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界。
七国联军回转,气势正盛,趁着天庭无力干预,直接灭了周国,整个人间彻底成为了七国时代。
不过,人的内心中总是充满了征服的,很快,七就开始了内战。
七国各有高手能人,很快就打得如火如荼。
与此同时,齐国的稷下学宫迎来了一个身穿青衣的读书人,后面跟着一个机灵的少年。
这收徒二人,师傅不苟言笑,眼睛好像永远看着远方,看着那些遭受苦难的人们。
人们都说,这是在悲天悯人,也有人说这是在装模作样,不同的人对同一的事物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直到有一天,那双眼睛同样的眼神看着他们,他们才明白,那确实是在怜悯世人。
此时的哪些人不知道命运早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剧本,只是觉得这青衣男人装模作样的样子,有些搞笑。
而他的徒弟,就正常了许多,只是待人接物,像是个士家公子,一板一眼的样子,总是让人觉得受到了尊重。
他说这个叫做礼,后来人们也逐渐跟着他学习。
不管怎么说,这有些奇怪的师徒二人成功进入了稷下学宫,而他们在其他地方有些奇怪的行为,在这里却一点的没有让人觉得奇怪。
因为这里比这奇怪的大有人在,他们师徒二人根本不算什么。
而青衣男人,也成功凭借他丰富的知识和经历,让稷下学宫所有人拜服的称呼为虞子。
子是对有着丰富知识的集大成者的尊称,而虞子,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
对知识尊重和向往,贯穿着整个人族历史,也贯彻着每个人的血脉。
人们自然而然的尊重他,并跟着他学习,学习他们知识,她的行为,甚至他啊好,逐渐的,稷下学宫多了一批身着青衣的书生。
公元前230年,中原大地春寒料峭,秦国虎狼之师已陈兵函谷关。
随着周国的灭亡,七国开始了彼此攻伐,天庭既然失败,且无力觊觎人间,人间自当出现人皇,一统人族。
这些年,人族气运越来越强大,逼得人族疆域内巫妖绝迹,不过,巫妖留下的痕迹却依然存在,只是已经不足以影响人道大势。
秦将内史腾领十万秦军南下,剑锋直指韩国。
韩国疆域本就狭小,历经数十年割地求和,仅剩新郑周边弹丸之地。
韩王安急召群臣商议,却见朝堂上老臣咳血,少壮派噤若寒蝉。
小国有小国的生存之道,可这种生存之道,却是一次次的退让,一次次的割肉放血,导致原本不弱的韩国越来越弱小,最为关键的是,从上到下,已经没有了抵抗的意志。
当秦军的云梯搭上新郑城墙时,韩国守军竟无一人愿拉满弓弦——三年前秦国铁骑踏破宜阳时,那满城血光早已磨灭了韩人斗志。
这些年的割土求和,更是让韩国没有了一点反抗的意志,习惯,真的是一种可怕的东西,他们以为这一次也是割地求和,甚至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地图。
然而,他们却忘了,已经越来越小的韩国,满足不了秦国日益增长的胃口。
新郑城破当日,内史腾将韩王安装入囚车,连同韩国宗庙重器一并运往咸阳,韩国就此成为六国中首个覆灭的国家。
灭韩的硝烟未散,秦军旋即北上攻赵。
此时的赵国尚有名将李牧坐镇,雁门关外,他麾下的北境骑兵曾让匈奴单于望而生畏。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三十万秦军兵分三路,却在井陉关前遭遇赵军顽强抵抗。
