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等。”吴玉坤叫住他,“告诉行动队的人,行动一定要谨慎,76号的特务狡猾得很,我们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尽量在不引起轰动的情况下,破坏他们的抓捕计划。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冲突,一定要以保护学生的安全为首要任务。”

“明白!”小张重重地点了点头,快步走了出去。

吴玉坤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依旧繁华的南京路,眼神变得坚定起来。76号想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残害爱国学生,破坏抗日力量,她绝不会让他们得逞。上海滩的暗战虽然残酷,但只要他们还在,只要还有爱国志士在坚持,胜利的希望就不会熄灭。

她拿起桌上的派克钢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宣日会,76号阴谋,速救学生。”随后,她将纸条折好,放进一个秘密的信封里,准备通过秘密渠道发给重庆总部,向戴老板汇报这一情况。

与此同时,76号总部里,李士群正坐在办公室里,听着王启年的汇报。

“主任,宣日会已经招募了一百多名学生,其中二十多个重点怀疑对象已经被我们监视起来了,随时可以动手抓捕。”王启年恭敬地说道。

李士群是76号的副主任,身材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一丝阴鸷的笑容。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慢悠悠地说道:“很好,王启年,这件事你办得不错。不过,不要急着动手,再观察几天,等我们摸清了这些学生背后的关系网,再一网打尽,争取把他们的上线也一起抓出来。”

“是,主任英明。”王启年谄媚地笑道。

“另外,密切关注军统和中统的动向。”李士群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军统的猫头鹰小组虽然被我们端了,但上海站肯定还有残余势力。中统那边,白头翁小组被破获后,实力大损,群龙无首,正是我们趁机打压他们的好时机。不要让他们坏了我们的好事。”

“属下明白,已经派人监视军统和中统的据点了,一旦有异常,立刻汇报。”王启年回道。

李士群满意地点了点头:“去吧,继续盯着宣日会的事,有任何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王启年躬身退下后,李士群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他知道,上海滩的谍战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但他有信心,凭借76号的实力,一定能在这场暗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上海滩真正的主宰。

而此刻的吴玉坤,还不知道76号已经改变了计划,准备将学生和他们的上线一网打尽。一场更加残酷的较量,即将在上海滩拉开序幕。

三、中统残云

与德盛洋行的紧张忙碌不同,位于公共租界一条僻静小巷里的中统上海站据点,却是一片死气沉沉。

这是一栋两层的石库门房子,外面看起来与普通的民宅无异,门口挂着一个“张记杂货铺”的招牌,作为掩护。走进屋里,一楼是杂乱的杂货铺,二楼则是中统上海站的办公地点。

此刻,二楼的房间里,七八名中统情报员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一个个无精打采,眼神黯淡。桌上放着几个空酒瓶和一堆烟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酒精和烟草混合的难闻气味。

白头翁小组被破获的阴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白头翁小组是中统上海站的核心小组,负责搜集日军和76号的情报,成员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情报员。可就在一个月前,白头翁小组的据点被76号的特务突袭,全组八名成员,除了一名情报员侥幸逃脱外,其余七人全部被捕。被捕的情报员遭到了76号特务的严刑拷打,最终有三人不堪折磨,叛变投敌,供出了中统上海站的多个秘密联络点和二十多名情报员的身份。

上海法租界的每条街巷。吴玉坤坐在书房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八仙桌上的青瓷茶杯,杯壁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心底,让她纷乱的思绪稍稍沉淀。窗外的霓虹灯在雨雾中晕开一片暧昧的光晕,映得她鬓边的银丝格外刺眼——这位中统上海区的老牌特工,今夜注定无眠。

桌上摊着几份卷宗,最上面的一页写着“76号诱捕学生案”,字迹被她反复摩挲得有些模糊。三天前,静安寺路圣约翰大学的地下联络员传来消息,学校里十余名爱国学生突然失踪,一同消失的还有沪江大学、震旦大学的几位进步青年。起初众人以为是学生们自发组织游行被巡捕房抓捕,可后续调查却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汪伪特工总部76号。

