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进了七月,下一场雨,山上就冒出不少蘑菇。小桃让明双扶着她,大家带着干粮和孩子一起上山,和老村里正的孙子狗蛋媳妇她们一起采蘑菇。小桃主要是为了教孩子认蘑菇,多知道点这些没有害处。人要在不同环境里都能活下去才叫本事。

张远家小娘子经常找机会想到小桃面前混个面熟。小桃总是淡淡地点点头就走了。水生娘在一旁冷眼看着,对小桃道:“就是别给她好脸!你都当郡守夫人了,还得照顾她面子,这郡守夫人岂不是白当了?”小桃也不好和婆母解释这小娘子怎么看怎么危险。她一直装作没当回事,就是不想引起这张家小娘子更警觉。

水生家的房子也开始砌砖了。小桃和婆母没事也在宅基地看看。砖才砌了两尺高,小桃和婆母商量道:“娘,您看我肚子里又有了个,要不我们把院子再买几亩地,扩得更大点?”

水生娘有些吃惊地看着儿媳,小声道:“都十亩地了,百十人都能住开,怎的还要扩?”

小桃笑道:“就是觉得房子后面还空了一大片,要是我们不买下来,以后别的人家买在我们屋后修一座房,也影响我们家。”

水生娘小声道:“你傻了?水生这么大的官,谁会来得罪我们,在我们房子后面修房?”

小桃笑道:“娘,没几个钱,买了您到时候想开出来种菜也行。”

水生娘一听,也就同意了。

小桃道:“明儿我去县城过地契,顺便买些东西回来。”

水生娘不赞同道:“你大着肚子,别去!要啥让春月和明双她们去就是。”

“娘,我就想出去转转,也不算太远。自己家马车,赶慢点,不会有事的。”

儿媳有身子,水生娘也不想和她争,只是叮嘱春月和明燕照顾好夫人。

第二天,小桃到了县城,去了自家新开的两家铺子看了看,特别是酒铺子生意相当不错。逛完了铺子,就去了县衙。县衙的师爷听到郡守夫人来了,赶紧去禀报县令。

千户大人小儿子——周叔给安排到文山县做县令的李县令赶紧出来迎接。小桃笑道:“好长时间不见了,李县令。”

李县令笑道:“谢夫人快请坐!以前常去您家请教谢大人策论。”

小桃笑道:“今儿啊,我就是有个宅基地要办地契。其他的就是私事。张大人家的长女也算是我侄女,和你家侄儿定了亲,我想帮着打听点事。”

李县令忙挥手让其他人下去了。小桃笑道:“就点小事,师爷听听也没事。”

李县令一听要留下师爷,看来不是侄儿亲事的事了。

小桃看其他人都下去了,才和李县令道:“我白月湾家房子左边第二家邻居换了一户,这家小娘子得罪我了,说我租子收得高,败坏我名声。我看看她娘家哪里的,我得出口气。”

师爷愣了下,没想到郡守夫人收拾个人,还亲自跑到县衙来。

李县令却是心里往下沉了沉。谢夫人绝不是要收拾个农家娘子还得挺着肚子跑县衙的人!而且一般人都是想法去巴结郡守夫人,哪有去得罪的?难道是还有人想找死?他本想让小吏去把得罪谢夫人那人的户籍材料找出来,顿了一下想到谢夫人留了师爷——师爷是他的人——那就是谢夫人不想有人传出去她在查这农妇。在这县衙都如此小心,难不成这农妇有啥来头?现在辽东的局势他自然清楚。他是周大人的人,他侄儿还愿意和张大人结亲,就是站宣王的。

李县令吩咐师爷:“你亲自去一趟,把白月湾村张远家的户籍找出来。”

小桃仔细地看了张远娘子的户籍:奇台县县丞长女——何静,流放来辽东三年半了。小桃细细地把何静娘家成员和住址也背熟了。

小桃回家给白月湾老村里正送了坛自家铺子里的酒,给桂枝公爹也送了一坛。水生娘问小桃:“这宅基地地基都铺好了还改动么?”

小桃笑道:“不用改,房子后面的圈起来就是。我们只是为了占个地盘。”有的事还是不要让婆母知道的好。

小桃去了县城没两天,明双就俯耳在小桃耳边道:“张远家小娘子去了县城。”

小桃平静道:“看她要翻啥风浪。”

水生家的门框是让木匠早做好了的。修房子的师傅多,建得非常快,赶在七月底就建好了。小桃立马安排匠人花了十来天,用石材把院子围墙砌好了。

修好小桃房子后,白月湾村就开始抢秋收了。张三哥带队出去京城卖货也回来了,把卖货的银钱和小桃给的银票全兑换成了银子,一共两万七千三百两。

小桃惊道:“怎的多出这么些来?”

张三哥小声地和东家禀报:“京城那边,辽东的山货、皮子、人参都涨价涨了两三成,特别是人参,更是涨了三成半。”

小桃知道能大量购买人参的大药铺都有背景,看来是知道往后辽东的人参去不了京城了。

小桃给了张三哥三十两赏银,又给了二十两让他去分给这次去京城的白月湾村人。小桃自己家的和周叔家的人,小桃私下一人赏了十两银子。

小桃把明双父子、水生给的有功夫的随从,还有周叔借的五人都留了下来——都是身边信得过的人。小桃低声和他们道:“旁人我不敢用,只能辛苦你们。我房子后面还留了个大院子,后院靠着山。你们想法在后院山上挖一个大地窖。地窖位置不要在院子里,挖到山里去!我的马车和你们这次用的骡车都放在后院去,用骡车把地窖里的土拉出来填后院里。地窖我要拿来放粮食。图纸我给你们。对外我就说留你们给大小姐收了稻子再走。稻子再有二十来天就熟了,所以你们时间会有些紧。”

九人都是壮劳力,第二天就抓紧时间挖山洞。挖了两天,小桃看速度太慢,给水生写信说婉宁的稻子快熟了,让他安排人来帮着收。

水生把信读了两遍。小桃一般都是雇白月湾村的人,不会特意写信叫他安排人。家里也没几个能收稻子的仆人。信上小桃把他和周叔的人都留下来收稻子——小桃不会干这种事,那就是小桃要用人办事,而且都得是自己人,她不放心雇,连新村的人她都不放心。

水生只得把自己另外得用的七人派了去白月湾。一共十五人,人多了才快起来。挖了二十五天,才勉强挖了个十五丈见方的大山洞。

水生算着婉宁稻子熟了,准备去白月湾看看闺女的稻子,还要看看小桃。

知道郡守大人去了白月湾后,王爷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也挂着稻子收成。“备马!”王爷一声令下,声音中满是急切。片刻后,他已飞身上马,带着几名亲兵疾驰出总督府。

田野渐渐出现在眼前,王爷勒住缰绳,飞身下马。里正把王爷一行人带到稻田快边。王爷站在河岸边,目之所及,是成片金黄的稻田。

秋风轻拂,稻浪翻滚,一波接着一波涌向远方。饱满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宣王缓步走近稻田,伸手轻轻抚摸着沉甸甸的稻穗,指尖传来那稻子扎手又实在的触感,心中不禁一阵激荡。

他震撼于这壮阔的景象,从未想过辽东的秋天竟有如此迷人的景致。那连绵不绝的金黄,如同京城那把椅子的颜色一样迷人。

等婉宁见到王爷来了时,惊喜得瞪大了眼。宣王看到晒得和个黑泥鳅似的小姑娘,笑着夸道:“没想到真让你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