李牧以车阵结合弓弩,构筑起铜墙铁壁,秦军连番冲锋皆铩羽而归。
嬴政闻讯,立即启用反间计,重金收买赵国宠臣郭开。
郭开在赵王迁耳边日夜诋毁,昏聩的赵王竟以“通敌”罪名赐死李牧。
赵王并非不知道李牧的重要,只是因为李牧功劳太大,征伐天庭时就功勋卓越,又有抵挡秦国三十万虎狼之师的大功,功高盖主,就在眼下。
在战场上三十万大军做不到的事情,却被人心鬼域,安排得明明白白。
三个月后,王翦的秦军如入无人之境,邯郸城头的赵字大旗轰然坠落,赵王迁被铁链锁着押往咸阳,唯有公子嘉率残部逃至代地,苟延残喘。
不知道此时的赵王是否后悔,只是后悔也已经无用,曾经英明神武的君主,也会因为忌惮麾下功高盖主而自毁长城。
燕国太子丹在咸阳为质时,亲历嬴政的暴虐,归国后便暗中筹划刺杀。
公元前227年,易水之畔,寒风卷着雪花,燕国剑圣荆轲与义士秦舞阳踏上了必死之路。
咸阳宫的大殿内,嬴政展开燕国督亢地图,图穷匕见的瞬间,整个宫殿陷入混乱。
只是荆轲虽然是人间剑圣,秦王却也不弱,最关键的是,这里是秦国都城,咸阳。
一击不成,荆轲就已经失去了机会,最终在秦国武神的攻击下命毙当场。
虽然荆轲最终失败,但这次刺杀彻底激怒了嬴政。
王翦之子王贲领二十万秦军,如怒涛般扑向燕国。
燕军在易水西岸仓促布防,却被秦军强弓劲弩射得人仰马翻。
蓟城破城那日,燕国宗室女子被充作军妓,男子沦为苦役,燕王喜仓皇逃往辽东,燕国的百年基业化作废墟。
而南方的楚国,此时正经历着最后的辉煌与悲壮。
李信率二十万秦军南下时,因轻敌冒进,被楚将项燕诱入平舆谷地。
项燕以逸待劳,楚军伏兵四起,杀得秦军丢盔弃甲,七名都尉战死沙场,这些都是经历过南天门之战的人间武神,如今却轻易的死在了这里。
嬴政听闻败讯,亲自登门请出老将王翦,倾全国之兵六十万伐楚。
王翦屯兵于天中山,与项燕对峙一年有余。
楚军求战不得,军心渐散。
公元前224年,王翦抓住楚军东撤之机,挥师掩杀,在蕲南大破楚军,项燕自刎而死。
次年,秦军攻陷寿春,楚王负刍被俘,曾经“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楚国就此灭亡。
魏国都城大梁,城墙高二十丈,护城河宽五丈,素有“天下第一坚城”之称。
公元前225年,王贲率秦军包围大梁,却遭遇魏军顽强抵抗。
强攻数月无果后,王贲心生妙计,下令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
滔滔洪水如猛兽般涌入大梁,三个月后,城墙轰然崩塌,城内百姓溺死者十之七八。
魏王跪在泥泞中开城投降,魏国八百年宗庙化为泡影。
齐国偏安东方,长期奉行“事秦谨”的国策,境内虽有稷下学宫,有人才济济,却无一统天下之心,包容宇宙之志。
齐王建昏庸无能,丞相后胜收受秦国贿赂,力劝齐王不战而降。
公元前221年,王贲率秦军从燕国南下,直逼临淄。
齐国百姓数十年未经战事,军队战斗力低下,面对秦军竟毫无还手之力。
齐王建出城投降时,临淄百姓望着空荡荡的粮仓,才惊觉多年来的安逸不过是一场虚幻的美梦。
公元前221年,咸阳城外旌旗蔽日,六国俘虏、珍宝、礼器依次排列。
嬴政头戴十二旒冕旒,身着金丝龙袍,登上高高的祭坛。
他俯瞰着匍匐在地的六国贵族,正式称帝,号“始皇帝”。
自此,分裂数百年的华夏大地终于重归一统,车同轨,书同文,一个崭新的帝国在铁血与硝烟中崛起,又一个人皇出现,而这个人皇,更有着无尽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