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448章 突袭江夏,孙策你回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8章 突袭江夏,孙策你回来!

八月的南方,细雨绵绵,仿佛无尽的珠帘,大别山南麓的山脉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自两军进驻山区以来,已过去一月有余,他们熬过了最为艰难的雨季,终于盼来了进攻的消息。

“子柔(张绣字)!”

在山麓的一座小城外,一支数万人的骑兵队伍如一股白色的洪流,整齐划一地自山谷中涌出。

这支骑兵全部骑着白色的战马,身姿矫健。

骑士们身穿匠人手工打造的轻甲,闪烁着寒光,配备着长枪和弓弩,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他们是绝对的精锐。

任何一个辽东人都能一眼认出,这正是北方军的白马义从。

只见赵云一马当先,站在城外,面向张绣,再次高声喊道:

“子柔,且准备一下,即刻出城!”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山间回荡。

说罢,他便下令大军驻守城外,严阵以待。

没过多久,张绣所率领的一支重甲骑兵出城,与赵云的军队汇合。

“子龙,且快些出发,主公命我等突袭江夏,还是越快越好!”

张绣的声音中透着兴奋,在这小城防备江东一月,他早已按捺不住,如今有了机会一展身手,自然是迫不及待。

“好,我等现在便带兵前去。”

赵云也不多言,他翻身上马,冲向南方。

他的身后,白马义从如影随形,马蹄声响彻山谷,要踏碎这片天地。

两人按照随军文士提前划定好的位置,分兵两路。

行军路线如两把利剑,直插江夏。

一路所遇小城,能攻克的便迅速击破,不能攻克的则立刻绕道而行。

不出三日,他们便兵临长江。

面前的江水宽广无垠,一望无际,横向绵延十多公里,毋庸置疑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即使将整个江夏城填入江中,也显得绰绰有余。

江夏城原本位于江北,自江东进驻以来,大批江夏百姓被迁移至江南,扩建了南方的武昌一城。

两城环江而建,互为犄角,与襄樊相似,形成了南北两城控制江水的完整防御体系。

此时的江夏城内,驻守着张昭、孙权等人,更有孙奔、朱治两位江东虎将防守,构成了整个江夏方向的骨干力量。

只因为江夏位于江北,也是因此,突袭才方便展开。

城外,两支精锐骑兵自北方疾驰而来,将城市紧紧包围。

城内,数万精锐守军与百姓们紧密配合,张开民望护盾,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松懈。

转瞬间,只见一白袍小将,单骑上前。

他身披银甲,手持长枪,英姿飒爽,在城外高声叫喊:

“江东鼠辈,只会躲在这城内苟延残喘,谁敢出城与我一战!”

那声音如同惊雷,响彻云霄,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叫喊者自是赵云,这位临战斗将,每次出战前的叫阵,都成了保留节目。

然而,江夏城中却并未有人回应。赵云不禁心生疑惑,眉头微皱,继续高声叫骂:

“我南征前,主公曾言江东无将,我本对此心存质疑,楚天辽阔,怎会无猛将呢?如今看来,这江东果然无将,江夏重镇,竟然连敢于出城之辈都没有吗?难道你们都被我一将吓的龟缩不出?”

赵云的叫骂声在城外回荡,然而城内依旧一片寂静。

相比起张飞那如雷贯耳的叫骂,赵云的话语少了一些攻击性,多了几分文明与谦逊。而与关羽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关羽于城下,只需一个轻蔑的眼神,骄傲的抬眸,便能让守军火冒三丈。相比之下,赵云的挑衅手段就显得有些逊色了。

城内无人回应,赵云也不觉得无趣,他转身回到军队中,与张绣对视一眼,便带着两军展开云气,准备冲锋。

首先是一股汹涌的白潮怒涛般涌出,遮蔽了整座江夏城池。

无数的箭矢,铺天盖地地朝向城外的民望护盾进行饱和打击。

那箭矢如密雨般倾泻而下,连绵不绝,仿佛没有尽头。

一连数个小时,箭矢疯狂地消耗着,没有片刻停歇。

接着,西凉铁骑如狂风席卷而来。

狂沙卷起,土石凝聚,伴随着骑兵们的冲锋,西凉铁骑化身为多支精锐骑兵。

那凝聚的土石形成了一座座巨大的攻城锤,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对准江夏城狠狠地冲撞过去。

“轰!”

“轰!”

“轰!”

一声声巨响震耳欲聋,那锋锐的数百攻城锤从四面八方包围城池,不断地朝着城墙冲撞。

每一次撞击都地动山摇,城墙在这股巨大的冲击力下摇摇欲坠,民望护盾也剧烈地波动着,仿佛随时都可能破裂。

在张绣的精心安排下,大军调动配合得天衣无缝,近乎在同一时间,一致地朝着城墙发起了冲锋。

数百重锤子环城冲锋,在一瞬间,力度达到了巅峰,江夏小城在这股恐怖的力量面前,不堪一击,摇摇欲坠。

相比起来,攻势竟比白马义从还要猛烈许多。

神话三国中,民望出现,让很多的云梯,攻城锤,投石机,都没有了效果,更多的便是骑兵步兵的直接冲锋,围城包围。

其中,具装重骑势大力沉,对于民兵消耗更大,而轻骑兵多配备远程攻击手段,机动性更强。

一场攻城战,从简单的围绕城墙,城内外士兵的残酷厮杀,变成了围城军武将调动的云气,与守城军文士调动的民望相互抗衡的结果。

如此激烈的对抗,江夏城内,张昭面色凝重,作为一流文士,他守城手段颇多,作为江东的地域性文士,守卫江夏更是有无数加成。

然则,此时面对辽东骑兵的冲锋,还是不由的感受到了压力。

城外,具装骑兵冲杀而来,每一次冲撞都犹如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头,让他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

他瞪大眼睛,看着那如钢铁洪流般的骑兵,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

如果两支骑兵这样轮番消耗下去,他绝对撑不了多少天。

目光转向身旁焦急的孙权,只见孙权眉头紧锁,满脸忧虑。

张昭忍不住叹息一声,喃喃自语道:“我本以为,南阳城能够抵挡住辽东十万精锐的围攻,其本身的进攻能力应该不会太强。可现在看来,还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作为一名强大的文士,张昭深知守城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对此他一直很自信。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告诉他,江夏城绝对不可能像南阳城那样长期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