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鹏飞、栋哲和筱婷三人到服装厂搞学习,黄玲忙,宋莹就来当“学习后勤部部长”,不仅不要工资,还提供优质的食品与小灶服务。
今年,黄玲都特别忙,她让李一鸣着重建仓囤货,怕被人关注到,就在各地安排人拿私营执照,然后再分散购买。
买到李一鸣都开始心慌。
他忍不住问:“姨,买这么多,要是以后某样产品大批制售,那可能有些麻烦。”
黄玲笑笑:“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很快会迎来物价上涨,所以别急。”
听她这么说,李一鸣就放了心,按照黄玲制定的计划接着工作。
楚望海成立了一家名叫“达晟”的私营货运公司,由黄玲出资他来经营。
他去福建弄了三辆大小不一的货车就跑了起来,除了各厂的外地送货业务,还负责将各地的囤货按黄玲的策划送到指定的仓库。
他脑子好用,能很好地进行策划,看怎么省时省路程从而省油省钱。
罗昭和蒋彪从打零工倒货的二溜子成了公司的正式工,有固定工资还有出差补贴,干得那叫一个卖力。
黄玲看得出来,这两人人品不坏讲义气,而且他们外出卖货的经验,对付地痞流氓车匪路霸有一手,所以非常适合这个工作。
楚望海感叹于自己之前没有判断错,抱了黄玲的大腿,现在才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黄玲开会时,他听她黄玲说起公司的展望简直心潮澎湃,只恨自己读书少,黄玲讲的很多词都还不是太明白,但是大体意思他是听明白了。
现在,只要有时间他就学习,黄玲给了他不少书,还给书由易到难编了号让他一本本啃完,同时教了他学习、做笔记的一些方法。
他感叹道:“原来读书是这样读的啊!”
黄玲鼓励道:“你只是没有机会学,没有人教你怎么学,不然,以你的智商那妥妥的学霸!”
“读大学好啊!只是我没有机会了。”楚望海家里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就出来干活了。
“什么没有机会,读大学是为了学知识,不上大学难道就不能学知识?知识用起来转化为生产力再转化为资本才有意义,否则读再多书也是空的,你就是会用的、能转化的那种人。”黄玲笑道。
所以在黄玲的鼓励下,他还去上了夜校。
今天楚望海也过来了,一是汇报工作,二是抱着书和笔记本来问看不明白的地方。
他从不走空趟,今天买了三箱梨带过来。
黄玲招呼孩子们出来吃梨。
孩子们很喜欢这个看起来流里流气但实际上很有趣的哥哥,围着他聊得很开心。
鹏飞一边聊一边拿过筱婷手里的水果刀开始削梨,眼神示意她等着就好。
他削好一个给黄玲,再削一个宋莹,第三个给筱婷,当他准备再削时,就见栋哲和楚望海已经就皮啃上了。
他放下水果刀,也开始就皮啃。
宋莹撞了撞黄玲:
“哎,你觉不觉得林栋哲和筱婷怪怪的,该不会又闹别扭了吧!反正筱婷对鹏飞那感觉不一样。”
黄玲啃着梨答道:“能一样吗?鹏飞有血缘关系啊!筱婷从来也没把栋哲当哥看,现在都大了,自然有些不同了。”
“哦,也好,这他们三个一起长大的,总觉得就和亲兄妹一样,嗯,也还是应该有一点不一样的。”宋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两人不约而同地望向那四人。
筱婷一侧脸找东西,栋哲就递了擦手的纸过去,筱婷自然地接过去擦手。
她一抬头张望,栋哲就朝一个方向抬抬下巴,猫在那里窝着,筱婷就跑过去逗猫。
“看吧,虽然不是亲哥,但这从小一起长大的默契是真的,抬抬屁股就知道对方拉的......”黄玲后半话没有说出来,宋莹白她一眼,她就收回去了。
确实,自从大年初二,栋哲从苏州跑到常州来送萝卜糕给筱婷吃以后,筱婷的心境确实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使得原来的浓雾渐被吹散了一些。
栋哲看她的眼神也有变化,想必和她一样。
但是两人又都格外清醒,所以努力维持着现在的状态。
最重要的是,这个学期已经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东想西想了,能像现在这样慢慢吃完一个梨,去撸一撸猫的时间都不多。
黄阿姨说过,智商是基本,勤奋是关键。
所以,没多大会儿,三人已经重新进入了学习状态。
窗外是黄玲专门为他们种植的小树,此时正漾着浓浓春意。
一中高三教室外是大树,所以高三的教室一直阴凉无比。
筱婷从课桌前直起身体,她的眼睛有些干涩于是抬头望向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嫩芽儿在朝露夕阳的滋养下已经长成了绿叶。
不知不觉,五月已经到来。
下个星期就要进行预考,独木桥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过得了这关才能去闯高考那座独木桥。
筱婷虽有信心,但有时也有点慌张,慌的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两位。
这几天,她也感觉出了鹏飞与栋哲的慌张,两人中午吃饭时都不再说说笑笑,一同吃饭的几个学生也是如此,有些人甚至开始向筱婷请教题目。
晚上放学,周怀熠开车来接三个孩子,并且按顺序把栋哲和鹏飞送回家,既安全,路上三个孩子还能休息休息。
每天,他都会准备些有趣的事情和孩子们分享,他知道,高三这个学期太过枯燥了。
年前,他终于把副字儿去掉了,周局的工作更忙,但是他日日如此,风雨无阻。
栋哲先到,宋莹在路口等着,怀里经常抱着热腾腾的食物,小笼包、煮玉米、小油饼......尽量换着花样来。
车窗一打开,她就把食物递给筱婷和鹏飞,这才让他们离开。
接着是鹏飞,等在路口的是庄桦林,现在由向东去接朱秀玉,庄桦林在家里等着鹏飞。
一周,庄桦林会煮几次滋补的汤水,趁着这个时候拿给筱婷。
最后,周怀熠才带着筱婷回家。
虽然开车转一圈,筱婷会晚十分钟到家,但是这十分钟她感受到的温暖是任何人都未曾感受过的,她觉得弥足珍贵。
多年后,她仍记得高考前的这段时间,记得车里的欢笑,车窗摇下来时迎上来的一张张温柔笑脸。
蝉鸣响起后的一天,三人迎来了预考放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