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 第524章 创造奇迹,一起做个见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4章 创造奇迹,一起做个见证!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秋收季节。

秋日的太阳,高悬在即墨县郊外的那片平坦的田野之上,阳光泼洒在稻田里,映染出一片灿烂的金黄。微风过处,稻浪起伏,发出沙沙的响声。

“少主,您看这穗子,沉得都快把稻秆子压弯了!”

戴禹蹲在田埂上,双手托起一根稻穗,就像昨晚就睡前,托着贴身小丫环的那啥一样,兴奋得难以自制。

嘴角流出长长的哈喇子而不自知。

王成走到戴禹身边,弯下腰,从田里采下一根稻穗,小心翼翼地一粒一粒地数着上面的谷子:“1,2,3,4……247,248,249,250!”

“250!”

王成忍不住大叫起来:“二百五,竟然有二百五!”

略显稚嫩的脸上,笑容绽开,眼中满是星星:“父王说亩产可以达到之前的三倍,我看可能还不止!”

“是的,少主!”

戴禹直起身来,站在王成身边,这小子已经15岁了,不过,却还没有12岁的王成高。

王成今年的身高又长了一些,大约已经有1.64米了,而戴禹才1.6米。

“少主,我数过其它农夫家的稻穗,都只有100粒左右。而我们试验田的稻穗,平均在240左右。

而且,我们的谷子,比其它农夫的更加饱满!

除此之外,我们的种植密度要远密于其它农夫的稻田。依我看,我们的亩产至少能达到7石!”

“真是太好了!”

王成兴奋地高叫起来:“只要将此种植之法推广开来,百姓们便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徐庶站在路边,赞许地点了点头,感慨地说道:

“少主仁德,看到试种的粮食丰产,首先想到的不是向大王交差,而是天下百姓不用挨饿。

大王后继有人,乾国当兴,乾国当兴!我徐元直有此佳徒,与有荣焉。”

大家都很兴奋。

唯有典韦手持双戟立在田梗边上,如同一尊魔神。

其身上散发的慑人气息,似乎在时刻提醒着周围的所有动物,不要靠近他所守护的少主。

否则,必死无疑!

……

恰在此时,即墨县令陶刚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对王成施了一礼道:

“启禀少主,徐、兖、豫、荆、扬等五个州的县令们都来了,总计250人,他们希望来参观少主的试验田。”

“让他们来吧!”

王成温和地点了点头。

但旋即,又是脸色一凛,沉声说道:

“我不要看到有一个人穿着官服,也不要看到有一个人穿着布鞋!所有的人,都要穿上农夫们一样的衣服,脚上得穿上草鞋。

让他们带着镰刀、打谷桶过来。跟本世子一起,亲手收割这些稻子!”

声音不大,但不容置疑。

年仅十二岁的世子,已经具备了上位者的气势。

“少主说得是。”

陶刚赶紧点头哈腰:“下官这就去安排,这就去安排。”

……

没多久,一群“农夫”们便拿着镰刀走了过来,还有几人抬着打稻子用的“富桶”(打谷桶)。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打谷桶(富桶)。)

……

当众人看到这五亩地时,全都惊呆了。

“啊呀…哦哟!”

“啊呀…哦哟!”

“啊呀…哦哟!”

……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密植的水稻田,也从未见过长得如此整齐、稻穗超长、颗粒饱满的稻子。

忍不住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声。

“这……这……”

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县令,颤抖着手指着试验田,嘴唇哆嗦着,半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他种了一辈子地,当了一辈子地方官,从未见过长势如此骇人的稻谷!

……

王成大步走到这些人的前面,站在田边的一块高高的大石头上,好使自己能看到每一个人的脸。

然后,用正在变声期的略显稚嫩的声音,对着前面的众多县令,大声说道:

“这五亩地,乃是本世子根据父王指点,所亲手耕种。亩产如何,本世子也不知道。

今日便请诸位长者一起做个见证。现场收割,现场称重,看看这亩产,究竟几何!”

略一停顿,又道:

“诸位都是一县百姓的父母官,当知稼穑之事。本世子能做到的事,相信诸位也能做到。因此,还请诸位脱下鞋子,光着脚板,跟本世子一起下田!”

依旧是声音不高,但很有穿透力。

且不容置疑,不容拒绝。

县令们见状,无人敢有异议,纷纷脱了鞋子,光着脚板,拿了收割工具下田。

……

割稻、脱粒,扬场,装袋。

整个过程由250多位县令亲自完成,无人能质疑其真实性。

最后,一袋袋饱满金黄的稻谷被抬到空地上,堆叠起来。专门的度量官吏上前,使用标准的石、斗、升容器,开始仔细称量。

现场鸦雀无声,只剩下谷粒流入容器的沙沙声,以及官吏高声报数的声音。

“一石!”

“两石!”

……

“三十石!”

“三十一石!”

报数声每响起一次,在场县令们的呼吸就急促一分,心跳就加快一拍。当报数超过六石,逼近七石时,许多人已经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三十八石!”

“三十九石!”

“四十石!”

当最后一声“四十石整!”清晰地回荡在田野上空时,整个现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

随即,如同堤坝崩溃,巨大的哗然声轰然爆发!

“五亩地四十石,平均每亩八石!”

“亩产高达八石!”

“神迹!这是神迹!”

“扑通!”

那位最早失态的老县令第一个跪了下去,朝着王成的方向,以头触地,老泪纵横:

“世子!不,少主!老臣愚钝,在来此之前,还有些疑虑,罪该万死!恳请少主传授神术!”

有了带头的,其余县令再无半分犹豫,齐刷刷跪倒一片:

“恳请少主公传授神术!”

声浪震天,直冲云霄。

黑压压的人头在金色的田野里显得格外醒目。

先前赶来时,他们心中曾经有过的质疑和腹诽,此刻都化作了无比的敬畏和狂热。

亩产八石,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同样的土地,能养活四倍以上的人口!意味着再无饥馑之忧,意味着难以想象的财富和稳固的根基!

……

当日晚上,在即墨县县衙的议事大堂内,王成对这些县令们细心讲解了新的水稻种植法。

两百余名县令正襟危坐。

神情专注无比,认真听讲,一个个乖得跟小学生一样。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认真听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