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什么管仲向齐桓公推荐的五个杰出的人士,就完全不可能是底层,那时候的底层怎么可能会去当官呢?首先他就不具备当官最基础的东西叫做识文断字,连公文都处理不了,还当个屁的官!)
(这个例子不能够证明管仲的三选法选出来的是底层,只能证明管仲的三选法,选出来的全都是贵族!)
(是贵族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像博主说的那样,他把一个好的制度用成了专门给贵族,尤其是超级大贵族输送利益的专用通道,这就非常可怕了,这就是给后世开了一个最不好的头!)
(对呀,本来一个先进的思想者就用他先进的思想跪舔大贵族,这怎么想怎么恶心!)
评论区那是一阵批判,根本就没有人相信所谓的管仲重用底层,别说你重用底层了,你重用小贵族,人家都会高看你两眼!
但后世子孙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见惯了这样的事情!
甚至有的人,自己就能感受到一些人是如何向那些亲朋好友输送利益,只有傻子才相信这些屁股坐在儒家这一边的,坐在大贵族这一边的,竟然还想着心怀天下打开晋升通道?
他们是锁死晋升通道的罪魁祸首!
…………
南宋,
朱熹本来还想听着后世子孙的歌功颂德,还想着有人肯定会跟他们这些儒家人站在一起,相信管仲,相信人性之善。
可他看到的是什么?
看到的是满屏的怒骂和质疑。
而且这些怒骂和质疑都带着浓重的个人情感色彩。
朱熹的儿媳妇呵呵一笑说:
“看来阿翁你们想要骗后世子孙那是不可能的,不是所有人都像咱们大宋的底层老百姓一样,任由你们愚弄!”
“后世子孙应该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他们都是识文断字,通晓古今的存在。”
“说不定人家的学识比你们还高呢,你还想骗人家?”
“真是驴不知道脸长!”
朱熹差点直接被气成脑溢血,旁边的博学鸿儒们脸上都挂不住了。
他们没有想到朱熹跟他儿媳妇的关系竟然这么的劲爆。
这跟传言的不一样啊,
虽然朱熹家宅里面的谣言四起,但仍然无法撼动人家儒家圣贤的名头,
这就是儒家掌控话语权的可怕,
要是放在现在的话,这种谣言不管是真是假,朱熹的名声早就臭大街了。
这些鸿儒们一边看着八卦,一边跟朱熹的儿媳妇进行辩论。
他们还在极力的维护着管仲的历史形象,坦言管仲所提拔的人必定是底层老百姓!
有一个人就说了:
“咱别的不说就说这个宁戚:这能是什么大贵族呢?”
“还超级大贵族,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
“他是放牛的。”
“一个放牛的,怎么可能是大贵族呢?”
“他不但放牛,还要唱放牛歌!”
朱熹的儿媳妇翻了个白眼,很不客气的说:
“放牛的就一定是底层老百姓吗?”
“那玩蛐蛐的是不是都是地痞小流氓呢?”
“做木匠的就一定是苦哈哈的底层老百姓吗?”
“就不允许人家有一个个人的特殊爱好吗?”
“放牛,只能说明这个人闲着没事干,有了个人的小兴趣,他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一定是底层老百姓。”
嘿,我们这暴脾气!
这些博学鸿儒好像听到了天下最可笑的笑话,哪个身份高贵的人去玩蛐蛐?跟一个地痞小混混一样!
一个身份高贵的人怎么可能去做木匠呢?
这种不切实际的事情都敢拿出来说,可见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这些博学鸿儒们为了表示朱熹的儿媳妇有多么可笑,直接把他们的谈话内容发到了弹幕中!
…………
大明,
徐阶等人本来还想跟嘉靖和海瑞来一个舌战群儒。
可冷不丁的看到了天幕信息之后,他们瞬间哑火了。
虽然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人,在身份高贵的同时还要做着低贱的木工!
但一个身份高贵的人来玩蛐蛐的事,他们可是知道的!
这他娘不就是咱们大明的蛐蛐皇帝吗?
皇帝有点小爱好,那不是很大明吗?
这就是发生在他们大明自己身上的事情,这一刻徐阶他们感觉到了大明皇帝到底有多荒唐!
直接就见识到了人类的多样性,
海瑞也看得目瞪口呆,话说朱熹的儿媳妇,这才像一个正常人呀,随便举个反例子,竟然直接都实锤了!
那么,管仲时期的这些所谓的底层的五个杰出人士,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
天幕下,
除了亲自见证或者知道了大明皇帝有多么多才多艺之后,那些并不知道的贾谊,淳于越,方孝孺,司马光等人,
根本就不相信身份高贵的人去干这么不着调的事情。
还在坚持己见的认为,一个身份本来就高贵的大贵族是不可能去放牛的!
只有真正的底层才去放牛!
