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刚穿越就被贵妃娘娘逼入绝境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草原来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永和宫出来,叶云只觉得身心俱疲。

应付这后宫的女人,真是比指挥千军万马还要累人。

刚回到靖西王府,换下朝服,潘贵便低声走了进来。

“王爷,府外有人求见,自称是大宛女王陛下的密使。”

叶云眉梢一挑。

乌雅的人?

这么快就到洛城了?

“带他去书房,确保无人察觉。”

“是。”

这次草原之行,潘贵在叶云的举荐下,由于赫赫军功,升任正四品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总管整个北镇抚司。

因此,潘贵对叶云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连大皇子那边都不再搭理。

片刻后,一个风尘仆仆,面容带着草原特有风霜的汉子被带了进来。

他穿着普通的商贾服饰,但眼神锐利,动作间透着一股精悍之气。

见到叶云,那汉子立刻单膝跪地,动作标准而有力。

“大宛使者,参见靖西王。”

“起来说话。”叶云示意他起身。

密使站起,从怀中取出一封用特殊蜡封的信件,双手奉上。

“此乃女王陛下密信,请王爷御览。”

叶云接过,拆开细看。

信是乌雅亲笔所写,先是汇报了草原的最新动向。

匈利可汗病亡的消息已彻底传开,正如叶云所料,突厥各部为争夺那分裂后的小汗国主导权,已经打得不可开交。

昔日强大的突厥王庭,如今已是四分五裂,内耗严重。

这正是叶云当初分割策略想要达到的效果。

接着,乌雅提到了新的威胁。

西凉王和吐蕃赞普那两个墙头草,在确认突厥彻底衰落后,心思又活络起来。

他们似乎按捺不住,开始试探性地蚕食原属于突厥,如今却无人有力掌控的边缘地带。

乌雅询问叶云,大宛是否应该趁此机会出兵,抢占一些地盘,以壮大自身。

信的最后,笔锋一转,不再是公事公办的语气。

乌雅隐晦地提到了岐山城的月色,还有叶云离开时的背影,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思念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

叶云看完信,嘴角微微一笑。

这草原上的风云,倒是比洛城这些弯弯绕绕直接得多。

匈利一死,群龙无首,内斗是必然的。

西凉和吐蕃那两个老狐狸,果然是闻着血腥味就凑上来的鬣狗。

至于乌雅,一向聪明伶俐,机智果断。

这次既想抓住机会扩张,又怕行差踏错,还得问过他的意见。

当然,那点女儿家的心思,也藏得不算太深。

他放下信,看向密使。

“女王的意思,本王明白了。”

“你回去告诉女王,让她稍安勿躁。”

“突厥内乱,正是我大宁乐于见到的局面,不必急于插手,让他们自己先消耗一阵。”

“至于西凉和吐蕃……”

叶云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那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他们的使者现在还在洛城等着本王发落呢。”

“跳梁小丑而已,本王自有处置。”

“大宛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固自身,整合叶云汗国划分给她们的力量,训练兵马,积蓄实力。”

“告诉女王,待时机成熟,属于她的,一分都不会少。”

“另外……”叶云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

“告诉她,洛城的事务繁杂,但本王……一切安好,勿念。”

密使认真记下每一个字,眼中流露出敬畏。

这位靖西王,身在千里之外的洛城,却仿佛能洞悉草原上的一切风吹草动,谈笑间便决定了各方势力的命运。

“属下明白,一定将王爷的话原封不动带到。”

“此行辛苦,去账房领些赏钱,好好生休整一番再回去。”

“谢王爷恩典!”密使再次行礼,恭敬地退了出去。

书房内只剩下叶云一人。

他拿起乌雅的信,又看了一遍,指尖轻轻拂过信纸末尾那几句带着温度的字句。

比起洛城这潭深不见底的浑水,草原上的恩怨情仇,倒是显得简单直接。

乌雅和阿依娜……她们在岐山城,应该也正望着同一个月亮吧。

他微微摇头,将信纸小心收好。

儿女情长固然令人心动,但眼下,洛城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皇后、柔妃、宜妃,还有那两个明争暗斗的皇子,以及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

他这个新晋的太子太傅,就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才刚刚扩散。

想要在这漩涡中站稳脚跟,甚至更进一步,还需要步步为营。

西凉和吐蕃那两个使者,也该晾得差不多了。

叶云嘴角噙着一丝冷笑,是时候去见见他们,敲打敲打这两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墙头草了。

他将乌雅的密信仔细收好,指尖残留着信纸的触感,仿佛还带着岐山城那美艳女王的浓厚思念。

静坐片刻,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理清,最终眼神一定。

洛城这盘棋,才是眼下最需步步为营的战场。

叶云让人喊来潘贵。

“王爷有何吩咐?”

“去府衙,把西凉和吐蕃的使者带过来。”叶云淡淡道。

“让他们在本王府中的偏厅候着。”

“是。”

潘贵应声退下,脚步轻快。

他知道,王爷晾了那两个使者这么多天,现在终于要见他们了。

靖西王府的偏厅,布置华贵却不失威严。

两名衣着华贵,却面带憔悴之色的中年男子正襟危坐,如坐针毡。

正是西凉王派来的使者通普,以及吐蕃赞普派来的使者桑结。

他们已经在洛城待了些时日,最初的惶恐过后,被安排在驿馆,好吃好喝供着,却迟迟见不到靖西王。

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比直接打骂更让人煎熬。

尤其是听到靖西王大破突厥,受封太子太傅,威望如日中天,而他们却如同弃子般被扔在偏厅等候召见,心中的不安更是达到了顶点。

厅内的香炉燃着上好的檀香。

但在他们闻来,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熏得他们头晕脑胀。

通普忍不住低声对桑结道:“你说……靖西王王爷,会不会真的要……”

他没敢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桑结脸色凝重,他是吐蕃赞普的心腹,见惯了大风大浪,此刻额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稍安勿躁。我们带来了足够的诚意,想必靖西王……”

他的话还没说完,厅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两人立刻噤声,猛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皱的衣袍,紧张地望向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