“吴姐,这是最新的调查结果。”行动科长吴忆梅推门而入,一身黑色短打衬得她身形愈发利落,脸上还带着夜奔的寒气。她将一叠照片和口供放在桌上,声音压得极低,“我们的人混进76号监狱外围,拍到了这些,还有个看守被我们策反,吐了不少实话。”

吴玉坤拿起照片,借着昏黄的台灯仔细翻看。照片上是76号后院的牢房,铁栅栏后挤满了年轻的身影,他们穿着单薄的学生装,脸上满是惊恐与倔强。其中一张照片里,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被绑在刑架上,后背血肉模糊,显然刚受过鞭刑,可他嘴角却还挂着不屈的血迹。吴玉坤的手微微颤抖,这些孩子最大的不过二十出头,本该在课堂上读书写字,如今却身陷魔窟。

“76号的手段越来越卑劣了。”吴忆梅咬着牙,语气里满是愤慨,“他们伪装成‘抗日救亡团体’,在学校里散布谣言,说军统和中统已经放弃上海,只有跟着他们才能真正抗日。那些学生一腔热血,哪里分得清真假,就这么被哄骗着进了76号。”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进去之后就由不得他们了。听话的,被逼着填投名状,要么加入76号做文书工作,要么跟着他们学侦查、暗杀;不听话的,每天都要受鞭刑,有的还被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更恶毒的是,他们从听话的学生里挑了二十多个机灵的,专门训练情报搜集,准备让他们回学校潜伏,接触进步师生,趁机打入我们和军统的内部。”

“狼子野心!”吴玉坤猛地拍了下桌子,茶杯里的水溅了出来,“这些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76号不仅要毁了他们的前途,还要把他们变成刺向我们的尖刀。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吴忆梅点点头,眼神坚定:“我已经安排人手盯着76号的动向,他们的训练基地在极司菲尔路的一处洋房里,戒备森严。不过现在最紧迫的不是救人,而是揭穿他们的阴谋——还有更多学生不知道真相,还在被76号的人蛊惑。”

吴玉坤沉吟片刻,指尖在桌上轻轻敲击:“你说得对。救人需要周密部署,可阻止更多学生上当刻不容缓。这样,你立刻派人分头联系各大学校的地下党组织和进步老师,把76号的卑劣行径如实告知,让他们在学生中做好宣传,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告诉他们,76号所谓的‘抗日’全是骗局,他们不过是日本人的走狗,专门残害同胞、破坏抗日统一战线。那些失踪的学生现在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证据。另外,让联络员们注意安全,76号的眼线遍布各校,千万别暴露身份。”

“明白。”吴忆梅应声,正要转身离开,却被吴玉坤叫住。

“忆梅,”吴玉坤看着她,眼神里满是凝重,“这件事一定要办得隐秘且迅速。76号的行动科科长陈恭澎狡猾得很,我们稍有不慎,不仅救不了学生,还会让更多同志陷入危险。必要时,可以联系军统上海区的人,这件事上,我们和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吴忆梅颔首:“我知道了,我会让手下人小心行事,也会试着和军统那边接触。”

送走吴忆梅,吴玉坤重新坐回桌前,拿起那张戴眼镜男生的照片。她想起自己的儿子,和照片上的学生年纪相仿,此刻正在重庆读书。如果不是山河破碎,这些孩子本该拥有同样安稳的人生。她缓缓闭上眼睛,心中默念:孩子们,再等等,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救你们出来。

接下来的三天,上海各大高校里悄然掀起了一场“反诱捕”运动。中统的地下联络员们乔装成学生、老师,甚至校工,在课堂间隙、图书馆、宿舍里悄悄传递消息。他们带来了76号诱捕学生的证据,讲述了牢房里的惨状,那些被蛊惑的学生如梦初醒,纷纷放弃了加入“伪救亡团体”的念头。

圣约翰大学的张教授是知名的爱国学者,他在课堂上借古讽今,隐晦地提醒学生们:“如今时局动荡,各路势力鱼龙混杂,诸位求学之余,更要明辨是非,切勿被奸人利用,沦为历史的罪人。”课后,他又单独约谈了几位思想活跃的学生,把76号的阴谋和盘托出,让他们在同学中做好宣传。

