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兽雕被切割成薄薄的几块,最终被打磨成十块镜片,组装成了五个单筒望远镜。
其实如果按照镜片的厚薄度来算,那个兽雕切割出三十片绰绰有余,但古代切割的技术不行,只能将其大致分为几块,然后慢慢靠人工磨掉多余的部分,制作成想要的形状,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材料。
但古人的技艺之精湛,是周粥不得不佩服的。
就像华夏建国初期那些手工打磨原子弹和飞船零件的工人一样,没有国外那些先进的机床,全凭手工,就打磨出了精度非常高的零件。
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的角度需要配合起来调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但凡打磨时手稍微重一点,这块镜片说不定就废了。
可切割出来的水晶打磨出来,只损坏了一片,多出来的那一片被保存起来备用。
城墙上,望眼镜正式亮相,许多人都过来体验。
“爹爹,爹爹,让我瞧瞧!快让我瞧瞧!”
小豆丁李秀儿仰着头,抓着李三刀的手在他脚边蹦跶着,李三刀则是拿着一把造型简谱的望远镜观察江对岸。
浔江距离幸福城有几公里,过去他们在墙上只能隐约看见江对岸的情况,除非是人直接走到江边显眼的位置,否则他们是分辨不出来的,就算分辨出来,也是靠轮廓和对人类的熟悉程度分辨,而非肉眼。
像是一些到江边饮水的小动物,身边若是稍微多点杂草,他们根本发现不了。
而现在,不说能看清那边的一草一木,但江岸边吃草的野兔他们都能看个大概。
几公里的距离,够人走好久了,有了这个东西,他们就能提前很长时间观测到敌人的动向,随后让村子做出相对的准备。
李三刀又看了一会儿,这才搭理脚边的女儿。
他单手将女儿抱了起来,另一只手则是给她扶着望远镜,道:“爹爹帮你拿着,你看就行。左边眼睛闭上,只睁开右眼。”
“哦!”李秀儿乖乖地应声。
前段时间他才出了趟远门,到广州把交趾出兵的消息通知到镇南军,结果回来后没陪李秀儿几天,瑶人族长就把前朝遗藏的消息告诉了周粥,他又带队出去将前朝皇室准备的物资运输回来,前前后后几个月的时间这件事才彻底收尾。
这次望远镜做出来,除了村子里的干部,周粥还让郑文昭安排人把村学里的孩子全部都带过来一起体验科学的力量。
古代成年人思想已经定型,但孩子不一样,他们还可以学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不定能把现在的科学技术托举到一个周粥成长所在的那条时间线所无法触及的更高程度。
幸福村的干部们都体验结束之后,就轮到孩子们了。
孩子数量有点多,望远镜数量少,每个人分配到的时间并不算多,但让所有人都体验完,也接近花了半个时辰。
小孩子们脑子里有许多神奇的想法,他们关注的点各有不同,相同的是每个人都显得意犹未尽,还想再多看看。
可惜望远镜并不是他们的玩具,除非什么时候这东西在幸福村开始普及,他们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望远镜。
而现在,很可能是他们成年之前的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体验。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叽叽喳喳,讨论着与望远镜有关的话题。
一个小孩道:“姑娘说这个望远镜还不是最好的望远镜,最好的望远镜甚至能够看见星星的模样,我以后就要造这种望远镜,看清星星的模样,然后把星星摘下来当玩具!”
另一个反驳他:“你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吧!咱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球,那些星星跟我们生活的地方一样,也是一个球,只是因为离得远了,所以看起来才小,你根本没有办法把星星摘下来。”
那个小孩不服气:“你才没认真听讲呢!星星有大有小,像话本里所说的天外陨铁其实就是星星的碎片。只要能够看清星星的模样,我把它摘下来只是迟早的事。”
两个小孩吵架,其他小孩并没有被他们绕进去,而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你们造望远镜吧,我爹是村防卫,等我长大之后也要进村防部当村防卫。我爹说了,只有最优秀的村防卫才能去当哨兵,现在我已经能绕着蹴鞠场跑两圈了,等我长大之后,肯定会变得更厉害,到时你们照出来的望远镜就是给我造的!”
“我不想进村防卫,我想去养猪,我要把猪养得肥肥胖胖的,到时大家都有肉吃。”
“我喜欢吃鸡蛋,我要去养鸡!以后我要让村子里的每个人每天都能吃一个鸡蛋!”
童言童语天真烂漫,虽然也有人在争吵,但大家听着嘴角都忍不住勾了起来。
他们这么努力做什么?
不就是为了保护村子,保护大家吗?
这些孩子就是村子的未来。
而他们在这些孩子身上,已经看见了未来美好的生活。
经过讨论,最终大家决定将两个望远镜存放起来,另外三个则是放两个到幸福村外山脉中视野最好的两个哨岗处,由轮值的哨兵使用,剩下那个则是由巡逻的队伍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时间飞速流逝,转眼间幸福村已经体验到了岭南的第二个冬天。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开始大家总觉得交趾大军马上就来,觉都睡得不安稳,恨不得交趾大军第二天就兵临城下,他们出去血战一番。
可现在,逃生演习已经进行了好几次,村防卫和治安卫巡逻的时间越来越频繁,西边却没有半点消息传来,仿佛先前路过的那一批流民是他们的集体幻觉。
许多人的心都松懈下来,觉得交趾的军队可能岭西镇守的军队拦下来了,于是专心眼前的事情,护城河已经开凿了大半。
但很多事情并不从人愿,就在一个太阳还算温暖的中午,急促的鸟哨响起,第二声,第三声……最终是铜锣敲响。
交趾的大军来了。
哨岗第一时间由他人顶替,而最先发现情况不对劲的哨兵则是快马加鞭回到村子禀报。
官道上,乌泱泱全是交趾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