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 第265章 何为王道,何为霸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5章 何为王道,何为霸道

长孙无忌神色微微闪烁了一下,其实这个人选非他莫属,其他人也都明白。

不过皇帝说出来,那证明他圣眷正隆,要和他相斗的几个派系都得掂量下。

其实他自己说出来也不是不行,但难免有争权之嫌,一定会遭人嫉恨。

这种权臣和帝王之间的博弈,自古有之,就看谁比谁能沉得住气,大白话就是看谁更能装糊涂,更不要脸了。

他站直了身体,目光微微瞟了一眼周围群臣,然后又抬头看向李承乾。

“既然陛下认同臣的奏书,那需赶快指派重臣。”

李承乾猜他这老狐狸一定会把皮球踢回来,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回应。

“朕经常领兵在外,对朝中的事宜不甚了解,赵国公为朕肱骨,有治国安邦之才,您说个人选,朕照准就是了。”

这话就有点不要脸的意思了,他们这小朝廷能用的人,就威望和能力做这个事情的就那几个人,有什么不了解的。

这时卢豆宽站了出来,他气色较之前更好,可谓红光满面,可想而知权力这药有多厉害。

“陛下,臣觉得孔学士,学富五车,在仕林中威望极高,适合这个职位。”

在场之中,能和长孙无忌争个职位的,孔颖达确实算一个,但没执政经历让他差了一丝,说白了就是光有学问没有实践经验。

不过这也让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外戚集团,立刻就急了,毕竟这个位置断不能让出去。

褚遂良没有丝毫犹豫,飞快起身。

“陛下,赵国公官至三司,无论威望和能力都更适合才对。”

李承乾心中微微叹了口气,其实这场景自己也猜到了。

但真简单还是头疼,他和李世民其实是有本质区别,其威望太强后因此就算经历这些事,后方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自己不同,这些重臣虽跟随自己,但自己威望并不能完全压服他们,所以得小心翼翼。

想到此处,微微握了握拳头,还是火炮太少,要是现在马上弄出来几百门,天下必震。

突然莞尔一笑,自己这好像有点火力不足恐惧症。

众人看他突然笑了一下,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互相对视。

“咳咳。”李承乾正了正神色:“孔学士确实是个人选,但赵国公也合适。”

这时孔颖达站起身,拱了拱手:“陛下,老朽岁数大了,恐不能胜任,还是让赵国公负责此事吧。”

这让在场之人无不心中大震,难道学士集团也投向长孙无忌了

李承乾更是如此,目光疑惑,以自己对孔颖达的了解,他绝不会投向任何一方,而且也不会参与党争。

但事已至此,也就这样,而且自己本身也想将这个位置给长孙无忌,不过是不能轻轻松松就给而已。

现在属于外戚集团自己出来举荐,倒也合了自己意。

“诸位,还有提议吗没有的话事情就定了。”

短暂沉默后,众人齐齐起身拱手。

“我等遵旨。”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虽然得到职位,但也吃了个小暗亏。

接下来,便是小朝廷这一阵的盈收了,众人将写好的奏折吩咐递上。

翻阅完后,李承乾心是拔凉拔凉的,原本觉得依靠卖盐、造纸足够养活部队。

但现在仗的规模是越打越大,已经开始影响商道了。

再加上自己率军在外都是就地补给,并没耗费太多粮草,

但坏在,侯君集可带着大军在草原东跑西颠的,还没弄到什么战利品。

特别是现在入冬,需要给大军添置冬衣,这可是笔大的开销。

要不是在长安抢劫了一番,现在已经难以为继了。

没办法,打仗这种事自古以来就是最烧钱的,以一隅之地能养活这么多部队,已经算是奇迹了。

高士廉起身说道:“陛下,奏折您看完了,等迁都完后,咱们可能就难以为继了。”说着苦笑一声:“这个冬天怕是不好过了。”