沪江大学的学生李明原本已经填了76号的报名表,得知真相后,他又惊又怒,当即把报名表撕得粉碎。他找到中统联络员,主动要求加入地下工作,想用自己的方式弥补过错:“我差点就成了汉奸的帮凶,现在我想做点什么,哪怕是帮着传递消息也好。”

吴忆梅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各校的反馈,看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认清76号的真面目,她稍稍松了口气。可76号监狱里的学生还没救出来,潜伏训练还在继续,这场战斗远未结束。她正准备向吴玉坤汇报情况,却接到了一个紧急通知——中统总部派来的新站长即将抵达上海,所有骨干成员需前往法租界霞飞路的秘密据点开会。

霞飞路的一处洋楼里,窗帘紧闭,空气中弥漫着雪茄和咖啡的混合气味。吴玉坤、吴忆梅等中统上海区的核心成员早已等候在此,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自从前任站长因叛徒出卖牺牲后,上海区群龙无首,各项工作进展缓慢,这次新站长的到来,无疑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众人暗自揣测着未来的工作方向。

下午三点,房门被推开,一个身着中山装、面容刚毅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约莫四十岁年纪,眼神锐利如鹰,扫视全场时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身后跟着两名保镖,一看就是身手不凡的精锐。

“诸位,我是新任上海区站长沈啸川。”男人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几分川蜀口音,“从今天起,由我负责上海区的所有工作。过去一段时间,辛苦大家了。”

沈啸川走到主位坐下,拿起桌上的卷宗翻了翻,最先看到的就是76号诱捕学生案的材料。他看得很仔细,眉头渐渐皱起,看完后把卷宗放在桌上,看向吴玉坤:“吴科长,这件事你怎么看?”

吴玉坤站起身,从容应答:“沈站长,76号诱捕学生一事性质恶劣,不仅残害爱国青年,还企图培养卧底打入我们内部。目前我们已经采取行动,派人前往各校揭穿他们的阴谋,阻止了更多学生上当。但监狱里的学生还需尽快营救,否则恐有性命之忧。”

“嗯,做得及时。”沈啸川点点头,语气中带着赞许,“76号由李士群、丁默邨把持,背后有日本人撑腰,行事肆无忌惮。他们抓学生,一来是为了扩充势力,二来是想破坏我们的后备力量,用心极其险恶。”

他看向众人,继续说道:“不过营救行动不能急于求成。76号戒备森严,外围有日军巡逻,内部有上千名特工,硬闯无异于以卵击石。我们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找到他们的薄弱环节,一击即中。”

行动科副科长赵刚站起身,他是个身材魁梧的北方汉子,性格火爆:“站长,我觉得可以趁夜突袭监狱,我们挑选几十名精锐,乔装成日军,混进去救人。76号的人向来怕日本人,说不定能蒙混过关。”

“不行。”吴忆梅立刻反驳,“76号和日军往来密切,很多守卫都认识日军军官,乔装很容易暴露。而且监狱里关押的不止学生,还有我们不少同志和军统的人,一旦突袭失败,他们都会受到牵连。”

赵刚不服气:“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学生们受苦吧?再拖下去,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被折磨致死。”

“我没说不救,而是要选对方法。”吴忆梅据理力争,“我们已经策反了一个看守,不如从他那里入手,了解监狱的换班时间、守卫分布,再找机会里应外合。另外,76号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李士群和丁默邨面和心不和,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制造混乱,为营救创造机会。”

沈啸川静静地听着两人争论,没有插话。等他们说完,他看向吴玉坤:“吴科长,你的意见呢?”

吴玉坤沉吟道:“忆梅说得有道理,贸然行动风险太大。我认为当前有三件事要做:第一,继续加强对各校的宣传,彻底粉碎76号的潜伏计划;第二,深入调查76号的内部矛盾和监狱布防,寻找营救良机;第三,联系军统上海区,争取合作。76号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联合起来才能形成更大的力量。”

“联合军统?”赵刚皱起眉头,“他们和我们向来不和,之前好几次行动都因为互相提防而失败,这次他们会愿意合作吗?”

