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渐消时,院角的麦冬丛里忽然冒出几株婆婆纳,淡紫的小花星星点点,和新抽的嫩绿叶片相映成趣。豆子蹲在院里翻晒去年的桂花干,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落在她发间,金粉似的晃眼。阿砚扛着新伐的竹子回来,竹梢还带着露水,他要给小院搭个葡萄架,去年秋天从后山移栽的葡萄藤已经抽出了细芽,正顺着篱笆悄悄攀爬。苏先生坐在廊下择菜,指尖熟练地掐去菜根的老皮,偶尔抬眼望向忙碌的两人,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
葡萄架搭好的那天,豆子特意去镇上买了些薄纱布,缝制成小巧的网袋,套在刚结出的青葡萄上,防止雀鸟啄食。阿砚则在架下摆了张竹躺椅,又搬来几盆吊兰垂挂在架杆上,绿叶垂坠下来,风一吹便轻轻晃动。午后时分,三人常坐在架下小憩,苏先生泡一壶清茶,讲些年轻时云游四方的趣事,豆子托着腮认真听,偶尔插嘴问些细碎的问题,阿砚则默默削着竹片,把听来的趣闻刻在竹牌上,串成一串挂在架下,风吹过便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小麻雀一家也常来凑热闹,落在葡萄架的横杆上,歪着头听他们说话,有时胆大的雀崽会跳到桌沿,啄食豆子撒下的小米,引得她轻声笑骂。
仲夏的夜晚最是惬意,葡萄藤已经爬满了架子,浓密的叶片遮出一片清凉。阿砚在院里点了艾草,驱散蚊虫,又搬来竹桌,摆上切开的西瓜和冰镇的酸梅汤。豆子抱着竹扇,给苏先生扇着风,偶尔抬头看天上的星星,指着眼熟的星座给阿砚听。苏先生则教他们辨认夜空中的星宿,讲些和星辰相关的古老传说,声音随着晚风轻轻散开。草丛里的蟋蟀此起彼伏地鸣叫,和屋里漏出的灯光、架下的笑语交织在一起,成了夏日最温柔的夜曲。有时下半夜起了风,阿砚会起身把葡萄架上的网袋拉紧,豆子则去收拾桌案,两人默契十足,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已经睡熟的苏先生和檐下栖息的雀鸟。
入秋后,葡萄架上挂满了紫黑的果实,一串串沉甸甸的,透着诱人的甜香。三人一起采摘葡萄,豆子踮着脚够高处的果实,阿砚在一旁扶着她的腰,生怕她摔着。苏先生则坐在一旁,把摘下的葡萄分拣开来,一部分用来酿酒,一部分晾成葡萄干。酿葡萄酒时,豆子负责清洗葡萄,阿砚则按照苏先生教的方法,把葡萄捣碎,装入陶罐密封。桂花也在这时再次绽放,金黄的小花落了一地,豆子和阿砚一起把桂花收集起来,一部分混入葡萄酒中,一部分做成桂花糕。酿好的葡萄桂花酒,开坛时香气比单纯的桂花酒更浓郁,甘醇中带着葡萄的清甜和桂花的芬芳,三人坐在廊下,就着刚蒸好的桂花糕,慢酌细品,看夕阳把天边染成绚烂的霞光。
两人坐在椅子上,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