满的小额头。
爱琪看着婆婆和儿子其乐融融的样子,心里暖暖的。有经验丰富的婆婆帮忙,她确实轻松安心许多。她简单交代了几句珩珩早上大便的情况和上次吃奶的时间,乐希妈妈都一一记下。
医院儿保科,窗明几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婴幼儿特有的奶香。走廊里已经有不少家长抱着孩子等候,小宝宝的咿呀声、偶尔的啼哭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命的喧闹。
乐希妈妈和月嫂在一块,由月嫂抱着乐珩,气定神闲地坐在候诊区。她将乐珩竖抱着,让他能看到周围的环境。小家伙果然好奇地转动着小脑袋,黑眼睛滴溜溜地观察着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小嘴时不时发出“哦哦”的声音,小手也兴奋地挥舞着,一点也不认生。
“看看,我们珩珩多棒,一点都不怕。”乐希妈妈轻声对孙子说,语气里满是自豪。她拿出包里那个珩珩最喜欢的、能捏响的软布小黄鸭,轻轻捏了一下,“嘎!”
小乐珩立刻被声音吸引,视线转向鸭子,小嘴咧开笑了,小手努力地想去够。乐希妈妈把鸭子放到他手里,小家伙立刻紧紧抓住,笨拙地捏着,试图让它再发出声音。祖孙俩玩得不亦乐乎,引来旁边几位年轻妈妈羡慕的目光。
“阿姨,您家宝宝养得可真好!白白胖胖的,看着就结实!多大啦?”旁边一位抱着看起来有些瘦小婴儿的妈妈忍不住搭话。
“刚满三个月。”乐希妈妈笑着回答,语气温和,“你们家宝贝看着也挺精神的。”
“唉,我们早产了一个月,胃口一直不太好,体重长得慢,愁死我了。”年轻妈妈叹气。
“早产儿?”乐希妈妈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职业病让她瞬间切换到专业关怀模式,“我们珩珩也是早产儿,34周+5天就出来了,在保温箱住了快两周呢。”她语气里带着感同身受的唏嘘,又很快转为鼓励,“你看他现在,不也追上来了?只要精心喂养,科学护理,早产宝宝一样能长得棒棒的!关键是要有耐心,定时定量喂,多观察他的精神状态和大小便,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
她结合月嫂带乐珩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耐心地给那位年轻妈妈分享了一些喂养和护理早产儿的实用技巧,从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到拍嗝的手法,再到如何观察黄疸和腹胀,讲得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年轻妈妈听得连连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希望。
“谢谢阿姨!您懂得真多!听了您的话,我心里踏实多了!”年轻妈妈由衷地说。
“都是当奶奶该操心的。”乐希妈妈谦虚地笑笑,低头看着怀里正认真“研究”小黄鸭的孙子,眼神温柔,“看着他们一天天好起来,比什么都强。”
正聊着,诊室门口的电子屏叫到了“乐珩”的名字。乐希妈妈立刻提醒月嫂抱着孙子起身,对那位年轻妈妈点点头:“轮到我们了,加油!”
诊室里,王主任是位经验丰富、态度温和的中年女医生。她看到乐希妈妈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精神头十足的小宝宝进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哟,小家伙养得真不错!看着就喜人!是乐珩吧?三个月体检?”
“是的是的,王主任您好。”乐希妈妈将乐珩放在诊室专用的婴儿体重身高测量床上,动作轻柔利落。她迅速将《儿童保健手册》和疫苗接种本递过去。
第一项,测量体重身高。
乐希妈妈熟练地帮孙子脱掉小袜子和小外套,只留贴身的棉质小背心和尿不湿。护士协助着将乐珩轻轻放在电子秤托盘上。小家伙似乎对这个冰冷的台面有点不适应,小嘴一瘪,眼看要哭。乐希妈妈立刻拿出那个小黄鸭,在他眼前轻轻一捏——“嘎!”
神奇地,乐珩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含着泪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鸭子,忘了哭闹。
“体重:7.2公斤!”护士报数。
“身高:62厘米!”护士小心地拉直宝宝的小腿测量。
乐希妈妈快速心算了一下,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王主任,我们珩珩出生时才2.1公斤,46厘米!这三个月长了5.1公斤!16厘米!”这增长速度,远超标准曲线!
王主任看着数据,也连连点头,赞许道:“非常好!非常好!这个增长速度非常理想!尤其是对于早产宝宝来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追赶性生长!说明喂养和护理都非常到位!”她看向乐希妈妈的眼神充满了肯定。
接下来是头围、胸围测量。乐珩虽然有点不情愿被摆弄,但在奶奶的安抚和小黄鸭的吸引下,还算配合地完成了。数据同样漂亮匀称。
然后是最重要的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王主任仔细检查了乐珩的皮肤、囟门(大小正常,张力适中)、口腔、心肺听诊(呼吸音清,心音有力)、腹部触诊(柔软无包块)、四肢活动(肌张力正常,对称有力)、髋关节外展(角度正常,无弹响)。每一项检查,乐希妈妈都配合着医生的指令,稳稳地固定着孙子的体位,动作专业又充满安抚力量。她还主动向医生汇报了乐珩的日常情况:每天奶量(母乳为主,偶尔补充一点配方奶)、大便次数性状、睡眠规律、清醒时的活动状态(会追视、会抓握玩具、会咿呀发声、俯卧抬头很稳且能坚持较长时间)、对声音和人脸的反应等等,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堪比专业护士交班。
王主任一边听一边记录,频频点头:“非常好!喂养记录很详细!宝宝精神状态、反应能力、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都符合甚至略超前于矫正月龄(按预产期算,乐珩实际才两个半月左右)!非常棒!”她特意强调,“早产宝宝的发育评估,我们主要看矫正月龄,珩珩现在按矫正月龄算,能达到甚至超过三个月的标准,这说明他不仅体格追上了,神经心理发育也完全没有落后!这非常难得!说明家庭护理做得极其出色!”
