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固态电池有几款呢?” 雷俊又问。
“目前只有一款。”
“只有一款?” 雷俊有些意外。
“嗯,固态电池才刚刚研发出来,将来或许会推出几款不同型号的,但现在确实只有一款。” 江辰解释道。
那岂不是所有搭载这种电池的汽车,在续航和充电速度上都一样?
那各家车企还比什么呀?
雷俊心里暗自思忖。
到了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展示了固态电池的数据:302 度电。
雷俊当场就傻眼了。
这是什么神仙固态电池。
竟然能装 302 度电?
要知道普通的新能源电池也就 50 度电左右,这足足是普通电池的六倍啊!
而且从体积上看,它跟普通的新能源电池大小一模一样。
体积不变,电量却增加了 6 倍,难怪能实现 2000 公里的续航。
过了一会儿??????
比亚迪公司的王龙福、吉利汽车的董事长李安,
除了他们之外,其他一些汽车公司的董事长,还有生产电池的宁德、中创、国轩等公司的老总也都纷纷到场。
整整十几位老总,几乎囊括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
他们看着那块固态电池,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这就是那款固态电池?竟然蕴含 300 度电,电量足足增长了 6 倍,难怪能续航 2000 公里。”
“体积跟普通电池一样,这绝对是技术性的重大突破呀!”
“它的稳定电压输出平稳吗?”
“稳定电压是多少 V?”
“安全性怎么样?”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问道。
从表面上看,这电池能容纳 300 度电确实很厉害,但新能源电池除了电压之外,稳定性也至关重要。
稳定性、持续性、安全性,对于电池来说都是核心指标,万一在使用过程中,中途短路了怎么办?
普通的新能源电池稳定性还算不错,安全性也只能算一般。
就是不知道这款固态电池在这些方面表现如何?
这也是众人今天特地赶来的目的。
毕竟,就算它能续航 2000 公里、充电只需五分钟,但如果稳定性不好、安全性堪忧,那也根本无法装车使用。
王冰露自信满满地介绍道:“这款固态电池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经过了严苛验证,电压输出稳定在 400-600 伏特之间。”
“接下来,我们将现场测试固态电池的极端环境稳定性。”
王冰露话音刚落,便吩咐身旁的工作人员:“往测试舱内通入冷气。”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透明玻璃舱上,只见舱内的温度数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跳动
从初始的 20c,一路骤降至 - 20c,舱壁上甚至凝结出了细密的白霜。
“现在测试低温环境下的电压输出。” 王冰露一声令下。
工作人员迅速按下操作按钮,舱内的测试电机瞬间启动,仪表盘上的数据清晰显示。
初始稳定电压维持在 400 伏特左右,随着电机进入高速运转状态,电压又迅速攀升至 600 伏特。
围观的众人无不面露惊愕,倒吸一口凉气 这电池也太强悍了。
在 - 20c的极寒环境下不仅能正常工作,电量更是丝毫未受损耗。
电机持续运转十分钟,众人便屏息凝神看了十分钟。表盘上的电压始终稳定在 500 伏特上下,波动幅度不过两三个单位,
这般稳定性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王冰露紧接着下令:“向测试舱内注水。”
随着清水缓缓注入,直至完全漫过电池,测试电机依旧在平稳运转,电压输出始终保持稳定。
十分钟后······
王冰露再次指令:“排空舱内积水,升高温度,将舱内温度升至 100c。”
几轮极端环境测试轮番进行,众人的眼神从最初的期待逐渐转为震撼 —— 防水、耐高温、耐低温测试全部完美通过,电池性能丝毫未受影响。
此时,电机已持续运转半个时辰,检测数据显示电池内部温度始终稳定在 40c左右,未见异常升温。
一个小时后……
电量仅消耗了 5%。
众人在心中默默盘算:按照这个消耗速度,一小时 5% 的电量,完全耗尽需要整整 20 个小时,这续航能力简直颠覆认知。
“这绝对是革命性的突破,新能源行业要彻底迎来换代了。”
“是啊,以后咱们都得跟着王总混饭吃了。”
“王总,咱们后续必须继续深度合作。” 王龙福满脸堆笑地抢话道,“您有任何需求尽管开口,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生产厂房,我都无条件满足,”
周围几人闻言,纷纷用异样的目光看向王龙福。
这么大的蛋糕,你一个人吃得下吗?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敢独揽,也不怕噎着。
王冰露淡然一笑,从容化解了现场的微妙气氛:“各位,今天中午十二点,我还邀请了两位专业人士测试电池的实际性能,并且会全程直播。”
“咱们先去办公室详谈合作细节吧。”
--------
与此同时,比亚迪总公司的会议室里。
副董事长面色凝重地拍了下桌子:“各位,立刻通知所有生产基地,马上停止燃油车的生产,全线停产。”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众人脸上写满了诧异。
突然停产燃油车?
这也太突然了!
副董事长沉声道:“董事长已经亲赴龙海市,见到了飞德能源公司的总裁王冰露,并且亲眼见证了那款固态新能源电池的测试。”
“那款电池的续航里程能达到 2000 公里,充电时间仅需五分钟,还能承受三千次循环充放电。”
“防水、低温、高温测试全部顺利通过,数据显示这款固态电池的总使用寿命能支持车辆行驶 600 万公里。新能源的全新革命已经来了,燃油车彻底被淘汰的时代到了。”
“所有库存燃油车,立刻启动降价清仓,每台车降价 2 万到 5 万不等。”
“务必在几个月内,将所有燃油车库存全部清空。”
“我们将在下个月,全力生产固态电池。”
台下众人闻言,再次陷入震惊。
“现在降价幅度已经很大了,再降下去,恐怕要亏本啊。”
“固态电池一旦量产装车,燃油车就彻底没人买了,现在降价清仓,总比让车烂在仓库里强。”
“必须立刻降价,否则根本卖不出去。”
“那咱们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要不要也降价?”
“固态电池刚出来,怎么也得等半年才能装车吧?”
“不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也得降价,毕竟 2000 公里续航 + 五分钟充电太有诱惑力了,谁还愿意花一两个小时等着充电?”
副董事长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只能这么做了。”
“同时立刻联系海外市场,给出优惠政策,把燃油车销往其他国家,尽量挽回损失。”
此前行业内也常有固态电池即将问世的消息,但大多是为了提振股价的噱头。
如今汽车行业内卷本就激烈,除了打价格战,就是比拼性能。
而现在,整个行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 要么被时代淘汰,要么抓住机遇一飞冲天。
没人再敢继续生产燃油车了。
除了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车企也纷纷跟进,启动燃油车降价潮,有的车型甚至直接腰斩半价。
全国汽车市场瞬间掀起了疯狂的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