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盗墓:我的摸金系统瞒不住了 > 第411章 慎重考虑后再作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孙凯回头望向后方的士兵,脸上露出凶狠的表情,“吃的可是敌人的肉,喝的可是敌人的血。”

“哈哈。”周围爆发出一阵洪亮的笑声。

李渊满意地点点头。

这才是他李渊的亲王护卫军。

“好。”李渊大声说道:“我就在这里等着瞧你们的表现,看看你们是否真的有这般本事,能让堂堂的探花被吓得双腿发软,甚至尿裤子。如果真能做到,我李渊也不会小气,每人赏一壶酒。”

“好!”军营里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李渊傲然转身,策马回到魏征身旁,居高临下地看着魏征道:“先生,现在再说说,我还需不需要担心这个探花?他还能从我手中夺走铁矿吗?”

“你需要慎重考虑后再作答。”

魏征哈哈大笑,拍手道:“既然殿下有这样的雄心,那我自然要拭目以待,我也很想看看,这位新科探花到底有多厉害,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神奇。”

“我和殿下想法一致。”

李渊白了魏征一眼,骂咧道:“你这个老和尚,说话总是没一句实话。”

魏征双手合十,只是笑而不语。

未时。

一辆马车缓缓驶入了长安城。

当这辆马车进入长安城时,一个消息也迅速传到了李渊耳中。

听到传来的消息,李渊嘴角上扬,眼中闪过一抹寒光,他看向身旁的魏征道:“和尚,人已经到了。”

“终于可以见一见这位新科探花了。”

“来人。”

“去通知李靖他们,让他们出兵迎接,记住不可失了礼数。”

“我李渊怎么说也是一个王爷,应有的礼数不能少,规矩也不能丢,在我的地盘上,还是得守些规矩的。”

“去吧。”

李渊伸手拿起桌上的马鞭,用鞭梢逗弄着年仅五岁的李建成,弄得李建成一脸不悦,四处躲避,这才满意地出门,准备去迎接这位‘不速之客’。

大都城。

这座曾经的元朝大都。

在永乐元年,那位出身贫苦却成就帝业的人定都于此,将这座昔日的京师改名为北京。

他希望北方永远安宁。

萧逸乘坐的马车缓缓前行。

身体微微前倾,似在思索什么。长途跋涉让他身心俱疲,此刻正靠在车厢内稍作歇息。

突然间,马车戛然而止。

外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夹杂着街市上百姓慌乱的议论声。

萧逸睁开眼睛,耳边已响起一道浑厚的嗓音。

“我是燕山卫千户许震,奉燕王之令,在此恭迎萧大人。”

许震端坐于马上,俯视着脚下的马车,嘴角带着几分轻蔑。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值得他们这般兴师动众吗?

不过既然来了,总得做足姿态,否则岂不是辜负了燕王的信任,也丢了燕山卫的脸。

他们有意刁难,想逼迫萧逸下车,徒步前往营地。

萧逸并未拉开窗帘,也没有起身,只是平静地说道:“许千户,恐怕你们该回去整顿军纪了。我听说燕王治军严谨,深受皇上的赞赏。”

“今日一见,却发现名不符实。”

“燕王并非良才。”

许震听后先是一怔,随后勃然大怒,喝道:“放肆!你这等无名小卒竟敢如此狂妄,谁给了你胆量敢诋毁燕王殿下?速速下车!”

许震怒不可遏,纵身跃下马来,欲强行拉出萧逸。

却被身旁的谭青一把拦住。

李毅曾是宋国的 ** ,官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对读书人向来礼遇有加,也知道不能放任霍安胡作非为,急忙说道:“末将乃天平右卫指挥同知李毅,敢问秋探花,此话怎讲?”

“李毅,我听闻过你的事迹,前宋官员,今年才归顺过来,竟能这般迅速得到晋王赏识,看来确实有些本事。而且,你救下了这位霍将军。”秋子渊平静地说道:“不仅如此,你还救了他的性命。”

接着,秋子渊的声音再次响起:“至于原因嘛,你还是去问问晋王殿下吧。”

“他比我更懂军纪。”

李毅眉头微皱。

秋子渊的话令他摸不着头脑,却又让他心底泛起一阵不安。

他归顺不久,只因曾在宋国位居中书省参知政事,地位颇高,因此被陛下接纳,在晋王府任职,但他投身晋国时间尚短,很多事情还不甚了解。

一时之间,他也有点拿不定主意。

霍安满脸怒色,双眼血红。

他出身低微,一路靠拼搏才走到今日,何曾有人如此羞辱过他?对方竟敢直接威胁他的性命。

李毅一把按住霍安,阻止他继续冲动。

他曾为官,深知士人不容小觑。

而且看秋子渊那从容不迫的模样,恐怕他们真的出了差错。

可他们是遵照晋王命令行事的,又能犯下什么过错?

