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青闲来无事,眼睛不停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和之前的青牛镇比,这个桥头镇确实显得破落很多。
可想到这是以后他们要生活的地方,家里又不缺牛车马车,实在不行的话以后可以去县城采购。
她手摸着下巴想了想,按照自己时空的地质来说,幽州府这边的土地一般都是黑土地。
虽说不知道他们分到了那个区域土质如何,可小牛说了,这个时代的地质和现代那边大差不差,因为没有什么污染,土质甚至会更好一些。
据说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比喻。
更有“东北黑土地,千年积淀,万物皆生”的说法。
如果能在这个时代,把红薯和土豆种好的话,说不定桥头镇以后比青牛镇会更繁华。
柳青青心中是这么想的,后来确实也如她所想,桥头镇甚至成为了比县城都繁华的地界。
确认过柳家村的户籍后,彭里长本来是想和他们一起前去柳家村新址的。
无奈其他村子出了些事情闹了过来,他就让管家带着村长他们去划定新的柳家村地界了。
从桥头镇到他们的目的地,依次要经过虎南屯,半拉窝沟屯,三家屯和朱家沟屯。
管家还专门给村长解释了一下,他们这边虽然公文上记录的也是村,可当地人最喜欢说的还是**屯子。
“你们分到的那地方,西边是大莽河,以后你们村完全不用担心用水问题,水源绝对足足的。
北边和东边是一片连绵的大山,俺们当地人都叫它大莽山,只不过山里的野兽比较多。
若无特殊事情,尽量不要进到山林内部,听说里边除了野猪野狼还有老虎和熊瞎子呢!
南边和你们一溪之隔的,就是李家村,村长叫李桥山,为人很是不错,你们应该能相处的不错。”
管家丁北风和村长坐在一辆牛车上,摇摇晃晃中,说了很多关于桥头镇的事情,尤其是他们柳家村新址的事情。
村长边听边点头,如今他们人生地不熟的,能多听一些这片区域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再好不过了。
“谢谢大兄弟了,给俺们说了这么多的事情,等俺们安顿好了,以后肯定会感谢兄弟的。”
丁管家听着村长的话,心里也很是满意,虽说自家老爷说了要对这些人客气些,对方能这么客气倒是挺识趣的。
既然这样,回去就能和老爷汇报,柳家村的这些人以后还是可以好好接触的。
一行人紧赶慢赶的,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达了柳家村新址。
“丁管事,这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啊!”
李家屯村长李桥山,正带着家里人在田里劳作,远远就看到了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朝他们这边过来了。
心想肯定是里长交代过的人来了,二话没说赶紧就跑了过来,见到丁管家后更是笑容满面的。
“李村长,刚好你来了,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要在你们屯子隔壁落户的柳家村的村民。
这位是柳长青柳村长,你们都认识认识,以后少不了要打交道的。”
“这感情好,俺们屯子一直孤零零的在着大莽山边上,终于有邻居来了。
柳村长,欢迎你们来俺们这边落户啊!”
李村长瞧着也就40来岁,比着普通的庄稼汉子,身上多出了一丝威严,不过一直笑眯眯的,看着很好说话的样子。
“俺瞧着李兄弟应该比我年岁小些,以后俺们都是邻居了免不了要多多叨扰兄弟啊!”
“哪里,哪里,都是自己人,俺们以后好好相处就行。”
李村长和柳村长两人聊得热络,仿佛是很久不见的兄弟一般,他还专门喊了自己婆娘,让他回去杀鸡做饭去。
柳家村分到的那片地界太荒凉了,这会儿根本就不适合过去,一阵推推搡搡后,李村长邀请他们今晚暂时在李家屯这边的打谷场上休息。
柳青青望着一望无际的大山,扫过面前荒草丛生的一大片土地,再看看那破旧不堪的十几间泥瓦房,只觉一排乌鸦从脑门飞过......
嘎嘎嘎~
之前听说这里之前也是有过村子的,只不过因为野兽总是下山的缘故,这里的原住民早就搬走了。
现在看来,这地方看着不是一般的荒凉,看来以后他们的工作量可不小。
不仅要赶紧抓紧时间盖房子,还要尽快把荒地清理出来,不然今年冬天可就要饿肚子了。
土豆生长期通常为?60-150天?,红薯生长期一般为?3-4个月?(约90-120天),现在是六月初,抓点紧的话兴许还来得及。
在进入幽州府开始,柳青青就已经提醒过村长了,村长也让人挖了些土放在木盒子里开始催芽了。
目前为止,红薯藤已经发出好几片叶子了,土豆也有不少都已经发芽了,加上她在空间种植区也准备了不少。
只要接下来尽快把土地整出来,暂时还是够柳家村种植的。
现在正所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柳家村好几百号人,看似人员不少,壮劳力也就那些。
一下子又要盖房子,又要开荒种地的话,人手肯定是不够的。
这年月各家各户都不富裕,为了不给李家屯的村民们增加负担,加上他们也没那么厚脸皮,很快就在打谷场做起了自己的晚饭。
等这边晚饭做好的时候,李村长亲自过来,热情的邀请丁管家和柳村长他们去了他家吃饭。
丁管家他们几个推脱不了,只好跟着李村长去了他家,一进院子就传来了浓郁的炖鸡味道。
“来来来,俺们这就边穷乡僻壤的,家里准备的都是粗茶淡饭,还请大家不要嫌弃。”
“哪里哪里,一进门就闻到这么浓郁的香味,我猜一定做的是小鸡炖蘑菇。”
“哈哈哈,丁管事真是好鼻子,俺家里做的最拿手的,就是小鸡炖蘑菇。
一般人到了家里,俺家那口子还不一定会做呢!”
“那我可是沾光了,今天一定好好拿拿味!”
柳长青跟着丁管家附和着,同时眼神不停的扫视着,悄悄的打量着李村长家里的环境。
作为一村之长,李桥山家的房子已经是村里比较好的了,可看在柳长青的眼里,只是石头地基和青瓦,墙壁还是用的土坯砖堆砌的。
pS:希望大家能够对本书多多的催更、段评、章评,再来一个五星好评!对于本书的数据有很大的帮助,拜托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