对于这种争论,陈勇只是叹了口气,有句话叫做背着牛头不认脏就是这样!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逻辑去认知世界,去框定别人的行为规范呢?】
【你是没有见过杀马特还是怎么滴!】
【精神小伙和精神小妹的世界你是不懂的!】
【那么咱们就先说说啊,这个宁戚,是不是超级大贵族呢?】
【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杀死比赛!】
【不管他是放牛还是种田,也不管他是搞行为艺术还是做街边的民谣传唱者。】
【宁戚,光这个名字一出来你就知道他不可能是底层,因为他有姓氏啊!】
【一个有姓氏的人他必须是大贵族!】
【那是不是顶级大贵族呢?】
【那就要看他的姓是什么!】
【他又是什么身份?】
【宁戚,就是最为标准的姬姓宁氏!】
【姬姓宁氏,他的来源是在西周早期分封到卫国的姬姓宗室,也就是姬姓宁氏和姬姓卫氏,他其实是一家人。】
【这个宁戚,他就是卫国的宗室!】
【他跟当时的卫国国君的关系,就相当于姜姓国氏和姜姓高氏,跟姜姓吕氏的关系差不多,甚至比他们的关系还要近!】
【也就是说,咱们管仲向齐桓公推荐的人其实是卫国的宗室之人!】
【你说这是不是春秋时代的顶级大贵族呢?】
【他不单单是顶级大贵族的问题,而且还是敌对势力的核心人物!】
【你让敌对势力的核心人物跑到本国担任高官,这是什么行为呢?】
【咱就不用说了,】
【而且这个官职也挺可怕的,是标准的三公九卿中的一个行政级别的!】
【他的官职就相当于后世的户部尚书。】
【咱就说,管仲到底是向这些姬姓宗族输送利益呢?还是想为齐桓公推荐人才呢?】
【是你齐国自己的人才不够用了,还是你觉得一个姬姓大的诸侯国卫国的宗室,会放弃自己的宗族家国,真心实意的帮你齐国做大做大做强呢?】
(我去我去,我虽然想到了这个宁氏是一个大贵族,但我没有想到真是顶级大贵族啊,不但是姬姓宁氏,而且还是卫国的宗室!)
(666!管仲让卫国的宗室,和卫国国君关系最近的一个人,跑到了齐国去担任高官,我只能说这算盘珠子都要崩到我脸上了!)
(我只能说这,一波足可以看到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人才的真正意图,这可以说把管仲所有的算计都写在了脸上,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这种所谓的三选法,俨然已经成为了管仲私相授受的工具而已!)
…………
南宋,
朱熹的儿媳妇掩嘴轻笑,用带着嘲讽和不屑的语气对着这些博学鸿儒们说:
“你看看,是个人都知道管仲在干什么!”
“而你们呢?却还要装傻充愣,把自己当白痴一样的骗!”
“你可不要告诉我,你们不知道宁戚是姬姓宁氏的人?”
“就连我一个小女子也明白,宁戚是卫国的宗室之人!”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姬姓宁氏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就是周武王,把自己的弟弟分封到卫国之后,他的子孙继承了姬姓宁氏!”
“第二个来源是西周晚期,卫武公的儿子被封到了宁地,才有了姬姓宁氏,不管哪个来源,人家都是妥妥的姬姓与卫国关系最近的宗族之人!”
“如果按第二个来源来算的话,姬姓宁氏从卫国宗室单独列出来的时候,还是在卫庄公时期,”
“而卫庄公是卫宣公,也就是宣将丈夫的曾爷爷!”
“如果按这么算的话,这个宁戚,他跟卫国宗室的关系就非常非常近了。”
“他估计是卫国国君的叔伯或者是子侄。”
“就这种关系,管仲也敢把敌人最为亲近的宗室之人,放到自己的齐国担任,三公九卿一个级别的重臣!”
“我真不知道管仲他是怎么想的。”
“那么诸位能不能教教我呢?”
还教你什么?
你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
当宁戚的身份摆在了所有人面前的时候,所谓的出身微寒不过是儒家的评论而已!
儒家的评论到底有多不靠谱呢?
看这件事就明白了。
一个春秋时代,一个周天子还存在的时代,周天子的宗室,东部当时最大的几个诸侯姬姓,卫国宗室之人!
竟然也能成为出身微寒之人!
如果这都算出身微寒,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穷人了!
这可是上古八大姓啊,还是上古八大姓中的姬姓,所在的时代还是在周天子存在的时代,而他们这一脉还是卫国的国君。
就这在儒家嘴里也能叫做出身微寒!
就连那些仆人和下人们都想把唾沫直接吐在朱熹的脸上,甚至有人觉得一口唾沫是滋不醒他们,那必须谁尿黄谁来!
虽然他们看到了天幕,知道了这些所谓的博学鸿儒,最喜欢欺骗人,最喜欢用评论,用儒家的观点来颠倒是非。
可他们真没有想到这一帮人竟然能干到这种程度,这就差指着皇亲国戚说人家是乞丐了!
天爷呀,怎么不一道雷把他们给劈死了,就这么张臭嘴,竟然还能成为儒家的圣贤,你能指望这张嘴里说出什么真话来了?
怪不得他们的日子是越过越苦,原来都是由这样的人来处理王朝政务,来管理所谓的民生民计!
他们的屁股已经歪成这样,嘴已经烂成了这样,还指望他们能够善待黎民百姓吗?
这些可怜的底层老百姓,终于知道了他们日子过得苦的原因!
这一刻他们真想给朱熹的饭菜里加点佐料,让他好好知道什么叫做满口喷粪!
.............
ps:
儒家评价的历史人物可怕不?
宁戚都能给你说成出身微寒。
姬姓宁氏,在春秋早期,竟然都可以领失业保险,这些人真是什么都敢说。
下一章,看看剩下的几个人,到底有什么背景,看看管仲到底在干什么。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