“愿意不愿意,总要试试。”吴玉坤说道,“这次的事不仅关乎我们的利益,也关乎军统的安全。76号培养的卧底同样会针对他们,他们没有理由拒绝合作。而且,多一份力量,营救成功的概率就大一分,那些学生不能再等了。”

沈啸川点点头,对吴玉坤的提议表示赞同:“吴科长说得对,国难当头,不能再计较派系之争。我会让联络科尽快联系军统上海区负责人,提议联合行动。至于营救计划,就由吴科长和吴忆梅负责制定,务必详细周全,确保万无一失。”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另外,76号的行动越来越猖獗,除了诱捕学生,最近还破坏了我们好几个联络点。从今天起,所有人都要提高警惕,严格遵守保密条例,避免再次出现叛徒。行动科要加大对76号特工的打击力度,针对他们的暗杀、绑架行动进行反击,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是!”众人齐声应道。

沈啸川拿起另一份卷宗,上面记录着日军近期在上海的物资运输情况:“还有一件事,日军下个月将从吴淞口运一批军火到南京,支援华中战场。这批军火对前线战事影响很大,我们必须想办法截获或炸毁。这件事就交给赵副科长负责,你带人侦查清楚运输路线、时间和守卫情况,制定详细的破坏计划。”

赵刚精神一振,立刻应声:“请站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众人围绕当前的局势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建议。沈啸川思路清晰,决策果断,很快就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让原本有些涣散的人心重新凝聚起来。

散会时,天已经蒙蒙亮。吴玉坤和吴忆梅走在霞飞路的街头,晨雾还未散去,路灯在雾气中留下昏黄的光影。

“沈站长看起来是个靠谱的人,有他坐镇,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应该会顺利一些。”吴忆梅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

吴玉坤点点头:“沈站长经验丰富,决策果断,是个能干事的人。不过76号势力庞大,日本人又在背后撑腰,我们的路还很长,不能掉以轻心。”

她看向东方泛起的鱼肚白,眼神坚定:“营救学生的计划要尽快制定,还有和军统的联络也要抓紧。我们多努力一分,那些孩子就多一分希望。76号欠我们的,欠那些学生的,总有一天要连本带利讨回来。”

吴忆梅用力点头,握紧了拳头。晨风吹起她们的衣角,两人的身影在薄雾中逐渐远去,朝着充满危险却又承载着希望的方向前行。

与此同时,76号总部的审讯室里,李士群正看着手下送来的报告,脸上露出阴狠的笑容。报告上写着,虽然有部分学生识破了他们的计谋,但仍有不少人在源源不断地加入,潜伏训练也进展顺利。

“丁主任,你看,中统和军统也不过如此。”李士群看向坐在对面的丁默邨,语气中带着得意,“用几个学生就能搅得他们不得安宁,等我们的卧底全部潜伏到位,就能把他们的老巢一锅端了。”

丁默邨端着茶杯,眼神闪烁:“李主任,还是小心为妙。中统新来了个站长,听说很有手段,而且我们的监狱里有个看守最近形迹可疑,说不定已经被他们策反了。”

“策反又如何?”李士群不屑地笑了,“76号固若金汤,就算他们知道了情况,也未必能救得出人。再说,那些学生里,已经有几个被我们彻底驯服了,很快就能派上用场。”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训练的学生,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等这些棋子发挥作用,上海就是我们的天下了。到时候,无论是中统、军统,还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都得听我们的摆布。”

窗外的阳光刺眼,却照不进审讯室里的阴暗角落。上海的街头,一边是歌舞升平的假象,一边是暗流涌动的危机。中统的新计划已经启动,76号的阴谋还在继续,一场围绕着爱国学生、潜伏卧底、派系合作的谍战大戏,正在这座孤岛城市里徐徐展开。而吴玉坤和吴忆梅知道,她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难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