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醉玉生欢 > 第322章 打得一手好主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霜月没想到魏太后会把话说的这般直接,不由沉默了一瞬。

“太后娘娘的确没有对不住我。”

四年前的算计,后来她被迫嫁进庆安伯府,甚至她在谢家所遭受的一切,从无魏太后和魏家插手,太后对谢淮知的看重,也的确全都是因为沈敬显对他那几年的扶持提携。

若非沈家对谢家的“愧疚”,魏家想要借此拉拢沈家,谢淮知根本走不到后来那般位置,魏家所为不过是顺势而已,比起沈敬显和谢淮知的可恶,不足其万分之一。

魏太后唯一插手的事情,就只有她将谢家之事闹出来时,阻拦她和谢淮知义绝,可这本也是在情理之中,而且当日阻拦不成之后,魏太后放她离开了寿安宫后,之后也不曾特意为难过她。

魏太后见沈霜月承认了她的话后,眉宇一沉,“哀家既无对不住你,你为何要帮着太子和定远侯,那般算计哀家和魏家?!”

见沈霜月抬头,魏太后冷言,

“你也用不着狡辩,打从你和谢家义绝之后,你行事虽有遮掩,但并非寻不到痕迹,你替太子募粮之事也就罢了,事后那城外遇袭一事,你分明未曾受伤却可以以此激起民愤,诱二皇子入瓮。”

“哀家与魏家筹谋多年,耗尽心血培养二皇子至今日,却没想到他尽是毁在了你一个女子手上!”

沈霜月闻言脸上并无太多害怕,甚至都没有因为太后这突如其来的疾言厉色,而起身跪拜,她只是静静拿着手里的棋子,看向魏太后,“那依太后娘娘所言,臣女就该坐以待毙?”

“城外遇袭之事非我引导,若不是有人想要害我,又怎会牵扯进了二皇子,至于筹粮的事情,民女最初也不过是不愿见北地灾情严重,让无辜百姓死伤太多,想要略尽绵薄之力,后来太子插手其中,民女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顺势而为。”

她没忘记之前将骆家筹粮的事情,推到了太子身上,而且如今朝中无论是魏家还是其他朝臣,有不少都觉得太子是早就知道北地灾情的事情,又提前命人囤粮,而她不过是被太子推出来的“挡箭牌”。

沈霜月未曾有想要暴露这一切都是她一人所为的意思,所以毫不犹豫就直接将太子拉了出来。

“当初民女深陷谢家之时,是太子殿下帮了民女,亦是她助民女查清了过往真相,民女不过是心怀感恩想要回报一二,从未想过会牵扯出后来那么多事情,更未想过会将二皇子也拉了进来。”

她说的理直气壮,甚至面对魏太后满是沉厉的目光,也没有半点犹疑和露怯。

她不过是个感恩图报的小女子,又不知道朝中那些事情,更不曾想过二皇子会“袭击”她,她怎么会算到后面会发生那么多事情,这一切不过是太子和魏家的较量,二皇子自己凑上来当了炮灰。

和她这个小女子有什么关系?

沈霜月认真说道,“太后娘娘今日既宣召我,想必也是知道我与沈家的关系的,我与谢家义绝之后只求安稳,又与魏家还有太后娘娘无冤无仇,我又怎么无端招惹祸事上身。”

“要说起来,您与其怪罪民女,倒不如怪二皇子,若非他让人袭击民女,吓的民女为求自保不得不将事情闹大,又怎会牵扯出后来那么多事。”

魏太后看着对面毫无怯色,将这写冠冕堂皇的话说的理直气壮的女子,一时间竟有些噎住。

她相信沈霜月刚开始或许只是为了报恩,可是后来的事情她要是不知道才有鬼了,筹粮的事是太子拿她挡了挡箭牌,那后来的事呢?城外那日若非她故意为之,二皇子也不至于惹了民愤,也不会让他们措不及防落入景帝和裴觎那贱奴的圈套之中。

可偏偏,那日撺掇人动手的,还是魏家血脉的五皇子。

一想到此事,魏太后就忍不住气血翻涌,要不是五皇子那个混帐东西,要不是他主动送了把柄上去,将事情弄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又将魏家死死拽着想要一并拉入深渊。

她何至于因为有所求,而被一个臣子之女,以言语逼迫到这般地步!

