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是多么通透的人,一点就透。
虽然她也不希望贾张氏回来,但是看在五百块钱的面子上,该演的戏还是得要演,要不然贾张氏回不来,她怎么拿贾张氏这五百块钱。
虽然秦淮茹不知道这五百块钱能撑多久,但是总比现在没有的强。
所以秦淮茹站了出来,“各位叔叔大爷,婶子大娘,我知道大家担心啥。我跟东旭保证,绝对不会让妈拖累大家。
东旭在轧钢厂干活,每个月也有三十多块钱工资,我在接点零活干,养活妈没问题。
实在不行我每天少吃一口,把我的口粮让一半给我妈,也能过的下去。
而且,我妈在乡下身体也不好,吃了不少苦,也知道以前自己做得不对,回来肯定会好好过日子的。
大家伙就相信我们这一次,我和东旭就想着跟我妈尽孝。”
秦淮茹声泪俱下地说着,还偷偷观察着众人的表情。
易中河听着秦淮茹的话,心里冷笑,这女人不愧是万千书友一致认为的白莲花,现在贾东旭还没挂没,秦淮茹还没有进化成完全体的白莲花,就这么厉害。
别的不说,就看院里的老爷们看到秦淮茹这梨花带雨的样子,大部分都感到不忍心。
易中河刚想开口跟着操两句,却被易中海拉了拉衣角。
易中海小声说:“跟你没关系的事,别叨叨。”
院里其他人听了秦淮茹的话,又开始犹豫起来。
这时,傻柱哼了一声,“你说行就行啊,谁知道你们能不能说到做到。”
贾东旭急了,“傻柱,我对天发誓,要是我妈回来闹事,或者让大家救济,我天打雷劈!”
众人听他发了毒誓,一些人开始动摇。
易中河听着贾东旭这么豁的出去,不禁小声的跟易中海嘀咕着,“哥,你说贾张氏手里有多少钱,能让贾东旭这么豁的出去。”
易中海笑着回道:“我估摸着贾张氏手里起码攥着得有上千块钱。
老贾死的时候,是我帮贾家跟厂里谈的,厂里除了老家的工作名额,还给了三百块钱。
另外这些年贾东旭的工钱可都是攥在贾张氏的手里,就他们家一个月的开销能有几个钱。
所以贾张氏这个老泼妇手里最起码得有上千块钱。
至于这次能给贾东旭多少,这咱们就不知道了,不过你放心,以贾张氏的性子,不可能全部给贾东旭的,能有一半都说明贾张氏是个人了。”
易中河听后,觉得也差不多,贾张氏这老东西是属貔貅的,跟闫埠贵一个德行,但是贾张氏比闫埠贵还不要脸。
刘海中见院里的邻居态度有些松动,再加上这是他上任一大爷后的第一次正式的全院大会,他也想在这个大会上树立威信。
所以说道:“各位邻居,既然贾东旭都这么说了,咱们作为这么多年的老邻居,也不能这么不近人情。
如果贾张氏真的因为身体不好,死在了乡下,这也不是咱们想看到的。
既然贾东旭和秦淮茹有信心养着贾张氏,又不用咱们救济,而且还保证贾张氏回来以后,不会闹事。
那咱们就给他们个机会,要是贾张氏回来敢闹事,咱们绝不轻饶。”
这时,傻柱站了出来,“一大爷说得是,但口说无凭。
贾东旭,你把贾张氏带回来后,得在咱们院里立个正式文书,写明若贾张氏闹事或让大家救济,贾家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样大家也能放心。”
贾东旭犹豫了下,想到母亲手里的钱,咬咬牙应了下来。
院里人觉得易中河这法子妥当,纷纷点头。
最终,在众人的见证下,此事算是定了下来。
贾东旭松了口气,想着等他妈回来拿到钱,日子就能好过些。
秦淮茹也暗暗得意,觉得离那五百块钱又近了一步。
而易中河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他倒要看看,贾张氏回来后,这院里又会闹出什么新幺蛾子。
散会之后,易中河对易中海说:“哥,这贾张氏回来,指不定又要出啥幺蛾子。”
易中海笑了笑,“走一步看一步吧,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两人说着,便回了屋,到家以后易中海和易中河把今天全院大会的事说给吕翠莲和宁诗华听。
吕翠莲表示无所谓,现在她有易中海,易中河给他撑腰,贾张氏算个屁。
宁诗华更是无所谓了,因为她没有跟贾张氏打过交道,也不知道贾张氏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