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好诗才。”
玄净天清冷的声音打破寂静:
“不过贫道听闻,武功臻至化境者,言出法随。
方才荷花齐放,可是公子所为?”
杨过但笑不语,将玉杯中的果酒倾入池中。
酒液落处,竟有锦鲤跃出水面,衔走一片漂浮的花瓣。
这般玄妙手段,让在座众女皆露惊容。
“雕虫小技罢了。”
他转头看向女帝:
“听闻幻音坊的荷塘月色乃凤翔一绝,可惜今夜有雨。”
众人抬头望去,晴空万里并无降雨之象。
女帝正要开口,忽见杨过指尖在茶杯上一叩。
清脆声响中,水榭四周渐渐泛起薄雾,阳光在雾中晕开七彩光晕,将满池荷花笼罩在朦胧幻境里。
“这是......”妙成天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月白裙裾在光晕中泛出珍珠般色泽。
“海市蜃楼。”
杨过轻拂衣袖,雾气变幻间竟映出夜月荷塘的景致:
“既然等不到今夜,便造一个幻境又何妨?”
女帝望着雾中月影,忽然想起幼时读过的《列子》。
书中记载郑人学幻,三年后能存亡自在。
而眼前这人举手投足间,已近乎道。
赏荷宴至黄昏方散。
当最后一道夕照掠过水榭时,杨过忽然对女帝道:
“东南方三里外有株百年菩提,女帝若有兴致,明日卯时可来观日出。”
待众人离去后,女帝独坐水榭。
池中并蒂莲在暮色中轻轻摇曳。
她反复回味着今日种种,忽然发现杨过坐过的石凳上,不知何时多了个竹编的蜻蜓,翅膀上还带着露水。
而此刻杨过已回到客院。
他站在窗前望着东南方向,识海中神石发出温润的光芒。
今日赏荷宴上小试神通,对此界法则的感应又清晰了几分。
“差不多该开始了。”他对着夜空轻语,指尖一缕金芒没入云层。
...........
又是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幻音坊那处精致的花园内,依旧是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凉亭中,杨过正与女帝以及妙成天、梵音天、广目天、玄净天、多闻天、阳炎天这六位圣姬一同品茶闲聊。
几位女子今日的装扮依旧赏心悦目,各具风姿。
女帝身着一袭湖蓝色暗花绫罗长裙。
裙摆以银线绣着繁复的云纹,将她曼妙高挑的身姿衬托得既高贵又带着一丝清冷,腰肢纤细,体态婀娜。
妙成天是一身樱草色绣折枝玉兰的襦裙,温婉可人,描绘出她匀称柔美的身体线条。
梵音天依旧是便于行动的绛紫色劲装,彰显其矫健挺拔、充满力量感的身姿。
广目天穿着海棠红缕金百蝶穿花对襟宫装,将她那前凸后翘、曲线惊人的沙漏形身材展现得淋漓尽致,行动间风情万种。
玄净天还是那身月白色道袍,洁净无瑕,衬得她身姿清瘦颀长,气质出尘。
多闻天身着沉香色缠枝莲纹长裙,知性沉稳,身形匀称健美。
阳炎天则是一身杏子黄撒花短袄配同色百褶裙,活泼俏皮,充满青春活力。
众人围坐,言笑晏晏。
阳炎天正叽叽喳喳地说着坊内新排演的一支舞曲的趣事,广目天不时插科打诨,引得众人阵阵轻笑。
妙成天娴熟地烹茶、分茶,动作优雅。
梵音天虽不多言,但目光也会随着话题流转。玄净天静静聆听,偶尔嘴角微扬。
多闻天则与杨过讨论着一本古籍中的典故,相谈甚欢。
杨过坐于其中,神色从容,时而点评几句,时而说些奇闻轶事。
他见识广博,言语风趣,总能恰到好处地接上话题,让气氛始终融洽愉快。
然而,这般闲适的时光对女帝而言并非总是常态。
作为幻音坊之主和岐国的实际掌控者。
她身负重任,每日都有处理不完的事务。
无论是幻音坊的内部运转、各方势力的情报分析,还是岐国的军政要务、民生经济,都需要她最终定夺。
杨过有几次在花园、书房外,或是她临时处理公务的偏厅。
看到她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文书之后,秀眉微蹙,指尖或轻敲桌面,或揉着太阳穴,显然是在思考棘手难题。
有时,女帝会陷入对某些政务的茫然不解之中。
例如如何平衡藩镇间的利益,如何筹措赈灾钱粮而不伤及国力,如何应对周边势力的试探与挑衅等等。
这些难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她难以决断。
每当这种时候,在一旁看似随意翻阅书卷或是欣赏风景的杨过,便会不易察觉地、看似无意地提点上一两句。
他或许会借古喻今,讲述一个前朝类似案例的得失。
或许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剖析问题的核心矛盾。
或许会提出一种看似大胆却极具可行性的解决思路。
他的话语从不直接给出答案,却如同拨云见日,总能瞬间点醒陷入思维困境的女帝,让她豁然开朗,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之后,女帝便越发感觉不可思议。
杨过所展现出的,绝不仅仅是武力超群或者学识渊博,而是对人心、对局势、对治国方略有一种近乎洞彻本质的深刻理解。
她开始主动放下一些身段,经常在遇到难以决断的困难政务时,以请教或探讨的口吻询问杨过的看法。
从吏治整顿到军备改良,从商贸发展到农耕水利,甚至是一些奇巧技艺的运用,她都有所涉猎地询问。
杨过对此当然不会吝啬。
他虽无意直接插手此界事务,但女帝等人对他有收留之恩,些许指点无伤大雅。
