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 第473章 温榆河水师!现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3章 温榆河水师!现身!

整个七月,非常热闹。

首先,打生打死,互相倾轧的四方势力,在世家大族付出巨大代价,以及许诺了极多的利益的情况下,短暂放下了成见,结成同盟。

七月初,浙江福建三省水师,浩浩荡荡出海,说要荡平海域。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五十条船,从台湾的港口出发,也开始一路向北,一路畅通无阻,郑芝龙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后,郑芝龙也带着战船,一路向北而去。

朝廷这边,看起来非常平静,毕竟大明朝廷对海洋的掌控,只能说是微乎其微,甚至跟本就谈不上什么掌控。

再加上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的世家大族有意隐瞒,朝廷更是难以知道如今的大海是个什么的情况。

京城方面,他们只知道浙江、福建、广东的水师出海绞杀海盗去了,至于是怎么个出海法,怎么绞杀海盗,如今战况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

但在京城混迹的,哪有什么真正的蠢人?他们都清楚的意识到,这些水师,都是冲着叶铭去的。

他们想要杀掉叶铭的心,已经强烈到成为一种执念了。

但是奇怪的是,即便知道事情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管是陛下,还是皇党,都没有试图阻止这一切。

陛下没有试图阻止这些水师出海剿贼,哪怕提都没提。

按照温体仁的猜想,有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陛下以为这些水师当真是出海剿贼的。

但是这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皇党之中不乏有聪明人,比如王在晋,这人的能力极强,肯定一眼就能看到真相。

所以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还有一个可能,是陛下知道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阻止,所以干脆直接就不阻止了。

这一点是很有可能的,如果陛下试图阻止水师出海,那他们就会让陛下明白什么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

朝中的大臣,也会添油加醋的告诉陛下,沿海的局势到底有多糜烂,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到底有多猖獗。

浙江广东福建这些地方,是他们的大本营,陛下在那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根基,他根本就阻止不了这一切。

这个可能性最大,与其多费口舌,不如多做准备。

还有一个可能,是陛下和皇党,对温榆河的水军极为自信,巴不得大明水师和温榆河的水师碰一碰!

这个可能性,也很大,但是好在他们准备的更多,到时候和温榆河水师碰一碰的,可不仅仅是大明水师。

于是乎,京城的平静局面一直维持,一直维持到了七月十六这一天。

七月十六,整个北京城都变得有些安静,原本极为热闹,几乎时时刻刻都是人满为患的正阳门大街,在七月十六的那天,也都安静了不少。

原本时时刻刻都有忙不完的业务的帝国银行员工,在七月十六那天,终于可以偶尔休息一下,不用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了。

因为京城的许多百姓在这一天,都组队去了同一个地方。

温榆河。

温榆河早就传出了消息,温榆河水师将于七月十六的那一天从温榆河驶出,一路去到天津,然后从天津一路南下,开辟航线。

听说温榆河的最大的船只,虽然比不上当初三宝太监的宝船,但是也极为夸张,长宽高都达到了三宝太监的一半之多!

三宝太监最大的宝船,长达四十四丈,宽十八丈!高也达到了极为恐怖的五丈!

也就是说长度达到了恐怖的一百四十米,宽度达到了恐怖的五十米!

温榆河的九艘大船,据说长二十丈,宽九丈,高三丈,也的确称得上是大船了。

在这个时代,也极为少见了。

京城的百姓没见过三宝太监的大船,他们甚至很难想象,对他们而言,温榆河的九艘大船,已经是难以想象的巨物了!

没见过世面,所以很想去看看!

也想看看,温榆河的这些船只,到底能不能和海里的那些凶狠的海盗争锋?

温榆河两侧,此刻已经站满了百姓,来的早的,早早就站在了更好的位置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而位置最好的,显然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行宫!

除此之外,温榆河壹号的那些别墅,由于站得高望得远,也可以看到整个河道,位置显然也是极佳。

买房的第一项福利来了,哪怕他们的房子并没有交房,如今还是处于毛坯的程度,但是温榆河一样允许他们在还是毛坯的房子里面,观看温榆河水师的第一次出场。

有些很聪明的人,比如韩旷,直接就开始做生意了。

他直接让下人放票,可以到他的别墅观看温榆河水师的出场,当然,是要给钱的,位置最好的顶楼,一个人五两银子;位置稍次的二楼,一个人二两银子,位置最不好的一楼,一个人一两银子。

当然,不止是提供一个门票,饭食和一杯茶,还是有的,不然吃相也太难看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是韩旷亲自出马,毕竟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俯身挣这种钱,实在是太过于磕碜了。

你还别说,愿意买账的人还很多,没过多久,就卖的差不多了,足足挣了七八百两银子,这不两三年的房贷就凑齐了?

实在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能进入温榆河壹号的,一个个洋洋得意,仿佛天生高人一等。

他们站在温榆河壹号的每一处,看着下方的风景,不停地感慨,想着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和这些购买温榆河壹号的大人物一样,也能在温榆河壹号购买一栋别墅?

不能进入温榆河壹号的,也有他们的闲适,站在温榆河的两岸,也能看到温榆河上的情况。

卖糖葫芦的,卖烧饼的穿梭于人群之中,不愿意放过这个极好的挣钱机会。

而最尊贵的人物,如当今圣上,镇北侯叶铭等人,也并未在最高处陛下行宫那观礼,而是在温榆河壹号最下方的岸边,如今这里修建了一个码头,供船只停靠。

以后温榆河壹号,也会越来越热闹,但这并不会降低温榆河壹号的舒适性,闹中取静,反而更加弥足珍贵。

还有一部分大臣、世家子、宗亲勋贵,也受邀到观礼现场,观看叶铭的温榆河舰队。

不管是皇党,亦或者是东林党,此刻都显得格外和谐,当然,官场上本就是如此,背后不管如何打生打死打出猪脑子,表面上都非常和谐,都是为了大明江山和黎民百姓。

朱由检站在最前方,心情激荡!

