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月下旬,轰轰烈烈的嘉靖五年殿试结束,照例本科三鼎甲直接入翰林院授官。嘉靖二年的庶吉士三年学习期满,一部分被馆选为七品翰林编修。

侍讲学士勉强有资格在经筵上给皇帝讲课,更有资格给嘉靖五年的庶吉士做教习。罗钦顺打算安排杨植当一个教习,收上一堆庶吉士为弟子,被杨植高风亮节婉拒道:“这两科的进士没有前途,多看他们一眼都是浪费时间!不值得投资他们,还是把教习岗位留给其他学士吧。”

罗老师气得浑身发抖,咤道:“亏你是孔门子弟,不知道有教无类吗?为师当年还不是勉为其难,收了你为徒!”

看看办公室外没有人路过,罗老师低声道:“费首辅的儿子费懋贤是本科进士,已经考试合格成为庶吉士,你去当庶吉士教习再选他为翰林,别说为师不给你机会!”

罗老师慢慢啜口茶,使弟子有时间充分领悟老师的高瞻远瞩明见万里,又缓缓说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师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当官的时间比你年岁还长,若没有为师指点你混官场的门道,你就是水中捞月,壁里安柱!”

杨植叹道:“老师,今后你入阁,最好只写户部、兵部、东北、西北的票拟,若东南方向有事,你必须要征求弟子的意见;如果圣上要老师对礼制改革、人事变动表态,你一定要向我汇报。否则,我怕老师被圣上赶出内阁!”

罗钦顺端着茶杯的手颤抖了半天,平复心情后道:“你每每危言耸听,吓唬为师!纵览历史,每个王朝自开国后百五十年,莫不是土地兼并阶级固化,民变蜂起夷狄坐大,所谓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可当今圣天子在位,四海升平,朝堂君臣相得,你何出盛世危言?”

杨植淡淡一笑道:“圣天子有他的打算,过几天老师就知道了,费首辅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四月一到,翰林学士兼詹事府詹事桂萼、张璁撕破了温情脉脉的朝堂现实。两人上疏弹劾内阁首辅费宏纳贿、盗受天方国贡玉、居乡不法共三项罪名,嘉靖没有把奏疏留中不发。朝臣们心知肚明,弹劾是嘉靖指使的,立刻紧张起来。

纳贿之事,是说前甘肃巡抚邓璋因边事败坏被御史弹劾,邓璋向费宏行贿反而升为南京户部尚书;广西右布政使彭夔向费宏行贿而升为左布政使;

姚涞加入理藩院之前,礼部主客司郎中是江西临川府籍的陈九川,他是王阳明的铁杆弟子,正德九年考上进士后就去侍奉王阳明,正德十二年被征召为太常寺博士,正德十四年因劝阻武宗皇帝南征,与张岳等一百多官员挨了廷杖,陈九川被夺去官身削籍为民又去追随王阳明,直到嘉靖即位,陈九川复官。他复官后升职速度超过同年,成为五品礼部主客司郎中。

去年天方国派了使臣火者马黑木前来进贡玉石,陈九川挑选了其中的美玉献了上去,把淘汰下来的次品做了一条玉带送给费宏首辅。火者马黑木本来指望嘉靖赏赐一件蟒袍,却被陈九川骂了一顿。

对费首辅的前两项指控都与西北夷务相关。至于费宏的家人居乡不法之事,是费宏的乡亲向同为赣东北籍的桂萼写信控诉的。

华夏自古以来,提携同乡同门是官员应尽的义务,请客送礼都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前两项弹劾既可以轻拿轻放,也可以上纲上线。

陈九川离开主客司后,升为光禄寺从四品少卿,他立刻找到理藩院掌院杨植、理藩院主客司郎中姚涞诉说冤情道:“夷务自有其特殊性!

天方国进贡的玉石良莠不齐,圣上明旨允许我自行处分被汰贡物。

大明藩属二百多,时不时来进贡。两位翰林执掌理藩院也知道,夷狄所居皆是穷山恶水,沙漠草原,贡品不外乎是玉石皮毛、狮子麒麟等土特产,主客司郎中怎么能不去粗取精呢?请两位翰林评价一下此事。”

根据大明政治惯例,如果杨植姚涞随口附和陈九川,陈九川在自辩疏中就可以杨植姚涞为自己的行为背书。

杨植平静地看着陈九川道:“屋檐滴水代接代,新官不算旧官账。我们没有兴趣掺和进去。”

陈九川急道:“只要做事,就有人挑理!一旦攻讦成功成为定例,两位翰林今后主管夷务就难办了。”

姚涞突兀问道:“陈郎中把淘汰下来的玉石制成玉带赠与费首辅,是做何考虑?”

陈九川不以为然道:“我奉旨处分这些被汰玉石,制成玉带送给费首辅不是很正常吗?”

