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米多高的一道人影,在四人合跳团中浴火重生。

枪?

那已经不能再叫作枪了。

刃长八十多厘米,杆长三米左右。

上下结合,就快要四米了。

这叫长槊,用在其手里,那叫步槊。

古时候,兵家战场,谁得一槊,那是三军瞩目的存在;谁夺一槊,那就是唱名天下的存在。

非将门望族,不可轻得。

毕竟纯手工制作,历时十余年才得一杆,哪有平民百姓用得起。

刘醒望了望自己手中的长枪,又看了看他们的槊。

耶?有点像是玩具了咧。

往手中的兵器,轻轻吹了一口气。

两米出头的长枪,见风而长,瞬间变成了相同的长槊。

他们有的,自己也要有。

只是这玩意对他来说,的确也有些粗了,拇指与食指竟然不能合拢。

这在兵器中,可是大忌啊。

毕竟,高手过招,胜负只在瞬间。

像这种极容易兵器脱手的破绽,对手是肯定不会放过的。

只是,刘醒天生叛逆,学不会弯腰。

是根兵器,他就能耍,是个生物,他就能杀。

他,就是这么的自负。

古语有云,长槊过五百,能抵千军。长槊过千,能屠一城。

这种大杀伤武器,散是一盘沙,聚是一座塔。它的杀伤威力,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却贼他娘的真实。

这种事情,正处于长槊大阵之前的刘醒,最有发言权。

按照前后合成的对比,刘醒可以将他们分成三等。

游兵<散勇<精锐<?

现在打的,就是精锐。

一步一个声音,这些穿着血红色全身铠甲的巨大士兵,组成了一个步兵方阵,动作整齐划一。

两千五百多个士兵,踩着相同的步伐,手持差不多四米的长槊,一步一步向刘醒方向推进。

这种压迫感,家人们,谁懂啊?

刘醒身体下沉,双腿开一步,前后半步,左臂贴着槊杆收于腋下,留四分之一长度在后作配重或者伸缩预备,右手自然伸直按在槊杆前端,方阵踏出一声响,抖杆就是一个圆周圈。

“嗒——呼~嗒——呼~”

“嗒嗒嗒——”

脚步声如同战鼓擂,越敲越急。

刘醒沉吸一口气,没有退后半分,气沉丹田,胯部上下浮沉如坐马鞍,左臂收紧,右臂颤抖,抖得不规则的槊尖圈已是漫天星辰倾盆而下。

点、刺、拨、打、挡、挑、甩、压、摘、劈、砍,刘醒没有试探的打算,一接触到对方的长槊,就将基础的槊法,用到了极致。

说真的,长槊,其实刘醒没有玩过,说是十八武器样样精通,实际他是将长槊当成了一种特别的长枪来使用,顶多加上了重剑的劈砍,以及杆的柔软套入了硬鞭的运用。

长槊共分四个部分:一刃、二情、三杆、四纂。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战场的重大杀器,都是不挂红缨的。

槊挡一排,后排便轻跳,手握槊杆,长度急速暴长,朝着刘醒的方向猛拍。

有的被挑起的槊刃击中,化成血红色的火焰烧通天,有的被打回来的槊杆压回原地,有的呲牙咧嘴(猜的)被刘醒的长槊带趴下。

百余根长槊一同袭来,血色的槊刃交替着寒光,刘醒顶着十二分精神,一一破解。

但是,红色士兵如同浪潮,刘醒似挡在它们之前的破浪礁石,浪花飞溅,这些血红色的士兵如同被冲散开来。

一面可挡。

但是四个面呢!?

四面八方,无数的槊刃如雨点般刺来,刘醒身形如鬼魅般在方寸之地腾挪,手中的武器上下翻飞,将这些致命的攻击一一化解。

然而,他刚刚喘了口气,还未及休息,只见一大圈槊杆如旋风般直拍而下,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地砸向他。

刘醒面色不变,双脚稳稳站定,全身肌肉紧绷,犹如钢铁一般。他深吸一口气,双臂猛然发力,硬生生地扛下了这一轮猛烈的攻击。

如果刘醒没有如此强健的体魄,没有那件百衲黑龙袍的加持,没有修炼过铁身之类的煅体防御功夫,恐怕他早已在这密集的攻击中被刺成筛子,或者被拍成肉饼了。

一对一,刘醒甚至都不屑于看这些对手一眼,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他的一合之敌。即使是一对十,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小菜一碟,轻松就能应对。

但是,当对手数量达到一百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这时候,刘醒才会稍稍正视他们一下,因为只有这样的数量,才勉强能与他相提并论。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些敌人不能以成军阵的形式,有序地存在。

否则,即使刘醒再强大,也难以抵挡如此众多敌人的围攻。

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挑战别人的生存之本,这种行为实在是太可笑了。

不过,有时候人犟起来,说什么都没用。

刘醒咬紧牙关,没空细细体会挫败感,也没有恼羞成怒,继续用着长槊对战。

捅了也就捅了,也当是被马蜂扎一下。

以他的体质,别说是死人了,就是连绿汁都没有挤出来一点。

刚开始,以技取胜,以巧建功,像这种猛挡硬扎,刘醒是不屑去做的。

但是,满屏都是血红色,利刃划过虚空、杆与杆相碰等等声音,几乎都是贴着耳朵而来,不留一点缝隙。

倘若是意志力没那么强的人,怕是早早就崩溃而亡了。

别看这次的士兵人数少了四倍之多,实则各种压力加起来,无疑是之前的几十倍。

这还是刘醒摘掉了它们的枪头,削弱了一部分的结果,要不然,实在是没办法玩了。

刘醒坚持三磨原则,一是磨炼自己的战斗意志,二是磨炼相应兵器的技巧,三是磨炼在战场上的应对。

连绵不断的攻击如同洪水泛滥将他淹没,战场上哪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

刺、扎、拍、压,四个大字,可总结这些士兵使用长槊的方法,就是这般朴素无华,却让刘醒疲于应对。

除了双方刚开始的兵刃相接时,刘醒轻松摘下上百个槊刃。其后,就一直处于挨打状态,时不时硬刚攻击,才偷偷摘下两三刃。

这点数量,对于二千五百多来说,根本就掀不起一点浪花。

他如同影视剧中,被十八铜人罗汉围殴的小瘪三。

如果他现在修炼如铁布衫,这样需要锤炼自身的硬身功夫,但是顷刻间晋至圆满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