也不知道先生的战船,到底如何强大?能不能战胜那些海上的强敌?

如果不能成功,那真就是天大的麻烦,海运直接就可以宣布胎死腹中了。

到时候被逼无奈,只能恢复漕运,花费了如此多的钱银,最终白费精力,浪费国力,不知道那些大臣,会如何对自己口诛笔伐?

在身后的是叶铭,他倒是面色平静,穿着陛下特地为他定制的、看起来有些逾制的礼服,使得整个人看起来都晃晃若神。

哪怕相隔极远,都能一眼看出到底谁是镇北侯叶铭。

很快,远处传来一阵阵的鞭炮声响,连绵不绝,如同打雷一般,声音慢慢由远及近。

很快,那道几乎从未打开过的闸门,缓缓的打开,所有人屏气凝神,目光朝着闸门内的看去。

一路鞭炮声不绝于耳,还有冲天而去的礼炮,使得闸门附近一片云雾缭绕,让人看不清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只是很快,就有舰船穿破烟雾,出现在温榆河两侧的百姓面前的河道之上。

只是看到这些战船的时候,很多人直接将失望摆在了脸上。

就这?就这?

不是说是实木大船吗?长宽高虽然比不上郑和的宝船,但是也有郑和宝船的一半大小。

但是眼前这船,却并不算大,长不过十丈而已,宽也不过四五丈,至于高,恐怕只有两丈。

就这样的船,怎么敢和郑和的宝船相提并论的?有什么资格和郑和的宝船相提并论的?

“就这吗?所以让大家伙来到此处,就是看这么小的船的?”

“这么小的船,真正到了海上,怕是一股风浪就可以直接将这些船给打翻吧?当真可以开辟海运航道吗?”

有的人提出质疑,如果这真的是温榆河的战船的话,那确实看起来好像不咋滴。

在海上,船只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战斗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这么小的船,甚至比不上大明水师的那些大战船,就这样的水平,去到海上,难道不是被吊打的命?

更何况听说在南边,有一群红毛番商,他们的船只更加先进,那些船只极为牢固,因为装备极为先进的火器火炮,战斗力极强。

听说一艘红毛番商的战船,哪怕面对十艘大明水师的战船,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这船看起来连大明水师的船只都不如,又该如何面对那些红毛番商?

而且听说那些红毛番商非常贪婪狡诈,最喜欢做的,就是沿路打劫商船,抢夺财物,男的全部拉走去当苦力,女的全部变成他们发泄欲望的工具。

这温榆河水师,要是最大的船就这样,岂不是给这些红毛番商送菜去了?

“不应该吧,侯爷既然让这么多人来观礼,百姓也可以参观战船,应该不止如此吧?”有人说道。

一旁有人叹息道:“侯爷已经很厉害了,毕竟温榆河水师哪怕从侯爷食禄温榆河开始就已经开始发展,满打满算也就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而造船技术又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能造成这么大的战船,已经非常不错了。”

一艘之后,又是一艘,然后是连绵不绝的战船,几乎都是这种样式,长十丈的战船。

一百多艘船出来之后,闸门就没有任何动静了,看样子这一百多艘船,已经是温榆河水师的全部力量了。

不少人皱起眉头,就这?就这?难道温榆河的水师,就这个水平吗?

那些东林党成员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嘴角出现向上的弧度,要不是一个个都是人精,最擅长的就是喜怒不形于色,他们都快要忍不住笑出声了。

还以为多厉害,一百多艘,都是这种小船。

唯一有些不同的,是这船似乎和其他船都不太一样,外形极为古怪,长宽高的比例和一般的船只有些不太一样,除此之外,在这船只的中部,有一个偌大的圆柱形的物体,极高,比船身都要高上许多。

好像是一个大大的烟囱?

烟囱?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处?第一次听说船只上还配备着烟囱的。

当然,也有可能叶铭觉得一百多艘传统船只有些太过于丢人,所以故意将船只弄的标新立异一些,这样面子上也好看一点。

也有桅杆,显然也并未脱离帆船的范畴。

实在是有些可笑,两年的时间,如此多的资源砸进去了,也就这点成绩吗?

他们将目光投向最前方的陛下和镇北侯,见陛下和镇北侯脸色依旧如常,心道这两人的养气功夫,才是真正的了得。

这位陛下,当真是让人心惊啊,哪怕叶铭拿出这样的废物船只来敷衍,陛下一样笑意盈盈,似乎没有任何的不快。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有这样一份心气,当真是有中兴之主的潜质。

一旁的镇北侯,脸皮也同样不薄,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却依旧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好像他的答卷,他自己非常满意一样。

难怪能有这份成绩,就这份脸皮,都要比北京城的城墙更加厚实啊!

如今朝中的局面,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温榆河水师一旦出海,必定会遇到那些强大的海上力量冲击的。

所以有些人开始心中担忧起来,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百多艘战船,一旦出海,怕是真的有可能全军覆没。

到时候不仅是海运破产,引发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样会让人无比恐惧。

“陛下,臣略通天象,紫微星晦暗不明,荧惑守心,斗柄东指而太白经天,并非吉兆,要不改日再出海!”

有大臣硬着头皮上前,小声劝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