李毅拱手道:“既然探花兄对在下有所知晓,想必也明白,我入晋不久,还请探花直言。”

“李毅感激。”

片刻沉默。

秋子渊的声音悠悠传来。

“你们应当询问的不是我,而是那些受到惊扰的百姓。”

“你们扰民了!”

“扰”字一出口,李毅顿时呆住。

不仅李毅愣住了,霍安以及周围士兵也都怔住了。

他们抬眼环顾四周,确实看见不少百姓狼狈地从地面爬起来,目光慌乱地朝这边张望,随后急忙避开。显而易见,他们的出现令这些百姓受了惊吓,匆忙躲避间摔倒了。

大营之中。

身披战甲的男子挺直身躯,骑马前行。

在男子前方,整齐排列着一列列战鼓,众多擂鼓的战士蓄势待发,整个大营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骑马绕行几圈后,男子眼中的斗志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满脸不耐烦。他已经在这里等待了大半个时辰,可几位将领却迟迟未到。

男子斥责道:“他们到底去哪儿了?”

“接个人怎么会这么慢?”

“传令。”

“派人去打探情况。”

正当一名骑兵准备出营查看时,另一名骑兵急匆匆地返回。

“禀告。”

男子皱眉,怒喝:“为何只有你一人回来?”

“其他人呢?”

“别告诉我,在这里竟然出了问题?”

那名士兵拱手道:“启禀大人,途中确实发生了状况,但现已解决。丘千户正在前方带路,正将夏某人送往大营。”

男子下马,火气顿生,冷眼瞪着士兵道:“你说什么?城里真的出事了?你给我详细说说,丘千户在路上遇到了什么?是敌方的奸细潜入,还是城内的异族作乱?”

男子眼中闪过一丝沉重与寒意。

士兵低头不敢直视,吞吞吐吐地道:“回大人,都不是。是丘千户进城接人时惊扰了百姓,被一位高才抓住把柄,逼迫他们去向受影响的民众解释,这才耽搁了时间。”

“眼下城里的人已经安顿好了,林千户正领着这位探花往这边走。”

赵烈侧眼看向这个士兵。

眼中充满疑惑与震惊。

“慢点,你说什么?”

“林福他们遇到了什么事?安置百姓?我给你们下的什么命令?!你们难道没听见吗?我叫你们 ** 把人接过来,不是让你们 ** 去安置百姓,咱们的军令,难道就这么难以理解吗?”

士兵低头说道:“回大人,不是我们不听。”

“是我们不敢不从啊。”

“ ** !”赵烈瞪大眼睛,彻底愤怒了。

他这一辈子都没遇见过这样的事,他堂堂的大明王爷,说的话竟然比不上一个文官?林福、张玉他们可是他的亲信,但现在他们眼里还有他的军令?

士兵也慌了,急忙解释道:“大人,真的不是我们不听,是真的没办法。”

“那个探花太厉害了,我们刚一接触,连面都没见着,他就直接让我们来这里接受军法处置。”

“他还当众说大人治军不当,太过夸张,也不够格,更不堪重任。”

赵烈笑了。

笑得很冷,也很可怕。

他活到这个岁数,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评价自己,还说自己治军不当?这简直是天大的玩笑,如果他赵烈治军不当,那世上就没几个人能行了。

李墨作为一个书生也敢评论他的治军?

赵烈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右手不自觉地摸向了腰间。

王远皱眉,察觉到些许不对劲,严肃地说:“你把城里的具体情况都说清楚,如果这个李墨真的这么嚣张,以林福、张玉等人的性格,绝不可能乖乖听他的话,早就拔剑把他给杀了,怎么会去做什么安置百姓的事。”

“慢慢说。”

王远感觉到事情有些蹊跷。

他不清楚林之泽,却深知李振安,李振安性子同样暴烈。

若非真被吓破了胆,决不会听信他人。

况且身旁还有顾鸿。

顾鸿从前在前朝为官,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什么样的人物没打过交道?以顾鸿的世故,断不会如此“忍气吞声”,这其中必定有他们未知的缘故。

赵玄观了眼杜如松,将拔刀的动作收回。

眼神依旧冰冷,带着几分狠意。

士兵说道:“这位状元口才极佳,他说的话全是陛下的原话。”

“施恩于民,守法于军,纵有士卒犯错,也依法惩处。”

那张满是怒容的赵玄脸上,听了这几句话后顿时变得苍白,冷哼一声,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话确实是陛下讲过的,还是陛下刚接管军队时说的,而且陛下始终身体力行,只要军中有人违犯纪律,都会立刻依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