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车厢也一样。”
另一位列车长附和,“我们穿越世界碎片的时候,车厢难免会受到一些碰撞或者摩擦。
如果能有更好的韧性和耐磨性,就能降低受损的风险,保证我们在列车内的安全。
尤其是现在,似乎随着我们行驶里程越来越多,外面的环境也越来越危险!
这点就更重要了!
像我的的列车玻璃,已经有一块被怪物打得有些裂开。
还好只是轻微裂纹,可以用金属材料修复。
这才没事!
否则,我都想立刻更换玻璃了。”
“不过,对于能源模块,我觉得除了大家说的能量转化效率和输出稳定性,还得考虑它的续航能力。”
又有列车长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是在一些比较危险的世界碎片里,能源突然耗尽,那可就麻烦了。”
“续航能力确实很关键,但这似乎和能量转化效率也有关系吧。”
有人疑惑地说道,“能量转化效率高了,同样的能源储备不就能用更长时间,续航自然也就提高了吗?”
“话是这么说,但也不完全对。”
之前提到续航的列车长解释道,“有些能源模块可能在能量转化效率上表现不错,但它本身的能源储量有限。
就好比一辆车,发动机效率很高,但油箱很小,跑不了多远还是得加油。
所以我觉得在追求高能量转化效率的同时,也得想办法提升能源模块的储能能力。”
“那有没有可能合成一种既具备高能量转化效率,又有强大储能能力,还能保持输出稳定的能源模块呢?”
一位列车长满怀期待地问道。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难度肯定不小。”
王歌在频道里回复,“从这次合成黑铁五星动力炉能源模块我就发现。
不同特性的模块在合成时会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要想让多个优秀特性完美融合,需要对模块的能量特性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还得有强大的合成技巧和精神力支持。
不过,这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嘛。
而且说句实话,我们现在能量消耗的大户就是车辆行驶。
而能量发动机是包含在动力炉能源核心模块之下的。
只要升级动力炉能源模块,发动机自然会升级。
对这种全新的发动机,在此之前我们根本见都没见过,又怎么改变它。
只能是尽量升级。
至于其他使用能源的,我们也没多少吧。
最重要的是,正常黑铁三星列车就有400点能量,即使不增加能量也能行驶4000公里。
不至于有什么里程焦虑吧?
只要有基础材料,能量补充起来也很方便快捷。
更别说我们这个动力炉还能转化几乎所有东西成为能量!
更是没必要太担心续航。
如果实在不放心,就记录一下自己一天大概能使用多少点能量。
然后订个闹钟,定时把能量补充满。”
王歌看着频道里突然跑偏的话题,回过神来,又发了条消息:“我们这话题拐得比列车急刹还猛啊!
怎么拐到这里来了!”
“噗——”
有列车长没忍住笑出声。
“就是就是,”
另一位列车长附和,“不过说到动力炉,我倒是想起个事儿。
之前在一个世界碎片里,我看到有废弃的动力炉零件,上面刻着的符文和咱们现在用的不太一样。
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都带回来了!
不知道能不能回收利用?”
王歌回复:“运气挺好的呀。
可以试试,不同世界碎片的动力炉技术可能有差异,说不定能从中找到提升模块性能的灵感。
不过回收前最好先检测一下,别带回来什么不稳定的能量残留。”
“收到!大佬提醒得是。”那位列车长连忙应下。
这时候,有人把话题又扯回了刚才的“动力炉能源模块”:“话说回来,王歌大佬,你那黑铁五星模块用着咋样?
是不是感觉列车跑起来都带风?”
王歌失笑:“还没安装呢!
大马拉小车,应该不费什么劲!
等会安装了,再来和大家说说。”
“还没安装啊!
不过光是想想就威风!
三星列车80公里每小时,
四星列车应该就有160公里每小时了吧?
要是还是按照这个规律,五星列车不得320公里每小时!
比一般高铁的快了!
如果再升级的话,600多公里每小时,那不是要平地起飞!”
“哈哈哈,600公里每小时?
那我们岂不是要在天上飞了?“
车厢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你不说,我都还没深思。
按照一般规律来说,青铜列车的确可能会达到这个速度。
但如果真的还是在铁轨上行驶,6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只要稍微有点沙子嵌入入车轮里面,列车也得直接飞起来脱轨!
看来我们的列车到了青铜一星以后,肯定会有挺大的改变!”
王歌想到这里,也没有心思在看聊天频道。
他也想早一点验证一下,黑铁五星列车是不是能达到320公里每小时!
王歌双手稳稳托住那枚刚刚合成的黑铁五行动力炉能源核心模块,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安装。“
刹那间,他的意识仿佛被抽离出身体,进入到一个奇特的“上帝视角“。
眼前的世界瞬间变得清晰而细致,每一个机械部件的纹路、每一处能量回路的走向都纤毫毕现。
他看到自己正站在列车驾驶舱内,周围是错综复杂的能量符文和机械结构。
而那枚闪耀着暗金色光泽的动力炉模块,正悬浮在他掌心上方,散发着稳定而强大的能量波动。
“开始安装程序。“
王歌在意识中下令。
只见那枚黑铁五行动力炉模块突然化作一道流光,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飞向列车中央的动力炉舱室。
模块表面铭刻的精细符文逐一亮起,在高速移动中留下一串璀璨的光痕,如同流星划过夜空。
“咔嗒——“
一声精密的机械锁扣声响起,模块精准地嵌入动力炉舱室的核心接口。
王歌的意识跟随模块一同进入舱室,他看到模块底部的十二个能量触点正在自动对准舱室内的对接端口。
每一个触点都闪耀着不同颜色的光芒,代表着不同的能量类型和传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