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到谢思青的身体在发抖,温雪菱急忙收回视线。
她转身担忧道,“舅舅,你没事吧?”
谢思青死咬着嘴唇的口中,逐渐有了铁锈味。
他强忍住想起过去惨痛往事的愤怒,紧紧握住她的手说道,“菱儿,告诉你娘亲……”
午夜梦回,困住他的梦魇,里面最常出现的就是这些埋伏在北境暮阳关的杀手。
他们好似鬼魅一样瞬间移动到你的身后,在你砍过去的瞬间,又再一次出现在另一个地方,给你猝不及防的伤害。
一次次回想,一次次惊醒。
后来,经过他好些年钻研和摸索,总算看透了那些人身手的致命弱点。
就在紧要关头!
温雪菱对着外面的自己人喊道:“攻击他们左侧腰三寸之地!”
听到女儿提醒的慕青鱼,无暇多想,立即按照她说的方式直接攻了过去。
扑哧声响起!
是长剑刺入杀手腹部的声音。
她这边成功击杀一个杀手后,其他人那边也传来了刀剑入体的声响。
见事情不对,杀手们急忙甩开谢家军的人。
就在杀手们想要退回林子里的时候。
阎泽带着暗卫们出现在他们身后,就连隐匿在林子里作为撤退后盾的杀手们,都已经被悄无声息处决。
这场偷袭不到半炷香时辰,就已经被慕青鱼的人全部剿灭干净。
事情一结束。
谢思青就立马让温雪菱通知慕青鱼他们,千万不要用手碰这些人的尸体。
“菱儿,扶舅舅下马车。”
温雪菱应声,扶着他来到了其中一个明显是杀手头头的尸体旁。
杀手的面巾已经被剑扯下,毫不起眼的一张脸。
阎泽和谢家军的人在听到谢思青的提醒后,一个个保持着警惕心,没有用手碰触这些人的尸体。
他们借助剑尖,检查这些人身体,发现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与眼睛很像的图纹。
温雪菱盯着这个图纹看了许久,在脑子里回忆了一番,仍旧没有任何的头绪。
“当年,谢家军的徐副将,就是因为碰了其中一个杀手的身体,整个人立马被他们尸体里爬出来的虫子,啃噬掉了手指。”
之后事情越发严重。
这位徐副将的身体变成了与墨一样黑的颜色,瞪大眼睛倒地就死了。
军医们甚至连过去救人的时间都没有。
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那一幕,是谢思青此生都无法忘记的惨痛经历。
同样的事情后来发生了不少,根本防不胜防,为了解开这个谜题,军医刨开了他们的肚子。
发现他们体内的五脏,全部都被毒虫给吃完了。
“全部往后退!”慕青鱼闻言立即指挥所有人往后退。
有了黑风寨毒林的前车之鉴,温雪菱提前让阎泽和暗卫们不要和杀手们有任何的肢体接触。
他们用的,也都是不带任何声响的哑巴弹。
谢思青神色冷峻肃穆道:“宿主一死,这些毒虫们不会立刻破体而出,却会开始啃噬他们的内脏。”
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这些毒虫没有办法离开人体。
只要他们不去碰触这些杀手们的尸体,就不会被毒虫们沾染上身。
他拔高声音道:“直接用火烧!”
“等吃完了五脏,就从会他们的体内出来重新找新的宿体。”
温雪菱和慕青鱼四目相对,脸色双双一沉。
浇油,丢火。
杀手们的尸体很快被燃烧了起来。
除了官道上的这些尸体,还有林子里被暗卫们杀死的那些杀手们,是最难处理的。
因为这件事,他们比原定的时间晚到了京城外的临时营地。
闻人裔早早收到消息过来迎他们。
在温雪菱浇油烧毁尸体时,他也看到了远处升起的浓浓黑烟。
路途上的埋伏,也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这些身手诡异的杀手们的身份,谢思青他们不知道,但是作为皇室中人的闻人裔,却是知道的。
是夜,主帐内。
闻人裔告诉了他们这些杀手的们,是皇家秘密圈养的鬼刀士。
“这些人从小被喂蛊虫长大,不会思考,没有神智,只会日复一日按照指令做事。”
他们几岁,体内的蛊虫就在身体里养了多少年。
外形上虽然与正常人无异,但也不过就是一个行尸走肉的宿体,只会听从拥有母蛊的主子吩咐。
闻人裔年幼的时候,曾经被皇爷爷抱着见过这些人。
他还记得,在京城郊外的地洞里,密密麻麻站满了这些鬼刀士。
这些人全部都是天赋异禀的练武奇才。
蛊虫更是能提升他们的本事。
不论是刀剑,还是箭术,学习起来都要比寻常人事半功倍。
而这些鬼刀士们从养成的那一刻起。
就是为了效忠帝王。
众人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梁念屿蹙眉:“既然是为了保护帝王秘密培养的鬼刀士,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
这个天底下难道有这么多天赋异禀的人吗?
一任帝王,从坐上那个位置到死去,也不过短短数十年。
还有一些帝王会提前传位给自己的长子嫡孙,难道这些鬼刀士也会一并传给新一任的帝王吗?
闻人裔继续道:“不会。”
新帝是不会允许有人留有这么厉害的威胁。
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皇。
帝王传位的前一日,就会带新一任的帝王前往鬼刀士的秘密培养地,让新培养出来的秘密武器认主。
鬼刀士们一生就只会认一次主。
新帝登基的那日,属于先帝的鬼刀士们,就会被销毁。
对于这种法子出来的产物,众人内心无法感到认同,却不得不承认……
若不是谢思青看破了这些人的破绽,按照他们鬼魅一般的身手,他们未必能够抵挡得住百招。
很可能,今日就死在那里了。
温雪菱拧了拧眉头,提出关键问题道,“每一任帝王会有多少的鬼刀士?”
她想起谢思青说,二十多年前,容啸川就曾派出去过一大批的鬼刀士,如今二十多年过去,莫非又培养出了一批?
“少则百位,多则千人。”
闻人裔通过她的眸子,看透了她眼底的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