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深处,山洞幽暗。
这里与外界仿佛是两个世界,只有岩壁上几颗镶嵌的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勉强照亮了方圆数丈之地。
空气潮湿而清凉,弥漫着泥土与苔藓的气息,更有一股凝而不散的真气波动,在洞内缓缓流转。
韩牧静静站立在一旁,目光落在盘膝坐在洞中央一块平整青石上的李师婉身上。
李师婉双目紧闭,面容肃穆,周身被一层若有若无的氤氲之气所笼罩。
那是由精纯内力外放形成的护体罡气,随着她的呼吸微微波动。她正在修炼的,是玄门正宗的至高内功——先天功。
这门功法中正平和,讲究炼精化气,滋养先天一炁,最是根基稳固。
然而,韩牧敏锐地察觉到,李师婉周身飘荡的真气,虽然精纯,却隐隐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与纷乱。这细微的异状,触动了他脑海中一个存在已久的宏大构想。
那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集天下武学之大成,将普天之下各门各派最为顶尖、最为玄妙的内功心法,去芜存菁,融会贯通,合而为一!
在他的构想中,少林《易筋经》的易筋洗髓、《少阳神功》的生生不息、再加上《九阴真经》、《九阳真经》、《金刚不坏体神功》的无双防御、《全真心法》、大理段氏《六脉神剑》、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天长地久长春不老功》……若能将这些神功宝典的精义尽数汲取,剔除它们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属性冲突与行气悖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为一炉。
那么,最终诞生的,将不再仅仅是一门武功。
那或许将是一本直指大道本源,超越凡俗武学范畴,由武入道,触摸修仙门槛的无上法典!
让那些资质冠绝古今的武者,在攀登武道极致之后,能窥见一条更为广阔、更为超凡的道路,真正有机会踏入那传说中的修真之境!
这个构想如同熊熊烈火,一直在韩牧的心底燃烧。只可惜,他推演多年,总觉得还欠缺最关键的一环,一门能够调和万气、统御诸法的总纲心法。
他怀疑,那传说中的《太玄经》,或许正是这最后一块拼图。然而太玄经踪迹缥缈,至今无缘得见。
虽然没有太玄经,此刻看着眼前正努力融合多种真气的李师婉,韩牧心中那股创造的欲望再次强烈地涌动起来。
或许,可以从帮助师婉协调体内异种真气入手,先行验证一部分融合的可能性?
就在韩牧心念电转之际,异变陡生!
青石之上,李师婉身躯猛地一颤,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她周身的护体罡气剧烈波动起来,光芒明灭不定,显得极不稳定。
“呃……”一声压抑的痛哼从她喉间溢出。
李师婉只觉丹田之内,那原本温顺流转的先天功真气,像是突然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平静湖面,骤然变得狂躁起来。而更可怕的是,这股躁动如同引信,瞬间点燃了潜伏在她丹田深处的其他几股力量!
最近这十余日,在韩牧的指导下,她除了巩固本身所修的《全真心法》与家传的《青莲剑诀》真气外,更是先后尝试修炼了《北冥神功》、《小无相功》以及《天长地久长春不老功》这三门绝世奇功的入门心法。
北冥真气浩荡沛然,有容乃大;小无相真气无形无相,模拟万物;长春功真气生机勃勃,绵延悠长;再加上原本根基扎实的全真玄门真气与锋锐凌厉的青莲剑气……这五道属性各异、强弱不同的真气,本就在她丹田内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各自沿着特定的路线运转不休。
此刻,先天功真气这一“外来者”的突然失控,瞬间打破了这脆弱的平衡!
五道真气失去了约束,如同脱缰的野马,又像是决堤的洪水,在她纤细的经脉中疯狂地冲撞、窜逆!剧烈的痛楚从四肢百骸传来。
李师婉感觉自己的经脉仿佛要被生生撕裂,丹田更是如同被投入烈焰中灼烧,又似被万针穿刺!
气血翻涌,直冲喉头,一股腥甜之意涌上。李师婉咬紧牙关,拼命想要稳住心神,导气归元,但那五道暴走的真气力量太过强横,她的努力如同螳臂当车,根本无法遏制其分毫。
眼看就要压制不住,真气彻底暴走,导致经脉受损,甚至功力大减!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
一只温暖而稳定的手掌,轻轻搭在了李师婉微微颤抖的肩膀上。
韩牧甚至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这轻轻一搭。
下一刻,一股精纯无比、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包容性与统御力的真气,便如同温和而坚定的暖流,自他掌心透入李师婉的肩井穴,迅速涌入其体内。
这道真气并不如何霸道强横,却带着一种仿佛凌驾于诸气之上的奇特本质。
它沿着李师婉紊乱不堪的奇经八脉游走,所过之处,那些原本狂暴冲撞的异种真气,竟像是遇到了君王的臣子,又像是暴躁的野兽被无形的手轻柔抚平,纷纷变得温顺下来,挣扎的力度迅速减弱。
最终,这道奇异的真气长驱直入,径直进入到李师婉那如同战场般的丹田气海之中。
嗡——!
