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 - 31 预警直升机的旋翼在海面上空划出银色轨迹,机腹下的 E801m “眼睛” 雷达阵列正死死的锁定着‘凶手’。机上数据链系统立刻将目标坐标压缩成加密数据包,通过微波链路传向海面的拉卡海军舰艇集群。
6 枚海红旗 - 9 防空导弹从052d 驱逐舰的冷发射装置中腾空而起,在百米高度完成姿态调整后,尾部发动机骤然点火,橘红色焰流撕开晨雾。导弹以 1300 米 \/ 秒的极速爬升,弹体周围空气被压缩成锥形激波,在海面上投下转瞬即逝的阴影。
此时美军 “咆哮者” 已侦测到雷达照射信号,翼尖电子战吊舱立刻释放宽频谱干扰,试图切断导弹与载舰的指令链路。
驾驶舱内的电子战军官看到屏幕上跳出 “敌方雷达跟踪” 的红色警报,果断启动 AN\/ALq-218 接收器对海红旗 - 9 的制导频率实施压制。
但卡 - 31 早已完成关键动作。在电子干扰生效前的 3 秒窗口期内,其雷达已将美军机群的精确坐标(误差不超过 2 公里)注入导弹导引头。
当 “咆哮者” 的干扰波使中段指令传输出现 30% 衰减时,海红旗9正以 接近4马赫的速度跨越80公里距离 —— 这段奔袭仅需 65秒,相当于战机完成两次战术转向的时间。
美军战机极速俯冲,试图以海平面杂波掩护机动,“超级大黄蜂” 的发动机咆哮着将速度推至 0.8 马赫,翼尖拉出白色涡流。
在导弹飞行的 1 分钟内,战机最多能移动 16.7 公里。
六枚海红旗弹道并不是平直,而是伴随着飞行轨迹的修正和中继引导。
虽然卡31遭遇电子战飞机失去了持续锁定能力,但有经验的防空兵还是可以通过预判,去修正弹道。
这对于美军战机的战术机动来说,两次战术机动就是在赌命,只要判断失误和被防空兵预判了战机机动方式,那就无法逃出海红旗9 的末端致命范围。
距离目标 25 公里时,海红旗 - 9 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毫米波在电磁迷雾中精准锁定一架的 “超级大黄蜂”——这架战机就是战术机动方式被防空兵预判,导致没有逃离雷达开机区域。
在这个距离被导弹锁定,进入了导弹 “末端打击区”:即便战机以 9G 过载急转弯,也无法摆脱每秒缩小 1 公里距离的死亡追踪。
当导弹与目标的距离缩短至 5 公里,已然是进入‘不可逃逸区’近炸引信进入待发状态。
此刻 “咆哮者” 的干扰功率已提升至最大功率,却只能让导弹的跟踪轨迹出现轻微抖动。最终,一枚海红旗 - 9 在距战机20米处引爆战斗部,数千块预制破片形成锥状杀伤场。
爆炸声在万米高空传出时,“超级大黄蜂” 的左翼被瞬间撕裂,机身如同被巨锤击中的易拉罐般解体。
……
面上还飘着直 - 20 残骸的油雾,超级大黄蜂的座舱里,马克的头盔面罩映着雷达屏上跳动的红点 。
3 架直20换1 架超级大黄蜂,双方价值差不多,从人员损失方面,美军还是略占优势。
但在马克眼里就是耻辱性的。
“FUcK!”
他对着喉头送话器嘶吼,声音因缺氧般的急促而沙哑。
“把那架卡31打下来!”
他像输红眼的赌徒,再次命令攻击小队爬升攻击,打掉卡31预警直升机。
不过,马克的超级大黄蜂中队采用是2枚鱼叉+2 枚 AIm-120d+2 枚 AIm-9x+3个副油箱的挂载方案。
这套挂载方案中,有3架战机的2号和9号和10号挂点挂载的是电子战吊舱。
在打出了12枚空对空导弹后,整个中队只有三架战机还携带两枚空对空导弹。
在接到马克命令后,3架战机再次爬升,直接对卡31打出了六枚空对空导弹。
对于马克来说,这就是最后一搏,打掉了卡31就继续前压,打不掉就爬升发射鱼叉反舰导弹。
……
6 枚 AIm-120d 拖着橙红色尾焰划破海空时,马克死死盯着预警机同步传输的数据。
那团代表卡 31 的绿色光点高度突然急速下降。
不一会,整片空域突然被电磁乱流笼罩,导弹信号瞬间变成杂乱的雪花纹。
“该死!” 预警机雷达员的嘶吼透过耳机传来。
055大型驱逐舰的电子战系统与052d 的电子战系统协同释放的宽频谱干扰。
随后,拉卡舰队释放长达5公里的庞大干扰云,制造了巨大的电磁迷雾。
在这庞大的电磁迷雾之中,雷达波被折射成无数虚假信号,AIm-120d 的主动导引头彻底迷失方向,有的朝着护卫舰的诱饵弹飞去,有的在干扰云中打转,像无头苍蝇般失去目标。
更让他目瞪口呆的场景还在后面。
海面上的舰队突然吐出十几道白色烟迹,十几枚海红旗 10 导弹腾空而起,以3马赫的速度奔着失控的 AIm-120d飞去。
第一枚海红旗 10 在距目标 800 米处引爆,预制破片形成的杀伤网瞬间撕碎导弹弹体;第二枚、第三枚紧随其后,海空间炸开一连串橘黄色火球,6 枚 AIm-120d 连卡 31 的影子都没碰到,就全部化作坠落的碎片。
马克的呼吸骤然停滞,他看着战术面板上的弹药统计:6 枚 AIm-120d,单枚 150 万美元,总成本 900 万美元,而那架卡 31 的单价不过两千万美元。
他以为自己很豪横了,结果拉卡海军为了保护这架 “千万级” 直升机,竟毫不犹豫打出十几枚海红旗10,再加上电子战系统的损耗,这场拦截的消耗早已突破千万美元。
“疯了…… 他们疯了吗?有钱就了不起啊!”
他喃喃自语,座舱里的告警声还在响,可他的注意力全被那片仍未消散的干扰云吸引 —— 这不是简单的战术防御,而是不计成本的体系兜底。
此前 3 架直 20 换 1 架超级大黄蜂的交换比,他还能归咎于战术失误。
可现在,对方为了保住预警节点,连 “弹药成本追平目标价值” 的亏本事都肯干,这种 “豪横” 背后藏着的底气,让他心底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或许不是一支普通舰队,而是一个愿意为体系完整付出任何代价的对手。
“队长,导弹全被拦截了!我们怎么办?”
僚机的声音拉回他的思绪。马克看着雷达上仍在200 米高度盘旋的卡31—— 它躲在舰队的保护区里,像个嘲讽的幽灵,而自己手里只剩翼下的鱼叉导弹。
他深吸一口气,喉结滚动着吐出指令:“爬升…… 准备发动打击。” 可话音刚落,那股不祥的预感又涌上心头。
连预警直升机都护得这么死,接下来的反舰突击,又会撞上怎样的铜墙铁壁?
马克拿起通讯器,沉声说道。
“这里是天狼星 Actual,即将发动反舰导弹打击,距离目标80公里投放饱和打击鱼叉反舰导弹。请舰队做好补充打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