李承乾也叹了口气,但心中不是特别发愁,穿越者能被钱困死吗

现在有时间,督造火炮之余,完全可以疯狂种田,什么香皂、白酒、玻璃器皿多造一些,总能换出钱来。

“无妨,这事朕心中有数,十日后差不多就能有结果。”

众人听到这话,心中自然不信,不过也有所期盼,毕竟李承乾有过诸多发明,这次弄不好还能继续创造奇迹。

“臣等告退。”说完众人急匆匆的各自离开,毕竟他们初到太原还有一堆事等着处理。

待众人全部离开后,李承乾不由诧异的‘咦’了一声。

“孔师您有事”

当即走下御座,近距离一看,他不由心中一凉。

孔颖达虽面容清癯,但气色向来不错,如今却有些惨白。

“没事,臣有些话想和陛下说。”

李承乾暂压下心中诧异,执了师礼。

“孔师请坐,朕聆听教诲。”

孔颖达坐好后,微微扶了扶长须,目光沉静如渊,一身儒雅之气不怒自威。

“今日为师,有个问题想问你。”

“孔师请说。”

“陛下既登大宝,当行王道以安天下,然非常之时,亦需辅以霸道。昔孟子曰:'以德行仁者王',然《春秋》之义,亦不废刑名。愿陛下效法三代圣王,怀柔远人,威服四夷。”

“在你看来,如何行王道,又如何行霸道”

这老头是考自己来了,但李承乾自年幼开蒙,苦读圣贤书,因此根本难不倒他。

在大厅走走了几步,目光清澈,声音坚定。

“《孟子梁惠王》篇。行王道者,当如文王发政施仁,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谨庠序之教,申孝悌之义。”

“至于霸道,朕以为,非是苛政,而明法令以正纲纪,严军伍以慑不臣,譬如秋霜肃百草,终是为护春苗生长。”

自己这回答算是非常完美,正当他一脸骄傲准备迎接夸奖。

孔颖达却微微起身,脸上满是不悦之色,明显对这回答极为不满意。

“哼!陛下,此言全是空话,并不是使大唐威慑天下之道!”

说着缓步走到大厅门口,手指上方御座。

“为师今日便告诉你,何为王道,何为霸道。”

“王道者,对下,安抚黎民,对外,如敌国敢有任何异动,绝不姑息,必毁其宗庙,灭其种姓。”

“霸道者,对内,当以律法,使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如帝国有任何异动,毁其宗庙,灭其种性,犁地三尺!使其再无复燃之可能。”

这番话,让李承乾有点惊着了,这老头这么狠吗这老头,合着谁得罪大唐就得给其灭了,蚯蚓都得劈两半

但瞬间就平复下心情,他知道历史上孔颖达和李世民有一场,王、霸之辩。

最后李世民秉持‘王道理想’孔颖达则秉持王霸杂用。

说白了,就是孔颖达不满李世民对周围胡人太过宽仁,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早晚会出问题。

李承乾微微拱手,一副受教模样。

“孔师此言,朕铭记在心。”

孔颖达微微叹了口气,身上威严气场又弱了不少,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小老头。

“陛下,这是为师给你上的最后一课了,三日后为师就要动身前往洛阳邀学子辩经!”

李承乾愣了一下,这兵荒马乱的,好好的跑去辩什么经啊

正要出言劝阻,却被孔颖达打断。

“为师此去,要辩的是‘天下后继’何为长、何为贤、何为爱。”

说完他剧烈的咳嗽起来,随之脸色惨白无比,地上一滴血点甚为显眼。

“这...孔师。”李承乾瞬间就明白,这老头是知道命不久矣了,要用最后时间,为自己搏名。

想明白后,眼眶微微有些湿润,声音微微有些哽咽。

儒家有云‘朝闻道夕可死’既然恩师在生命尽头时有要追求的东西,自己断不该阻拦。

深深鞠了一躬:“弟子多谢孔师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