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守备大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在经历最初的慌乱后,很快在森连的指挥下组织起有效防御。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依托地形迅速构筑起环形阵地,轻重机枪组成交叉火力网,掷弹筒精准地压制着我军冲锋路线。
伏击战慢慢的正在向残酷的阵地战转变。
就在此时,按照预定计划,第44师如一把尖刀,分三路向,日军主力和其先锋第二大队的结合部发起猛攻官兵们冒着密集火力奋勇穿插,虽然成功将日军分割,但负责右边防线的第9旅却出现了意外。
森连在稳固基本阵地之后,迅速的判断了形势立刻组织了几次突围,在突围被击退之后,虽然日军没有任何的进展但是森连却敏锐的判断出第9旅的方向的火力相比于其他方向的火力最弱,森连当即迅速改变战术。
他一面急电求援,一面集中所有兵力,发疯似的反复冲击第9旅防守的的阵地。日军以小队为单位,在迫击炮掩护下发起波浪式冲锋。尽管第9旅将士浴血奋战,但在日军不计代价的猛攻下,防线最终还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放弃第二大队!全军突围!”森连嘶吼着下达了残酷的命令。被分割包围的第二大队,就这样成了被主力抛弃的棋子。
张旅长得知阵地被突破的瞬间,这位身经百战的东北军老将双目赤红,一把抓起桌上的冲锋枪,对着指挥所里所有军官吼道:\"司令部的,都跟我上!\"
他率先冲出指挥部,参谋长、参谋、通讯兵,整个司令部的军官纷纷抓起武器,跟着他冲向预备队阵地。正在休整的士兵们看见旅长亲自带队,纷纷起身。
“弟兄们!”张旅长站在弹药箱上,声音嘶哑,“小鬼子想从咱们这儿过去,除非踩着老子的尸体!第九旅没有孬种,跟我把狗日的打回去!”
刹那间,阵地上杀声震天。张旅长亲自端着冲锋枪冲在最前,参谋长挥舞着手枪组织侧翼包抄,连文书员都捡起阵亡战友的步枪向日军射击。一时间,阵地上血肉横飞,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混成一片。
经过半小时惨烈搏杀,终于将日军压了回去。张旅长靠在战壕里,抹了把脸上的血污,对通讯兵喊道:“给周指挥发电,缺口堵住了!”
阵地上,士兵们正在抢救伤员,重整工事。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疲惫,但眼神却愈发坚定。
周亦云在指挥部接到消息,立即调整部署:“命令第8旅和44师一个团继续围歼已成瓮中之鳖的日军第2大队;第9旅残部与44师主力则全力合围森连的守备大队主力。经过一夜血战,终于在黎明前将二千余日军死死包围在黑山沟一线。”
此刻的黑山沟,已化作一座血肉熔炉。
森连凭借职业军人的敏锐,将残部收缩至黑山沟主峰及两侧山脊,构建起三道互为犄角的防御体系。日军士兵利用岩石缝隙和炸出的弹坑作为射击阵地,九二式重机枪被架设在制高点,构成交叉火力网。
“节约弹药!放近了打!”森连亲自巡视阵地,嘶哑的嗓音在枪炮声中格外刺耳。这个老牌帝国军人很清楚,他们必须撑到援军抵达。
山下,东北军第四次冲锋刚刚被打退。山坡上横七竖八地躺着阵亡将士的遗体,有个年轻士兵的肠子流了一地,手里还紧紧攥着断了刃的刺刀。
“师座,不能再这样冲了”,44师参谋长拉住正要组织第五次冲锋的王而琢,声音发颤的说道,“弟兄们都是在机枪火力下成片倒下啊!”
更危急的是外围防线。日军第10师团派出整整一个联队执行密集冲锋,在十二辆坦克的掩护下猛攻13师阵地。13师的阻击部队的战壕几乎被炮火犁平,战士们用集束手榴弹对付坦克,伤亡极其惨重。
“报告,左翼二团只剩不到两个连了!”
“报告师座,师部警卫连已经顶上去了!”
当13师的战报的消息传到黑山沟前线,周亦云一拳砸在掩体上,泥土簌簌落下。他何尝不知道战士们是在用生命换取时间?但此时撤围,不仅前功尽弃,更将让将士们的鲜血白流了。
此时44师的王而琢从前面来到了指挥部对着周亦云说道:“总指挥,不能在这么打了,如今日军工事坚固,马上白天还有飞机助战,这天寒地冻的土工作业不能进。,
周亦云顿了顿,思考了片刻,周亦云看着地图果断的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命令所有的炮兵把所有炮弹,全部打光。”
接着对着王而琢说道:“这是最后的机会。”
清晨四点,少帅终于坐不住了,直接来电询问战况。此时周亦云已亲临一线
指挥。当又一次冲锋被打退时,满身是血的张旅长冲到周亦云面前怒吼:“周指挥我们第9旅的家底都要快打光了,给我们第9旅留一点种子吧。”
周亦云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张旅长的提议说道:“现在撤围,那么之前的牺牲的将士们就全白费了!”
就在这僵持时刻,一个通讯兵冒着炮火冲来,递上一封急电。周亦云展开一看,是13师发来的,日军第10师团先头部队已突破外围防线,距离黑山沟不到二十里。
周亦云的立即命令撤退,很快命令迅速传遍战场。刚刚全歼日军第二大队、还未来得及休整的第8旅和44师那个团,立刻转身,像一道移动的壁垒,义无反顾地扑向日军第10师团来的方向,为主力撤退争取宝贵时间。
与此同时,黑山沟一线的攻坚部队含泪后撤。战士们抬着伤员,搀扶着战友,沉默地撤离这片浸透鲜血的山坡。他们回头望向山顶,眼中满是不甘与悲愤。
当日军第10师团的先锋部队终于突破阻击,冲上黑山沟主峰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修罗场。山坡上层层叠叠铺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焦土上散落着破碎的武器和军装残片,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与硝烟味。森连率领的残部仅剩一千余人,个个带伤,衣衫褴褛,正相互搀扶着、抬着重伤员,狼狈不堪地向接应他们的友军靠拢。
森连本人被部下架着,左臂用绷带吊在胸前,脸上混杂着血污、泥土与劫后余生的复杂神情。他回头望了一眼尸横遍野的山沟,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只有刻骨的寒意,这支华夏军队展现出的顽强与牺牲精神,远超出他以往的任何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