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萧书记打电话是专门来报喜的吧,要不要跟组织上反应反应,给你萧书记一个市长干干?”
办公室里。
接到萧晏明的电话,黎卫彬并不觉得意外。
随着这一次干部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逐步落实下去,各地纷纷掀起了一轮新的干部调整浪潮,江南自然也不例外。
相比于江南在干部调整上下的力度,漠北这边的魄力确实小了一些。
不说别的,在干部任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培养方面,江南超过漠北绝对不止一点。
就比如刚刚出任松丰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兼管委会副主任满一年的萧晏明,如果不是江南那边干部调整的魄力大,他怎么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另调新职务,出任淮阳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
当然。
黎卫彬自己也是过来人,出现这种情况,他也猜得到,萧晏明之所以能够得到这种机会,极有可能是因为他在江南的干部培养体系里面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
不过以他的身份,自然还不足以去评判漠北的用人问题,只不过一个地方的发展往往都是多种因素综合推动的结果,而用人就是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给我个市长干干也不是不行,但是你黎市长这话说早了,要是你黎市长是江南的组织部长,那我自然是当仁不让。”
论升官提级的速度,萧晏明自认为是拍马也赶不上黎卫彬这家伙,但是论斗嘴的功夫,两人那是不相伯仲。
黎卫彬自然对两人这种口头上斗嘴的情形屡见不鲜。
自打当年他们几个人第一次见面,萧晏明的一张嘴就从来没输过,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不管是他自己,还是王崇义和唐怀瑾两人都已经走上领导干部岗位,但是萧晏明还是萧晏明。
用王崇义的话来说,他萧书记什么时候这张嘴不再那么欠了,那太阳就真的是打西边出来了。
呵呵笑了笑,黎卫彬也懒得搭理他,而是话锋一转问道:“组织上对符瑜是什么安排?”
“符书记?”
“去宿水了,你跟符书记应该关系不错吧,这个事情不知道?”
“她这一次过去是担任市长,算是高升了。”
黎卫彬提及符瑜,萧晏明倒是知道这个情况。
毕竟他这一次去淮阳担任副书记兼副市长,接的就是符瑜的位置。
不过闻言话筒里黎卫彬却沉默了片刻。
宿水?
这倒不是什么意外的结果。
毕竟以符瑜的身份去宿水这么一个中不溜秋,甚至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整体的发展在江南都处于中等偏下的地级市,除了市长这个位置,符瑜不可能再干一次副书记。
萧晏明其实说得不错,他跟符瑜的私交其实还可以,然而这一次符瑜去宿水,他事先并没有听到任何风声。
很显然,对于当初自己提议让她去淮阳市任职一事,符瑜心里怕并不是那么如意。
“算了,不说这个了。”
“这次江南干部调整的力度不算小,尤其是淮阳和松丰新区这边,易书记恐怕很快就要上了,这一次干部调整,你黎市长虽然人不在江南,但是在江南,你黎市长可谓是大获丰收啊。”
“怎么样?过两年再回江南干一任?”
黎卫彬再回江南干一任显然是一个不太切合实际的想法。
萧晏明心里很清楚,黎卫彬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过越是如此,萧晏明其实越是感慨。
他跟黎卫彬认识近十年了,可以说是亲眼看着这家伙从一个正科级的干部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位置。
只是可惜啊。
江南虽大,但是对于黎卫彬而言,却更像是一个牢笼。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因为黎卫彬成长的速度太快了。
这一点从新一轮干部调整的情况就足以看得出来。
这一次江南人事大动,虽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厅级及以下层次的干部,但是越是如此,越足以见得黎卫彬的高明之处。
刚刚他说的那句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事实就是如此,黎卫彬虽然已经调离江南,但是江南的官场却有不少他黎市长的影子。
尤其是在黎卫彬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几个地方。
譬如这一次他离开松丰新区后,整个松丰新区的班子调整,干部的基础班底基本上都是当年松丰槐三地培养的人。
其中:
肖大有被任命为松丰新区丰水区区长。
何可被任命为丰水区委副书记。
柳江被任命为松丰新区的组织部长。
原组织部长吴其平则接任了工委副书记的职务。
宾云华被任命为槐林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松和区那边,出任副书记的则是当年黎卫彬提拔的马文洪。
可以说,整个松丰新区,主管或者分管组织工作的干部岗位,基本上全部都落到了黎卫彬一系的人手中。
从这种调整的布局来看,省里求稳的心态十分明显,毕竟黎卫彬在整个松丰新区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新区刚刚成立,各方面的工作都在继续整合之中,在这个时候如何确保新区的工作不掉队,甚至保持和超越此前的发展速度,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力任用松丰槐三地的干部,这就是求稳的最佳方式。
只不过如此一来,黎卫彬这家伙在松丰新区的影响力就十分可怕了。
而且这还只是局限于松丰新区,在整个江南官场的层次,黎卫彬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除了符瑜出任宿水市市长以外。
这一次调整中,
李宗祥在淮阳市局常务副局长的位置上多年,终于得以更进一步,被任命为淮阳市副市长兼市局局长。
王宪冬外调淮阳,担任黄湖市委副书记。
接任淮阳市委组织部部长的则是耿浩辰。
而叶琴则出任淮阳市委秘书长一职。
原组织部长徐远洲则外调出去,担任铜州市委副书记。
在更广的层面上,黎卫彬同样收获不小。
比如黄江那边,解军被任命为黄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省人才中心那边,葛青梅正式接任中心常务副主任一职。
省委组织部那边,梁玉霞接任沈春红担任副部长,而沈春红则调任武江市委副书记。
最出人意料之外的还是陈晓华,这一次组织部门副部长调整了四人之多,其中就包括从综合办主任的位置上提任副部长的陈晓华。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随着生长王竣其卸任在即,作为副书记的易至卿几乎全盘接收了黎卫彬在人才工作上的布局成果。
而他这一动,直接导致黎卫彬多年的摸爬滚打一夜之间在江南官场编织出了一张庞大的权力网。
在很多人看来,黎卫彬一个正厅级的干部能在一地官场拥有如此庞大的影响力力几乎是罕见的,运气更是无与伦比。
但是萧晏明对这些说法却是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官场从来就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运气一说。
黎卫彬能有如此机遇,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是时势发展的必然。
今日的黎市长,谁能预料到将来再回江南的时候不是黎部长,黎生长,或者黎书记。
这样一个潜力无限的人物,江南官场上并不都是草包,谁都知道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