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士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然而,世事难料啊!就在几个月前,我那已经过世的夫人的表姐竟然也从应天城搬到了京都城。她得知我的闺女还待字闺中,便找上门来,旧事重提,还拿出了当年的信物。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实在是难以推脱,只好应下了这门亲事。王爷啊,我真的是迫不得已啊!那门娃娃亲毕竟是事实,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诺言啊。”齐亲王冷哼一声,“曹学士,你这理由倒是充分。可这娃娃亲,隔了二十年,如今说出来,谁能保证其真实性?莫不是你故意推脱罢了。”曹学士吓得浑身颤抖,“王爷明鉴,这确是实情。我若有半句虚言,愿受千刀万剐之刑。”就在这气氛僵持不下、令人窒息的时刻,只见一个下人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向曹学士禀报:“老爷,小姐下来了。”
原来,自从曹淑在应天城写信告知父亲与赵健相爱,没有收到父亲回信。匆匆回到京都城后,听闻父亲拒绝她和赵健的婚事,她心急如焚,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茶饭不思。然而,今天当她听说赵健前来提亲时,心中的焦急再也无法抑制,于是曹淑毫不犹豫地走出房间,直奔大厅而来。
曹淑径直走到曹学士身旁,停下脚步。她的脸色略显苍白,眉头紧蹙,一双美丽的眼眸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她深吸一口气,然后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对曹学士说道:“父亲,我与赵健是真心相爱的,请您成全我们,退掉这门亲事吧。”
曹学士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他说道:“这门亲事啊,其实是你娘和你表姨娘在你年幼的时候就定下的。你表姨娘说了,当年你和怀顺世子没有缘分,这也许就意味着你和他们家才是真正有缘分的呢。”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现在你表姨娘的儿子在京都城已经是一名颇有名气的名医了。他在京都城的医馆里,医术是精湛无比,而且心地善良,备受人们的赞誉。这些年来,他在医馆里救死扶伤,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因此在京都城的口碑极佳。”
曹学士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转过头,目光落在了齐亲王身上,继续说道:“哦,对了,淑儿表姨娘的儿子,就在一个多月之前,还和王爷您一同前往了青丘省赈灾呢。不仅如此,前段时间,他还和他的师父一起进宫,为太后娘娘治病呢。”。这时齐亲王听完,面色微变,口中的茶水险些喷出,一旁的赵立父子与曹小姐皆是齐声说道“是安叶大夫。”曹学士神色凝重地说道“不错,淑儿表姨妈夫家姓安,表姨妈家公子名为安叶。
齐亲王和赵立面面相觑。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曹学士竟然已经将曹小姐许配给了安叶大夫。赵健的内心仿佛被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与安大夫的交情虽不深厚,但也听闻过安大夫在应天府和京都城多次拯救养母秦淮于危难之中。去年养母身患凝血毒,命悬一线,是安叶大夫凭借精湛的医术诊断出来,并及时告知用安叶草替代,才让养母得以保住性命。并且听养母说安大夫三番五次将养母从生死边缘拉回,如果没有他,养母以及希儿和望儿可能早已命丧黄泉,还有亲生父亲在病危时候也受到过安大夫的救治。一家人心中满是对安大夫的感激。而且,在青丘省的赈灾行动中,赵健和安叶大夫也有过数次会面,安大夫那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高尚品德,救治了众多灾区的贫民百姓。赵健对安大夫也非常敬佩!
一旁的齐亲王听完,若有所思地说道:“安大夫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多次将患者从危难中拯救出来。他和淑儿也算是佳偶。”赵立心中暗自思忖,没想到安大夫竟然和曹学士家还有如此渊源,不禁感叹道:“安大夫多次救治我弟媳妇母子三人,我对他也非常感谢。如果是他和曹小姐成亲,我也无话可说”。
而站在一旁的曹淑,脸色却苍白,她心中的苦涩只有自己知道。她听着齐亲王和赵健父亲竟然也开始赞同她和安大夫的婚事。她心里真正喜欢的人是赵健,可现在父亲已经答应了和安叶家的这门亲事,她也只能默默地流泪。
曹淑在应天城的时候,就曾多次见过安叶大夫。她看到过安大夫在医馆里妙手回春,拯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她也亲眼目睹过安叶大夫的善良和正直,尤其是他对赵健的养母关怀备至,多次为其治疗,如果没有安叶大夫的悉心照料,恐怕赵健的养母早就不在人世了。除此之外,曹淑还曾听闻过安叶大夫在青丘省赈灾期间所展现出的义举。曹淑在知悉这些事宜后,对安叶大夫心生敬意,实乃仁心医者。只是,在曹淑的内心深处,她一直把安大夫当作亲哥哥一样看待。她的心里真正装着的人只有赵健。
曹淑低着头,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心中满是纠结与无奈。赵健看着曹淑这般模样,心中一阵刺痛,可又碍于众人在场,只能强忍着。就在这时,一名小厮匆匆跑进来对着众人说道“安少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