杨植摇摇头,心学门人除了极少数如萧鸣凤、聂豹、张鳌山等,其他很多人都无视公序良俗,把各种客观存在的道德约束、社会运行规则当成自由心证,从心所欲,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姚涞吃惊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你说挑剩下的玉石没有价值,干脆废物利用给费首辅做条玉带,谁来判断那些玉石不值钱呢?

陈少卿,理藩院这一年来多次奉旨挑选、处理贡物,我们从来不敢占为己有,而是把剩下的贡物上交户部!”

陈九川冷笑一声道:“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张、桂二人只是借此逼费首辅退位而已。

这两人不拿首辅处理的政务说事,攻击点全在私德!

华夏几千年,从来不看官员的才能,只在道德上吹毛求疵!哼,缺什么补什么,华夏就是道德洼地!

他们这样搞,我们也可以有样学样。大家不干正事,就比谁立的道德标杆高呗!

我看这大明呀,迟早要完!”

陈九川发泄一通,气哼哼地走了。姚涞看着他的背影,对杨植道:“你看费首辅能过这一关不?”

杨植笑着说:“不至于一个弹劾就干掉一个首辅,但今后的弹劾会越来越多。显然圣上要把内阁都换成自己的人。”

收到弹劾奏疏,费宏按规矩闭门不出,上疏自辩。

他先解释所谓的盗玉、纳贿指控不存在,是正常的人情往来。相关人士的升迁是集体讨论通过的,程序合法。

然后费宏反击道:照例应派两名教习去教导本科的庶吉士,内阁没有提名张璁、桂萼,二人怀恨在心,挟私构陷!

张、桂对臣怀恨在心不是一天两天了!内阁不许二人担任经筵讲官、不许二人参与编撰《献皇帝实录》、不许二人担任南北两京的乡试主考官,臣都被二人攻讦过。

臣多病无才,竞争不过新进之辈,绝不是恋恋阙庭!

臣当年拒绝逆濠的拉拢,被逆濠余孽怀恨在心,唆使乡人发掘我的祖坟,我的从兄亦因此受祸!请陛下怜察!

朝臣随之对张璁桂萼进行大反击,一群科道言官上疏说没有哪个大臣受到的弹劾比席书张璁桂萼多,这三人厚着脸皮不肯辞职,现在还好意思弹劾别人!

正人君子们心情沉重,朝堂上如黑云压城。罗老师又把杨植叫到办公室,低声问道:“你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显而易见,张、桂二人秉承圣意,开始对内阁下手了!费首辅将被赶出朝堂,瞎子都看得出来!

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你说说看,为师要不要既当又立,挺身而出为费首辅辩护,成为费首辅之后,江西籍朝臣的新一代领袖?”

杨植看看门外,亦低声回道:“老师入阁已经水到渠成,你不要出头,只须在翰林院养望,未来成为圣上和朝臣都可以接受的阁老!

今后调和鼎鼐,圣上、张、桂二人需要老师协调群臣,群臣需要老师向圣上和内阁表达诉求,你才是不可或缺的阁老,不要急,慢慢来!”

罗老师慨然道:“老牛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想到即将以平生所学为大明发光发热,为师就激动不已呀!”

师徒俩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你一言我一语,正勾勒未来全心全意为大明百姓服务的宏伟蓝图,门外进来了叔侄俩翰林,正是费寀与费懋中。

费懋中守在门边,费寀看看屋外没有人,掩上办公室门,低声问道:“罗掌院,杨侍讲学士,今晚有没有空?”

罗钦顺不由自主看向杨植,杨植思忖一下,道:“两位费前辈,请说!”

“一人智短,众人计长!吾兄费宏邀两位老乡去吾家中一叙,只当赣省开同乡会。

放心,吾兄费宏会便衣出行,从侧门进来!”

杨植摇摇头道:“虽说学士翟銮等不少翰林也是锦衣卫出身,但只有我干过侦缉、搜捕、抄家,整个翰林院里,没有人比我更懂锦衣卫!

大明承平日久,朝臣文恬武嬉,已经丧失警惕性了!”

费家叔侄悚然而惊,下意识问道:“这可如何是好?”

杨植胸有成竹道:“后天是休沐日,大家分头出城赏花,辰时在草桥汇合!那里很多地方草比人高,众人往草丛里一钻,任谁都找不到。何况草桥视野开阔,只须四面派人放哨,若有锦衣卫跟踪,他无所遁形!”

费寀叹道:“果然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哪里知道秘密开会还有这么多门道!

好,就按杨侍讲学士说的办!”

罗钦顺急道:“既然是老乡会,老夫也要去!”

杨植看看老师道:“杀鸡焉用宰牛刀,有事弟子服其劳!老师忘了,很多廷议都是我代你去的!这次你就在家写学术论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