乐希妈妈听着医生的肯定,看着怀里好奇地伸手去抓医生听诊器的孙子,眼眶微微发热,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欣慰感涌上心头。那些在保温箱外揪心的等待,那些精心计算奶量、观察大便、记录睡眠的日夜,那些不厌其烦地做抚触、练抬头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这都是我们珩珩自己争气!”乐希妈妈声音有些哽咽,但更多的是骄傲,“也谢谢医生之前的指导和关心。”
最后是疫苗接种环节。三个月需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剂(IpV)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一剂(dtap)。
乐希妈妈对此早有准备,在护士准备疫苗时,她就轻声细语地跟孙子“沟通”:“珩珩乖,待会儿护士阿姨轻轻扎一下小胳膊,有点点疼,就像小蚂蚁咬一口,很快就好。珩珩是勇敢的小战士,不怕不怕哦……”她一边说,一边用温暖的手掌轻轻抚摸着乐珩的胳膊,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
然而,当冰凉的酒精棉球擦在皮肤上,紧接着针尖刺入时,小乐珩还是感觉到了巨大的不适和疼痛。他小嘴一瘪,小脸瞬间涨红,紧接着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嚎哭,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落,小身体也剧烈地挣扎起来。
“哦哦,珩珩不哭不哭!疼一下下就过去了!好了好了,打完了!珩珩真勇敢!”乐希妈妈心疼得不行,立刻将孙子紧紧抱在怀里,一边轻轻拍抚他的后背,一边柔声安抚,同时迅速拿出终极安抚神器——小黄鸭,在珩珩耳边轻轻捏响,“嘎!嘎!珩珩看,小鸭子叫了!”
或许是奶奶温暖的怀抱和熟悉的声音起了作用,或许是疼痛感确实很快过去,也或许是小黄鸭的“嘎嘎”声分散了注意力,小乐珩的哭声渐渐从嚎啕变成了委屈的抽噎,小脑袋埋在奶奶颈窝里,一抽一抽的,小肩膀还微微耸动,长长的睫毛上挂着晶莹的泪珠,那小模样可怜又可爱。
“好了好了,没事了,我的宝贝疙瘩。”乐希妈妈心疼地拍着,抱着孙子在诊室里轻轻踱步安抚。直到乐珩的抽噎完全停止,小脸重新恢复平静,只是大眼睛还水汪汪的,她才松了口气。
“小伙子真棒!哭得响,停得也快,说明情绪调节能力也不错!”王主任笑着总结,“好了,检查结果非常好!继续保持现在的喂养和护理。维生素d每天坚持吃。下个月再来做四个月体检,到时候会评估翻身能力。回家注意观察打针的地方,如果有红肿硬结,可以用干净毛巾冷敷。”
“好的好的,谢谢王主任!”乐希妈妈抱着已经平静下来、又开始好奇打量周围环境的乐珩,连连道谢。
走出诊室,乐希妈妈立刻拿出手机,给乐希和爱琪分别发了信息,还拍了一张珩珩虽然眼角还挂着泪珠但已经恢复平静、好奇张望的照片发到了家庭群里。
「体检完毕!一切顺利!珩珩体重7.2kg,身高62cm,王主任夸我们珩珩长得超级棒,发育评估非常好!打了两针疫苗,哭得可伤心了,不过我们珩珩是勇敢的小战士,很快就哄好了!【珩珩照片】」
信息后面跟着几个大大的笑脸和点赞表情。
几乎是信息发出的瞬间,乐希和爱琪的回复就争先恐后地跳了出来。
乐希:「太棒了!7.2公斤?!我的天!妈辛苦!珩珩真争气!【大拇指】【烟花】」
爱琪:「太好了!谢谢妈!辛苦您了!体重身高都超标了!发育评估好我就放心了!珩珩打针哭了?心疼死妈妈了!【拥抱】【爱心】」
爱琪又单独给乐希妈妈发了条:「妈,您太厉害了!跟医生汇报得那么专业!有您在,我一百个放心!【玫瑰】【拥抱】」
看着儿子儿媳迅速回复的信息和字里行间的喜悦、感激与安心,乐希妈妈抱着怀里沉甸甸、暖烘烘的孙子,脸上露出了无比满足和欣慰的笑容。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在祖孙俩身上,温暖而明亮。
司机开车回家的路上,或许是体检和打针消耗了精力,小乐珩在奶奶温暖安稳的怀抱里,含着安抚奶嘴,很快沉沉睡去。乐希妈妈低头看着孙子恬静的睡颜,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小小的阴影,小嘴微微嘟着,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天使。
她轻轻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孙子睡得更舒服些,手指轻柔地拂过他额前细软的绒毛,心中充满了宁静的喜悦和沉甸甸的责任感。这每一次的体检,记录下的不仅仅是身高体重的数字,更是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在爱的滋养下,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成长的清晰刻度。而她,何其有幸,能陪伴并见证这生命最初的、最蓬勃的绽放。
车子平稳地驶向家的方向。乐希妈妈知道,家里,儿子儿媳一定在盼着怀中的这个小小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