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
【因其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且开创了“仁宗盛治”,后世人常将他与汉文帝、唐太宗等人相提并论。】
【他是一位极具特色且在后世享有极高声誉的皇帝,堪称儒家士大夫心目中“仁君”的典范。】
“来了!”
“果然是仁宗!”
天幕下,苏轼精神一振,十分高兴地说道。
在他二十多岁时,宋仁宗就已经驾崩,如今已有三十余年。
可惜了,若是仁宗再多活二十年,他的命运也不至于这么坎坷,大宋的未来也会更加光明吧?
【赵祯,初名赵受益,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生母是身份低微的李宸妃。】
【因前任皇子全部夭折,他的出生引起了举国欢庆。】
【宋真宗因其宠爱刘皇后且担心皇子安危,便命赵祯由刘皇后抚养,对外宣称是刘皇后所生。】
【这段隐秘的宫闱往事,后来被民间艺术加工成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 “狸猫换太子”,】
【1018年,宋真宗下诏,立时年九岁的赵受益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1022年,宋真宗驾崩,年仅12岁的赵祯即位,即宋仁宗,】
【由于赵祯还年幼,便由刘太后垂帘听政,长达11年。】
【刘太后是一位精明干练的政治家,她基本延续了真宗后期的政策,重用王曾、吕夷简等大臣,保证了政权平稳过渡。】
【史载她“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
【在此期间,宋仁宗接受儒家经典教育,养成了谦逊、宽厚的性格。】
【他虽为皇帝,但大权掌握在刘太后手中。】
“这位刘太后倒也算可以。”
秦始皇嬴政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南宋的刘太后,倒是和西汉的窦太后有些相似之处,都是喜欢掌控权力且有能力,算是一位贤后吧!
【1033年,刘太后病逝,24岁的赵祯开始真正亲政。】
【他迅速纠正了刘太后时期的一些逾制行为,并展现出一位仁德之君的风范。】
【宽厚仁爱,这是宋仁宗最突出的标签。】
【某夜,他饥饿想喝碗热羊肉汤,但恐形成定例导致御厨夜夜宰杀,于是忍饿到天明。】
【他对大臣的谏言极为宽容,最着名的例子是谏官包拯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唾沫星子都溅到他脸上,他一面擦脸一面接受建议,丝毫没有怪罪。】
(包拯后面会盘点,十大清官)
【赵祯慎用刑罚,多次要求复核死刑案件,唯恐错杀无辜。】
【他生活简朴,衣物饮食不求奢华,并多次下令削减宫廷开支。】
【他善于用人,其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堪称“名臣天团”。】
【文治集团有: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包拯、文彦博等人。】
(司马光这个人不行,就不提了)
【武将代表有狄青、曹玮】
【文学巨匠苏轼、苏辙、曾巩等均在仁宗朝中举入仕。】
【后面博主会重点讲讲嘉佑二年科举龙虎榜。】
“好一个人才济济,好一个文化繁荣!”
宋太祖赵匡胤看到这里,一拍大腿,连声叫好道。
虽然赵祯不是他的血脉,但是能够成为后世之人夸赞的明君,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他非常希望宋朝多来几个这样的明君,可惜只有这么一个宋仁宗。
【1043年,北宋“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日益严重,对外战争接连失利。】
【宋仁宗任命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改革,核心是《答手诏条陈十事》,旨在整顿吏治、富民强兵。】
【但是,改革触动了庞大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仅一年后,宋仁宗在压力下动摇,范仲淹等人被贬,新政失败,但它是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西夏李元昊称帝后,宋朝和西夏爆发连续战争,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战役中,宋军屡遭惨败,】
【长期战争使双方国力透支,1044年,宋夏达成 “庆历和议” 。】
【李元昊取消帝号,向宋朝称臣,宋朝则每年赐予西夏“岁赐”,以经济代价换取了西部边境的和平。】
【1047年,王则领导的士兵和农民起义,虽很快被平定,但暴露了社会底层存在的深刻矛盾。】
“此人太过仁德,不够强硬!”
“难以成为开疆扩土的大成就帝王!”
汉武帝刘彻目光锐利,直接点出了宋仁宗赵祯的缺点和不足。
赵祯自己想要变法,结果到一半退缩服软了。
这不是害了那些为他冲锋的忠臣?
说到底,宋仁宗还是心太软,缺乏霸气和自信。
换做是他刘彻,早就杀的人头滚滚了!
朕要变法改革,谁敢阻拦?
【宋仁宗时代,是华夏历史上文化科技的巅峰期之一。】
【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指南针已广泛应用于航海。火药配方得到改进,开始用于军事。】
【欧阳修等人发起古文运动,晏殊、柳永的词作风靡一时。】
【1063年,也就是嘉佑八年三月,54岁的赵祯病逝于东京汴梁。】
【他的离世,引发了罕见的、发自民间的巨大悲痛。】
【《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
【甚至连辽国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也抓住宋朝使者的手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并下令为仁宗建衣冠冢,世代祭奠。】
【赵祯的庙号为“仁宗”,葬于永昭陵,“仁”是对其一生功绩和品德最精准的概括。】
“难怪可以与朕相提并论!”
“这宋仁宗赢得了民心啊!”
唐太宗李世民目光深邃,感慨万千地说道。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是他执政的信念,同时也是他用来警示自己的标语。
他认为只有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可和尊敬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汉文帝做到了,他李世民做到了,宋仁宗赵祯也做到了!
所以他们才会成为后世之人心中尊崇的仁君和明君。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才是最高明的统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