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端起酒杯,对着贺部长说道:“贺部长,太感谢您了,我敬您一杯,你这可是及时雨啊,我正抽着找谁陪我过去呢,既然贺部长有这个关系,那我们就在农场等您的好消息了。
以后有用得上我们农场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林源真诚地说道,随后一饮而尽。贺部长笑着拍了拍林源的肩膀,“小事一桩,这红薯换红薯面也是互利的好事,粮食总局也不会拒绝的。”
几人也没有喝到太晚,九点多钟,酒局就结束了。
林源把总局和分局的领导送到农场的大门口,才回办公室。
林源拿出纸笔开始计算,前世林源看过小视频,里面有科普的,一百斤的鲜红薯大概晒干以后,可以得到二十七八斤的干红薯,磨成红薯面也差不多。
现在的红薯即使淀粉含量没有后世的多,想来差距也不会有多大,所以林源按照一百斤鲜红薯出二十五斤红薯面来算。
这一换算下来,林源自己都吓了一跳,农场的竟然可以达到亩产红薯面五百多斤,好家伙的,现在种植小麦和玉米才多少的产量。
虽然红薯面没有白面和玉米面好吃,但是也比树皮树叶子好吃吧。
林源估摸着,农场这一千多亩的红薯,应该能换到三百吨的红薯面。
六十万斤的红薯面,别的不说,按照现在的定量来说,养活两千口子一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更何况,除了能跟粮食总局换的,一些小的和品相不好的,也可以晒成红薯干,算下来,别说东城分局了,就是养大半个京城的协管都够了。
想到这些以后,林源觉得这半年来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天灾人祸这种事,谁也改变不了,林源自认为不是圣母,但是在这个时候,能多一口粮食就可以多救一个人,这事林源还是愿意干的。
林源晚上也没有回去,就在办公室里凑合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天才刚蒙蒙亮,林源就出了办公室。
这时外面的地里已经开始干活了。
黄杰给这群犯人许诺了,今天把所有的红薯都收了,今天晚上继续加餐。
对于这些关押的犯人来说,整天清汤寡水的,只要干点活,就可以吃到有肉的饭菜,那就是天大的诱惑。
所以这群犯人干起活来格外卖力,一个个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
林源看着干劲十足的众人,心里十分满意。
他在农场里转了一圈,检查了各项工作的进展。
之后,他回到办公室,准备等待贺部长的消息。
临近中午的时候,贺部长打来电话,告知林源粮食总局那边已经谈妥,对方愿意用红薯面换农场的红薯,并且给出了很合理的兑换比例,基本上和林源昨天预计的差不多,按照4:1的比例兑换。
这个比例基本上粮食总局就是给农场帮忙,贺部长的面子还是很好用的。
林源兴奋不已,立刻安排人手准备将红薯运往京城粮食总局。
不过农场里总共就五辆卡车,而且每辆车的载重都很感人,如果就这五辆车送货,那得送到猴年马月去。
所以林源中午的时间,除了吃饭,都在各个地方借卡车,用来拉红薯,也就是林源的面子宽,无论是总局还是各个分局都会给林源面子,而且林源还从食品厂,肉联厂,甚至轧钢厂借了卡车。
所以一下午的时候,农场就来了七八十辆的卡车,林源就开始安排人装车,麻袋不够没关系,农场里有不少的箩筐,也都给用上了,甚至直接就朝车厢里装。
人多力量大,几十个农场的临时工,再加上三百多在拘留室表现好的犯人,一起装车,很快七八十辆车就装满了。
林源直接带队拉着货去京城粮食总局。
京城粮食总局管着京城所有人的粮食,所以东城分局这一千多吨的红薯,对于京城总局来说,根本就是毛毛雨。
甚至连两天都不要,就给消化完了。
毕竟红薯便宜,而且顶饿,是贫困家庭的首选粮食,所以根本就不愁卖的。
林源带队到京城粮食总局的时候,贺部长还在这里等着林源。
有了贺部长的面子,一切的交接都很顺利。
林源写拉过来的五百多吨的红薯,也顺利的换回来一百四十吨的红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