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呐,原来不管东郭牙是姜姓还是姬姓,管仲都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东西!)
(这一招我不得不说,简直太厉害了!如果东郭牙是姜姓东郭牙,管仲就等于用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权力,换取了他的军权,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我要是东郭牙,我都不想拒绝,而对管仲来说,军权更重要啊,这tnd就叫双赢啊!)
(对呀,四分之一的军权,对整个齐国来说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但齐国四分之一的军权姬姓却很重要,这是姬姓能够掌握的,也就是说王子城父能够掌控的实实在在的军队,有了这些军队,他就能把手深入齐国的军队中,这tnd才叫做朝堂争斗!)
()以前的东郭牙可能只拥有了三公九卿中九卿的权利,但管仲给他的可是三公的权力,而三公九卿中对管仲最重要的不是三公,反而是九卿,因为他要实实在在的兵权,我好像明白了古代权力斗争中所争取的利益是什么了!)
(我也知道了,三公九卿的职位各不相同,但这些权力在不同的人手中,它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丞相不需要有监察百官的权力,但一个丞相如果有了军权,那就太可怕了!)
(权谋,这他娘的才叫权谋啊!)
…………
北宋,
司马光张了张嘴,最终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他感觉自己被人狠狠的上了一课!
是的!博主无法确定,这个东郭牙是姜姓东郭牙,还是姬姓东郭牙!
但是!
博主可以通过利益分析得出,不管是姜姓东郭牙,还是姬姓东郭牙,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东郭牙当谏议大夫。
管仲才是这场利益置换最大的受益者!
他可以让管仲,在是丞相的同时,让姬姓的王子城父得到真真正正的兵权!
这就等于姬姓在齐国的实际权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周围的多数人民也都叹为观止: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朝堂争斗,这才叫做利益置换!”
“所谓的利益,所谓的权利,所谓的职能,他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有的职能你看起来不大,但对有的人却是至关重要的权利!”
“就比如说:在打贸易战的时候,制定关税税率的这个职位他就非常重要,他可能就是这场贸易战中的决定性因素。”
“但你要说制定关税税率的这个官职,在整个王朝体系中的官职到底有多大呢,他可能只是户部下面一个小官,最多不超过四品的官吏,甚至不超过五品的小官。”
“”比起那些所谓的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简直就不够格,可就是这么一个职位,在关键时期就能够影响一个王朝经济的命脉。”
这些没有进入到官场中的科举学子们,好像明白了官场里面的腥风血雨,
在文官和武官在派系和权力的争斗中,每一个官职的职能,都可能是他们攻击别人和被别人攻击的突破口。
而无数个这样位卑却权重的突破口,就形成了一张权力的大网,覆盖上了所有派系中的人。
然后交织成了整个王朝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关系。
一些科举学子们激动的直拍大腿,感觉自己看懂了以前从未看懂得波诡云谲的朝堂风云!
似乎明白了那些大人物如何相互博弈,如何举棋落子。
所谓的朝堂对弈,其实就是争取这些关键性的职位和职能。
他们就是来争夺这些关键节点上的权利!
懂了这些之后,他们觉得博主所讲的历史更能让他们用于现实的生活。
于是科举学子们纷纷呼唤,让博主接下来讲最后一个人。
看看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
大明
崇祯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原来所谓的官场争斗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他在史书上看到的什么所谓的劝谏,所谓的要纳谏,所谓的要听谁谁谁的,原来都是在扯淡!
这只是在给你讲童话!
真实的世界跟这个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也很想听听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朝堂之中所谓的房谋杜断,他们在跟李世民到底在争取什么样的权利。
而管仲和齐桓公之间到底在干些什么?
……
弹幕区中突然就讨论激烈起来了。
很多人都在讲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心得!
给别人说什么叫做啊明面上的,什么叫做真实的。
见大家对这个有兴趣,陈勇就决定好好说一说管仲向齐桓公推荐的最后一个人杰。
【咱们来看,最后一个人杰,他叫做:宾胥无!】
【要搞明白管仲的意图,】
【还是第1步, 要先确定宾胥无这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背景,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连这个人的身份来历都搞不清楚,你就不明白管仲要干什么,也不明白这个人他到底是底层还是贵族!】
【其实一听这个人的名字,你就应该知道这个人,百分之百是个贵族!】
【因为宾,这是一个姓氏中的氏,在春秋时代,他妥妥是一个大贵族的分支!】
【因为氏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种!】
【第1种就是以官职而氏!】
【因官职而得氏,很多人以为这是氏的最高级别!】
【错!】
【这就是最低级别的。】
【第2种就是因为有封地而获得氏!】
【这就是史学界说的,因地而氏!】
【有了封地才有分家的资格!】
【因为有封地,所以他的地位是比那种有只有官职的人要高一个层次,因为有封地是肯定有官职的,但是有官职不一定封地!】
【第3种就更厉害了,叫做因国而氏!】
【就是以国名而得了新的氏。】
【最典型的就是嬴秦!】
【嬴姓秦氏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他是建立了秦国之后,才从自己的主宗中分离出来的。】
【这里也说一下,嬴姓秦氏和嬴姓赵氏,他都不是他们他们嬴姓这一支的这个主脉,他们都是主脉中分出来的支脉。】
【而嬴秦是高一个层次,他是因国名得氏,而赢赵,他是因地而氏,是被分封到了赵城。】
(我去,原来,一个氏竟然有这么多门道。)
(怪不得博主说,外行根本看不懂历史,就连姓氏估计都搞不明白。)
(这他娘的真的长见识了。)
(我感觉,最后一个人的姓氏,能会有更大的瓜。)
..............
