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659章 钟繇心忧,长安城之安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9章 钟繇心忧,长安城之安危

关中长安,高城雄峙。

侍从来往如梭,四方战报如羽箭般急递入钟繇府邸。

书案上竹简堆叠,墨痕未干皆染烽烟之色。

西境传来急报:诸葛孔明率蜀汉劲旅围困陈仓已逾三月,云梯冲车昼夜不绝,攻势如潮浪叠涌,城垣之上矢石交加,陈仓守卒虚疲,危若累卵。

东境亦传警讯:刘备御驾亲征,统大军叩击武关,魏将夏侯惇领兵拒敌,却连遭败绩武关存亡悬于一线。

大将于禁有伤未愈,亦被急调箕谷,勉力抵挡赵云所部,前线诸军皆陷苦战。

钟繇数次上书许都,请调兵马相援。

是有汇讯,可言襄樊、合淝两地亦陷苦战,无余兵可调。

当下之际,唯速练羌胡之兵,以应前线之援。

长安府内,烛火摇曳映得钟繇鬓发愈白,他枯坐案前,焦灼的等待着前线最新的战报。

“城中精锐早已尽数调往前线驰援,所余者尽是老弱残兵。若此时有敌军乘虚来犯,又凭何以抵挡?”

谋士成公英出列,抱拳献计:“要不然,请左贤王调集羌胡之军,以驻长安?”

“不可!”

钟繇念及羌胡之军往日行径,断然否决道:“胡人蛮兵未睹长安之富庶。

一旦纵其入城,非但无备御之效,恐先肆掠仓廪财货,届时长安又无精锐汉军,又何以想阻?

怕是敌兵未至,长安已先毁于自招之“援师”矣。”

“可是司隶公……”

“不必多言!胡兵只能在荒陬远壤操演,然后迅速的送到各个前线,以救前线之急,断不可令其近长安半步!”

“司隶公何须如此忧思,在末将看来,长安坚如磐石,无需忧虑。”

一旁的夏侯楙见钟繇愁眉不展,抱拳出列劝慰。

“子林将军有何高见?”

“如今陈仓虽危,却仍在我军掌控之中;箕谷有于禁将军坐镇,赵云纵勇,亦难轻易突破;武关虽遭败绩,守军仍在死战固守。只要这三处要地不失,敌军便无从绕至长安城下,长安自可高枕无忧。”

钟繇闻言,却未稍减忧色,只是轻轻叹息一声:“夏侯将军有所不知,关中之地多有隐秘小路,若敌军弃大道而走险径,绕开三处要地直扑长安,届时又当如何?”

“若要绕开三处要地直扑长安,无外乎要走两条路。”

夏侯楙走到沙盘前,双指一指:

“傥骆道虽为捷径,却早有我军重兵设卡驻守,关卡林立,箭楼高耸,敌军若敢来犯,无异于自寻死路;

至于子午道,其途蜿蜒盘曲,壁立险峻,路途长远,补给不易。

子午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纵使敌军侥幸破此关隘,沿途烽燧早已整备。一旦侦得敌踪,燧火即起,我军便可即时调兵驰援,断不令敌军得近长安之隙。司隶公但请宽心,敌军必难从险道突入!”

钟繇听他说得笃定,心中忧绪虽稍缓。

看来夏侯楙并非庸碌之将,长安守备情况,他已做到心中有数。

至于为何失去散关,或因面对赵云之锋,猝生变故之故。

再说了,那是能单骑炸曹营之人。

夏侯楙年纪轻轻,败于他手,亦情有可原。

何况,人家从赵云枪下全身而退,相较他将胜之多矣!

成公英却仍心有不安,叹息道:“但长安之忧,却远远不是堵住几个小道就能解决。”

言外之意,诸葛亮和赵云的大军才是最大的威胁。

“诸公请看!”

夏侯楙却胸有成竹,耐心讲解道:

“就算陈仓箕谷若失陷其一,其后还有司徒大人驻守武功。

武功城高池深,粮秣充足。想入我长安腹地,仍堪比登天。

就算武功失守,司徒大人仍可携兵驻守长安,届时依托长安主城,配合冯翊、扶风、蓝田、新丰等数城兵力,以攻击疲军攻城之械,而后紧闭长安城门,据坚而守,使诸葛亮望城兴叹,不战而退,以保长安无失。”

夏侯楙说得有理有据,座中诸人闻言,皆敛容颔首,先前对长安防务的忧色,亦随之渐消。

钟繇赞赏的看着夏侯楙片刻,遂取令牌递给夏侯楙,慨然道:“今长安兵甲虽未充盈,然尽数付与夏侯将军调度,老夫再无顾虑矣!”

夏侯楙接过令牌,抱拳道:“多谢司隶公!”

正此时,忽闻斥候仓皇入殿,伏地禀道:“启禀钟司隶!正南烽燧已举燧火!似有南贼得入!”

“什么?”

钟繇满面惶恐,他最担忧的事还是来了。

急忙问计于夏侯楙。

夏侯楙立观沙盘,疑曰:“正南烽燧,乃子午谷方向也,怎会来此?”

一人进言道:“将军方才非言,南贼必不从此谷来耶?”

夏侯楙笑道:“吾前谓其不从此来,是因子午谷险隘难攻。纵使其得手,我军一旦驰援,彼众必殒于谷中。今既来犯,便教其有来无回!”

而后向钟繇抱拳道:“司隶公,今烽燧已举,可知南军方过子午关,正疾趋而来。

其距长安尚有数日之程,可速调近城兵马,容末将吞兵蓝田半途邀击,以扼其进路。长安兵剩不多,不用出击,然可支粮草。另外,司隶公速请司徒派兵来援。”

“也好!”

钟繇紧张的点点头,又肃然嘱咐:“长安之安危,全系将军一身。”

夏侯楙肃然一揖,遂退而下备,片刻耽误不得。

夏侯楙所言非虚:烽燧既举,相邻燧台必次第传燃,前后相去,不逾半个时辰。

南方燧火已明,足证彼方初过子武关,断无速至之理。

若其奔袭而来,中道必疲。

趁此时机半途邀击,最易破敌。

所以,在这时候打开城门,亦是比较安全的。

长安斥候速往周遭城池引兵往蓝田集结,夏侯楙亦带亲兵和粮草车队出城,欲往蓝田屯守。

很快,真有一军驰至。

夏侯楙闻报大异,暗忖即便是调临城之兵,亦断无如此迅疾之理。

方欲诘问其所属何部,却见彼军主将厉声高呼:“杀!”

千余部众无半分迟疑,不与他交战,竟直扑长安城门!

夏侯楙睁大了眼睛,此时他麾下粮车,半数在城内,半数在城外,更有几部正缓行于护城河吊桥之上。

吊桥欲起,城门欲闭,已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