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果然不出朱雄英所料,过了八月十五没多久,朱标就准备在朝堂上宣布这件事儿,由于事前他已经找到了八部的官员提及了此事,反对声音基本没有。

于是,在奉天殿大殿上,面对文武群臣,朱标公布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父皇鸿业,抚临万方。然疆域广袤,边腹相隔,道途艰阻,货殖不通,讯息难达,实为民生之弊;边疆各族心向王化,却苦无便捷之途亲近中原,未能共享太平之福,朕心深以为念。

窃思铁路之制,铁轨为基,蒸汽为载,可越山川、通险隘,一日千里,便民利国。

兹特立“轨通部”,为正二品衙门,与吏、户、礼、兵、刑、工、农、宝司八部并列,直对朕躬,受内阁、都察院协同监督。其权责如下:

一曰规划轨网…八曰…其官制设尚书…

朕命尔轨通部官员,当以仁为本、以实为要:规划必求利民,勿劳民伤财;招募必求公允,勿欺边疆之民;教化必求诚心,勿徒具形式;监察必求严明,勿容私弊。期尔等以铁路通全国,以仁政融各族,使天下同轨、四海同心,仰副父皇托付,俯慰万民期盼。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福宝高亢的声音,在奉天殿中回荡,确保每一位官员,都听清了这道旨意。

近些年来,大明新增加的部门多了,每一个都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增加了许多官员岗位。

如今,铁路的便利,以及带来的巨大收益,已经深入人心,凡是见识过,坐过火车的人都知道,铁路必将成为国家命脉。

所以,这次成立轨通部,并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他们只是关注,这轨通尚书,到底是由谁来担任?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权柄,等调动的资源可谓是数不胜数,当成为九部当中,紧要的存在。

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这个部门立功的机会很多,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

圣旨发布之后,便有人提起来这个事儿了,只见人群之中,出来一人,正是吏部尚书詹徽,他捋了捋胡子,躬身说道:“陛下,轨通部既以成立,不知,其尚书由谁来担任?”

他目前虽然是吏部尚书,可他却没有权利,任命一部尚书,这种高官必须是皇帝亲自任命才可以。

他这话一说出来,群臣心里都激荡的很,都觉得,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更进一步。

要是自己的上司升了,是不是他空的那个位子就是自己的了?而那些卡在侍郎位置的人,都心里期盼,这位置能不能落在自己的头上。

以至于,他们都没注意到,人群中有个老和尚苦着个脸。

朱标坐在宝座上,威仪不已,轻咳一声,下方众人立即肃立,他说道:“此事,朕已经有了人选了,宣旨吧!”

他说着,从御案上,拿起来一卷圣旨。福宝上前恭恭敬敬的接过,打开朗声道:“太子詹事府詹事姚广孝,上前听旨!”

群臣皆哗然,啊?竟然是这个和尚?他有什么本事,能担任这个职位?就凭他脑袋上没毛,不服啊不服。

特别是哪些侍郎级别的正三品官员,纷纷对着姚广孝怒目而视,仿佛是在说,你一个秃驴,让你站在朝堂上,已经是优待了,现在还想爬到我们头上。

姚广孝是何等人?他察觉到这些不善的目光后,也是觉得无语,你们以为我想当这个尚书?老衲我真不想当,你们有能耐就将这位置抢过去,老衲送给你们,可惜哦,你们没有老衲的本事。

朱雄英看着姚广孝出列,老是觉得姚广孝穿朝服有些别扭,可能是平时见他穿僧衣见多了,总有一种老姚是混进来的感觉。

“臣,姚广孝,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子詹事府詹事姚广孝,智识宏深,才猷卓异,久侍东宫,恪勤匪懈,谋断兼优,深得朕心。

今轨通部初立,总领全国铁路规划修建、资源统筹及民族融和重责,非老成干练、通达时务者不足以当此任。

特擢尔为轨通部尚书,正二品,总掌部务,协调各方,务使铁路兴修有序,各族和睦相融。尔其益殚忠忱,勉修厥职,不负朕之简任。”

福宝宣读完圣旨,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下来,圣旨上的话,对姚广孝可是不吝赞美。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姚广孝身上。姚广孝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跪地,接过圣旨,朗声道:“臣,领旨谢恩!”

朱标看着姚广孝,眼中满是信任,开口说道:“姚爱卿,轨通部责任重大,朕将这副重担交予你,望你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姚广孝恭敬地磕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我大明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然而,台下的官员们却依旧议论纷纷。那些原本觊觎轨通尚书之位的官员,心中满是不甘与嫉妒。

其中一位侍郎模样的官员,忍不住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轨通部事务繁杂,关乎国家命脉,姚大人毕竟是出家人,恐难以服众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朱标眉头一皱,还未等他开口,姚广孝便微微一笑,上前一步说道:

“这位大人,我虽不才,但经史子集,儒佛道科无一不通。晓钢铁机械之理,知山川河流之工,不知是哪位不服?”

那侍郎被姚广孝说得哑口无言,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想了半天,只能承认这货有两把刷子,退了下去!

你们可以说老姚懒,但是不能说他菜。

朱标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姚爱卿说得有理。朕用人只看才华与能力,不论出身。从今往后,尔等都要全力配合姚爱卿的工作,不得有丝毫懈怠。”

众官员纷纷跪地,齐声道:“臣等遵旨!”

散朝之后,姚广孝走出奉天殿,很多官员都跑来贺喜,毕竟是一部尚书,位列二品,得陛下青睐,又是东宫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