【那么宾胥无,他是来自于哪一个姓的分支呢?】
【历史学界还是有两种说法!】
【对,两种!】
【第1种说法就是来源于姜姓。】
【是的,姜姓!】
【在《左传》《春秋》《国语》,其实都提到了姜姓宾氏。】
【但是持有这种说法的是少数人,】
【大多数人认为宾氏起源于什么呢?】
【他们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神权巫祭!】
【因为根据考古发现,甲骨文中是有宾这个姓氏的!】
【他应该是在殷商时期就存在了,那么宾氏就应该有另一个主姓来源,区别于姜姓宾氏!】
【而经过了史学家翻找各种资料得出结论,这个姓氏是什么呢?】
【那就是殷商王姓,子姓的分支!】
【不错,宾氏,也有子姓宾氏!】
【如果按照子姓来说的话,那么宾胥无的身份其实就已经确定了一个更大的贵族,他是宋国的宗室!】
【也就是孔子老祖宗那一脉的先祖!】
【微子启的后裔。】
【宾胥无是没有继承宋国国君之位,然后跑到齐国来发展。】
【也就是说,不管宾胥无是上述的哪一种说法,宾胥无都是一个顶级大贵族。】
【如果是第2种的话,也就是说子姓宾氏的话,他有可能还是宋国的一位公子!】
【公子是什么,就是有资格继承宋国国君之位的继承人之一,绝对的宋国权力核心人物,他比宁戚在卫国的地位要高得多。】
【如果真是这种可能,那管仲的这所谓五杰,乐子就大了!】
【你看他都引进了多少人才?】
【第一位,宁戚,他已经确定了是卫国的宗室之人,他跟卫国国君的关系是非常近的,在卫国属于那种实权派人!姬姓人。】
【第2位,王子成父,直接就是周天子的亲儿子,这是姬姓中的扛鼎人物!】
【第3位,姬姓东郭牙,如果真是姬姓的话,那也是姬姓中曾经掌握着实在军权的厉害人物。】
【第4位,就是宾胥无,按照主流历史学观点,他是宋国的公子,对主流观点认为,他是子姓人!他没有继承宋国的国君之位,又被管仲拉过来当齐国的高官。】
【如果真按这种历史学派来分的话,管仲所推荐的5位人杰,其中4位,都是齐国最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的高位者,甚至是决策者。】
【卫国和姬姓咱们就不用说了,这基本上都跟齐国有死仇,相互弄死过对方的国君,可以说,只要有机会,就得把对方往死里干。】
【而宋国跟齐国有什么仇怨呢?】
【研究历史都知道,姜姓曾经帮助姬周灭了殷商的国!】
【姜姓何子姓这叫做,灭国之仇】
【有人就说了,宋国是叛徒,他们可能不会在意这种事,但,现实的利益,也让宋国跟齐国走向了对立面!为什么呢?】
【因为宋国就是那个背叛了商纣王的微子启建立的,而宋国也是以商业作为自己的主营产业的,他就是跟齐国争夺整个天下的市场份额,而他做生意的能力也是跟齐国旗鼓相当的!】
【齐国和宋国就是整个春秋时代最会做生意的两个诸侯国。】
【他们可是真正的竞争者,更可笑的是,齐桓公和宋国还开战了。】
【那你们现在来看一看,管仲到底在干什么?】
【相当于三公九卿的重要职位中,管仲塞进去了5个人,其中4个人有可能都是齐国的死敌的高位者。】
【你们不是整天想听权谋吗?】
【这就叫真正的权谋!】
【管仲借助着制度改革,给齐桓公推荐了一个非常先进的制度,却用这个制度给齐国塞进去了一批的敌人的高层。】
【老子曾经说过,正反相生,阴阳相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而管仲的这种做法,就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具体表现。】
【这是把权谋,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甚至让后世人都在称颂他为了齐国好,当你明白了管仲推荐的这些人的背景和身份,以及来历的时候!】
【你觉得他们在齐国生根发芽以后,还有姜姓的生存空间吗?】
【以后田氏代齐,是不是就能理解呢?】
【为什么没有人出来阻止田氏呢?】
【因为齐国的权力,早就被管仲塞进来人给蚕食的千疮百孔。】
............
ps:
以前,是不是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过历史呢?
想要听到更多,更深入的分析,更贴近于现实世界逻辑的历史,大家就点一点催更,免费的为爱发电。
等到了秦始皇的时候,绝对会对得起你们的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