沈霜月其实将话说完之后,就已经在等着魏太后动怒,毕竟她这套说词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其中真假,魏太后并不是个好脾气的上位者,而且多年权柄在手,早已经养成不容人冒犯的性子,否则何至于将景帝、太子压迫了这么多年。

她今日单独召见,沈霜月原以为会有泄愤之举,可打从进来之后魏太后的举止却又不像,她不太想与这个沉浸朝权后宫多年之人周旋,所以才会故意以言语想要激怒,试探一二。

没想到魏太后明明气的脸都沉了下来,却依旧没有朝着她发怒。

沈霜月捏了捏手心里的棋子,心中多了几分思量,魏太后这样子,怎么瞧着不像是想要找她麻烦,反而是想要以“旧事”拿捏于她,倒像是对她……有所求?

魏太后也算是看出来了,眼前这女子根本不像是寻常闺中之人那般好拿捏,反倒是滑不溜丢,聪明的过分,她也不再跟沈霜月兜圈子,直接说道:“照你的意思,你对哀家和魏家,没有恶意。”

沈霜月点头:“没有”

魏太后道:“你也未曾帮着太子和定远侯算计我们?”

沈霜月摇摇头:“自然。”

魏太后看着他,“好,你既然这么说了,那便替哀家办件事情,哀家就信了你无心插手太子和魏家之事。”

沈霜月心中跳了下,道了声果然,这魏家还真是对她有所求,而且能让魏太后这般兜着圈子郑重其事的,恐怕绝非是什么容易的小事,她未曾开口询问,但身子坐直了些,神色也认真起来。

魏太后说道:“之前你替朝廷筹粮,曾说过南地的九道镖行在替朝中购买粮食?那骆家应是太子提前准备好的,但以你的本事,想必南地收粮的事你应该也有插手吧。”

沈霜月面色微变,隐约猜到了太后想要说什么,但此事由不得她推脱,毕竟之前她送过一批粮食进京,而且之前城外遇袭时,九道镖行的人也替她出过头,就连如今身边都还留有他们的人。

魏太后既然这么问了,显然是查到了什么,她就算否认了也没有用,所以沈霜月迟疑了下,还是点点头,“是。”

“不错,算是坦诚。”

魏太后见她这般诚实,神色缓和了些,“南地离京中太远,收购粮食,押送进京都不是容易之事,而北地的灾情等不及,哀家手中有一批粮食,可以依照你们在南地收购粮食之价交予朝廷。”

“而你所要做的,便是替哀家隐瞒了这批粮食的出处,只需要对外说这些粮食是你借九道镖行之手,在南地收购得来即可。”

沈霜月心里的石头落地,刚才的猜测都成了真,太后果然是对她有所求,而且这求的事情还不小,她心里过了一道,也就明白了太后为什么会这么做。

之前五皇子借着魏家的人脉,又假借二皇子之名,瞒住了所有人和北地官员勾结欺上瞒下,遮掩了北地灾情,又提前从江南一带筹集粮食大批囤积之后,以图粮价飞涨,赚个盆满钵满。

前段时间也的确如他所愿,北边因为缺粮,粮食价格攀升到了极为可怕的地步,当时五皇子若是愿意放粮,早已经赚取了一大笔银钱,可问题是他太过贪心,眼见朝廷这边拿不出粮食,百姓恐慌,盼着粮价更进一步,所以死死抓着粮食不放。

他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借一次之力赚的夺位的本钱,可谁能想到冒出她这么个“意外”来,不仅拿出粮食缓解了京中危局,更是与九道镖行还有骆家那边筹到了足够的粮食替朝廷赈灾。

自从朝中募得粮食,源源不断的粮食送进京城开始,粮价就已经慢慢回落,百姓心神安稳下来后,也不再像是之前那般疯狂的抢粮。

如今市面上的粮价,虽然比之往日里正常价格依旧高的离谱,但问题是,五皇子和下面勾结官员手中囤积的那批粮食,根本不敢拿出来,因为这个时候无论是谁拿出那么多粮食,都难以逃脱上面人的目光。

更何况如今隐瞒北地灾情的罪魁还没查出来,一旦五皇子这个时候拿出粮食,那就等于是不打自招,到时候就连二皇子帮他背的黑锅也会显露出来,而魏家更是会被牵连惹上大祸。

当然,五皇子也可以不拿出来,但是那么多的粮食砸在手里,别说五皇子会狠狠脱一层皮,就连下面那些与他勾结的官员、商户,也会赔得倾家荡产,届时那些人定不会放过五皇子,甚至是魏家。

魏家虽然地位超然,魏广荣也权势滔天,可一次性得罪这么多人,就算是魏家也扛不住。

如今最好的办法,莫过是将五皇子手中的粮食,借着沈霜月和九道镖行的手过了明路,直接卖给朝廷。

这样不仅安全,能直接将五皇子和魏家从北地的事情里摘出来,而且多多少少也能赚一些银钱,不至于血亏。

魏太后倒是打得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