他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高屋建瓴的见解。
他的观点常常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局限,带着一种宏观与长远的眼光,让女帝和偶尔在场的几位圣姬听得目瞪口呆,继而陷入深深的思索。
女帝和几大圣姬越来越感觉杨过此人简直不可思议,仿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一个全能的奇才。
他的各种见解和观点,无论是关于武学、政务、经济、民生,还是她们闻所未闻的格物之理、天地奥妙。
都让她们感到惊叹绝世,前所未闻,甚至有种旷古烁今的感觉。
她们对杨过展现出的近乎全能的才能感到无比的震惊。
这一日,在处理完一批紧急政务后,女帝与妙成天在花园水榭中小憩。
妙成天看着不远处正与玄净天讨论星象的杨过。
他挺拔的身姿在阳光下仿佛笼罩着一层光晕。
妙成天凑近女帝,她温婉婀娜的身姿微微前倾,在女帝耳边低声细语,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钦佩与一丝急切:
“女帝大人,杨公子乃不世之奇才,文韬武略,见识深远,皆远超我等想象。
此等经天纬地之才,若是能留在我们岐国,尽心辅佐,必定能使岐国摆脱如今困境,日益强盛。
甚至……成为天下瞩目的强盛之王国。”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郑重:
“属下觉得,我们应当尽力拉拢公子,若能为我们所用自是最好。
即便不能,也万万不能让他加入通文馆、玄冥教等其他势力,否则后患无穷。”
女帝闻言,目光深邃地望向杨过的方向,绝美的脸上神色凝重。
她轻轻点了点头,朱唇微启,声音低沉而带着决断:
“你所言,正是本帝心中所思。
杨过之才,确实堪称旷世,千年难遇。”
她回想起这些天杨过看似随意却每每切中要害的提点。
那日赏荷宴上神乎其技的手段,以及他平日流露出的那种俯瞰众生、洞悉世情的雍容气度,心中不禁凛然。
“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让本帝越来越觉得此人的深不可测与……恐怖之处。
与之相比,我们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似乎在他眼中都易如反掌。
此人,万万不可与之为敌,只可倾力交好。”
她也在心中飞速思索着如何拉拢杨过。
金银珠宝?
恐怕他看不上。
权势地位?
以应该的能力,若真有意,何处不可得?
美色……女帝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身边几位风姿绰约的圣姬。
以及水中倒映出的自己绝美的容颜和曼妙的身段,心中微微一叹,似他这般人物,恐怕也未必会为此所动。
但无论如何,必须要尝试,就算不能让他真心归附,也绝不能交恶,维持良好的关系是底线。
她更不敢想象,若是杨过这样的人物加入了通文馆或玄冥教。
甚至……那个神秘的不良人组织,对如今本就艰难的幻音坊和岐国来说。
那简直是雪上加霜,甚至是灭顶之灾。
杨过何等人物,女帝和几位圣姬那点心思,他自然早就看出了一些端倪。
她们眼中时而闪过的惊叹、探究,以及那份想要靠近却又带着一丝敬畏的复杂情绪,他都清晰地感受得到。
对此,他只是心中了然,面上却依旧云淡风轻,笑而不语,既不点破,也不回应。
在杨过心中,无论如何,女帝她们都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在自己初临此界、昏迷不醒时提供了庇护和照料。
于情于理,若她们有所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且不违背自身原则的情况下,适当出手相助,也并无不可。
这既是对恩情的回报,也是结下一份善缘。
况且,他杨过来到此界,也并非只是为了过家家、体验异界风情而已。
他身负人皇命格,胸怀四海,一统天下,终结乱世,建立不世之功业,方是他的最终目的。
这幻音坊,这岐国,或许可以成为他了解此界、乃至布局未来的一个起点。
不过,这些深藏于心的宏图大志与算计。
在时机成熟之前,他是绝不会轻易表露出来的。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女帝看着俊逸非凡、气度从容的杨过。
开始明里暗里地说着一些话,话语中带着试探与拉拢之意。
时而感慨岐国人才凋零,急需大才辅佐。
时而描绘若能得遇贤才,共图大业的愿景。
时而试探杨过对如今天下大势的看法,以及对各方势力的评价。
然而,杨过的回答总是那般滴水不漏,既展现了自己的见识,又不留下任何承诺的把柄。
他或是以超然的姿态点评各方优劣,仿佛置身事外。
或是将话题引向更宏大的天地哲理,不着痕迹地避开具体归属问题。
或是以一句“在下闲云野鹤惯了,暂无出世之念”轻轻带过。
他的言辞温和而坚定,让女帝既欣赏其才,又深感无从下手,心中那份想要将其留下的念头,却也因此愈发强烈起来。
凉亭中,茶香袅袅,言笑依旧,但那无形的试探与博弈,却已在悄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