仿佛暮鼓晨钟,又似定海神针落下。
韩牧的真气在李师婉的丹田内微微震荡,散发出一股平和却不容置疑的意念。
那五道原本还在互相倾轧、试图争夺主导权的异种真气,在这股力量的震慑与调和下,竟缓缓停止了躁动,虽然依旧各自盘踞,彼此间仍有隔阂,却不再互相攻击,逐渐归于平静。
李师婉脸上痛苦的神色渐渐褪去,翻涌的气血也平复下来。
她周身体外那明灭不定的护体罡气,也重新变得稳定而柔和。
危机解除。
韩牧缓缓收回手掌,看着李师婉的气息逐渐平稳,心中却并无多少喜悦,反而升起一丝明悟与凝重。
“果然……还是不行吗?”他心中暗叹。
就连李师婉这等世间罕见的武学天赋,同时修炼数门顶尖内功,也会面临如此巨大的风险。
不同内功心法产生的真气,属性各异,运行路线乃至理念根基都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冲突。
若非他刚才及时以自身更为高阶的本源真气强行压制调和,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这更加印证了他之前的想法——简单的兼修并蓄,绝非正道。想要真正融合万法,必须找到那条能够统御诸气、化悖逆为和谐的“总纲”。
李师婉缓缓收功,周身外放的真气如同百川归海,尽数敛入体内。
她长长吁出一口浊气,慢慢睁开了双眼。那双原本清亮明澈的眸子,此刻带着一丝疲惫与心有余悸。
她转过头,看向身旁的韩牧,眼中充满了感激与后怕:“韩大哥,方才……多谢你及时出手。若非是你,我恐怕……”
她回想起刚才丹田内那如同天崩地裂般的景象,仍是心旌摇曳。
韩牧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歉意,他在李师婉对面的青石上盘膝坐下:“不必谢我。说起来,是我过于急进了。”
“短短十余日,便让你涉猎如此多种顶级内功,忽略了它们之间的排斥与你的承受极限。险些酿成大祸。”
李师婉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怪不得你。你传授给我的,无一不是旁人求之不得的绝世神功。是我自己修为不足,心境不够圆融,未能控制好这些真气,辜负了你的期望。”
韩牧看着眼前少女那倔强而认真的脸庞,心中微动。
他沉吟片刻,目光投向洞顶那嶙峋的岩石,仿佛要穿透这山石,望见那武穴乃至大道的尽头。
“这不全是你的问题。”韩牧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山洞中回荡,“不同的真气,源于不同的功法理念,各有其性,如同水火,难以相容。我在想……”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专注,带着一种探索真理的光芒。
“若是能寻得一种法门,并非简单地将这些真气强行压制共存,而是从根本上,将它们统一起来呢?”
“统一?”李师婉疑惑地重复道,这个词语在武学范畴内,显得有些陌生而宏大。
“不错,统一。”韩牧肯定地点点头,他伸出手指,一缕细微却凝练无比的真气在指尖萦绕,变幻出种种不同的气息特性,时而温润如全真心法,时而凌厉如青莲剑气,时而浩瀚如北冥神功,最终又归于一种混沌初始般的状态。
“并非让它们并列,而是让它们融合,化作一种更为本源、更为高阶的‘气’。一种可以随心所欲,衍化万般属性,却又超越万般属性的……‘先天一炁’。”
“取其神髓,去其形骸。如同百川归海,不复分辨原本是江水还是河水,唯有浩瀚之海。若能如此,不仅再无真气冲突之患,其威力与潜能,恐怕也将远超当今世上任何一门单独的内功。”
韩牧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这个想法,在他心中酝酿已久,此刻对着李师婉说出,更像是在梳理和坚定自己的道路。
李师婉怔怔地听着,美眸中异彩连连。韩牧所描绘的图景,完全超越了她对武学的传统认知,打开了一扇通往前所未有境界的大门。
她体内那些刚刚平息下来的异种真气,似乎也因这番话语而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共鸣,轻轻震颤着。
山洞内再次陷入了沉寂。但这一次的寂静,却不再只有修炼的枯燥与危险,更孕育着一种开创性的思想火花,以及对武道至高境界的无尽遐思。
韩牧盘膝而坐,目光重新落回李师婉身上,眼神变得无比专注。
他知道,前路漫漫,困难重重,但融合万法、由武入道的种子已经播下。而眼前这个天赋卓绝的少女,或许正是验证这条道路,最为合适的同行者。
“婉儿,”他轻声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休息好后……你再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