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五百九十三章 天亮来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已经深了,李天明却没有半点儿睡意,坐在堂屋,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烟。

脑子里乱糟糟的,只要静下来,就会立刻想到那些不好的事。

“天明!”

宋晓雨披了件衣服出来,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了李天明身前。

“到底出啥事了?回来就见你心神不宁的!”

身为枕边人,李天明心里装着事,宋晓雨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往常李天明也经常会一个人想事情,但是这一次,宋晓雨明显感觉不一样。

李天明慌了!

这还是第一次,哪怕是两年前,李天明把家底交代给她的时候,都不曾这样。

“连我都不能说?”

李天明苦笑一声:“不是不能说,我是……不知道该咋说!”

说完,李天明起身去了东屋,出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今天的报纸。

“你看过就知道了!”

宋晓雨满心疑惑地接过报纸,找到头版的社论,看到上面的标题后,瞬间瞪大了眼睛。

她是个聪明的姑娘,看到这篇社论,再联系上李天明今天回来以后的反常,立刻便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天明,天亮他……”

南边的那只猴子从今年上半年就一直在不停地挑衅中国,试探中国的底线,每回挑衅过后,总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误会。

国内的报纸也曾报道过相关新闻,从报纸上的那些文字当中,就能看得出来,中国在极力保持着克制,一直在尝试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

毕竟,中国要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不能表现出攻击性。

后来网上有些键盘侠,认为面对挑衅,一开始的隐忍是怂,可他们哪里知道,那个时候,国家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大环境。

打很容易,可真的打起来,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对国家造成怎样的影响,领导们怎么能不深思熟虑。

尤其是……

北边!

可是,今天的这篇社论,从标题上就能看得出,国家已经到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程度。

李天明叹了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是军人,既然穿着那身军装,有些事就不能躲,该他上的时候……必须得上,我们李家的爷们儿,没有一个怂的!”

当年天亮要参军,李天明就在担心这件事。

后来又提了干,这一场基本上是必定会赶上的。

尽管李天明早有心理准备,可真的发生了,他哪里还冷静得了。

那可是他亲弟弟,一母同胞,血脉相连的亲弟弟。

“先别和小琪说!”

宋晓雨面色凝重的点点头。

“天明,你……别担心,天亮肯定会没事的!”

这话说出来,连她自己都安慰不了。

更别说是李天明了。

“不用操心我,我……出啥事,我都扛得住!”

既然是打仗,那就避免不了流血牺牲,当初李家的祖辈敢光着膀子和小鬼子拼命,手上拿着大刀长矛都能在血里火里的走上几遭,现在难道就没有当年的血性了?

看着李天明强撑镇定的样子,宋晓雨也不禁担心。

“别想了,快睡觉吧,你这么熬着,万一让小琪看出来咋办?”

李天明苦笑,能瞒得了一时,还能一直瞒下去,靳小琪迟早会知道的。

“回屋吧!”

躺在炕上,李天明还是没有一丁点儿睡意,他都不敢合上眼睛,只要闭眼,哪怕上辈子看过的那些战争影视剧里的画面,都会不停地在眼前晃。

一直到天快亮,李天明终于熬不住,迷迷瞪瞪的睡了一会儿。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了,全村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

李天明不敢在家待着,出门去了村支部,邮递员每天都会过来送报纸,可不能让靳小琪看见了。

“天明,你咋这时候来了?”

推开门,李学庆正和马长山说着话。

“叔,昨天的报纸呢?”

马长山忙将报纸找了出来。

“天明,又有啥重要的新闻了?”

李学庆好奇地问。

“没啥,随便看看!”

李学庆不信,一把抢了过去,第一时间就找社论,国家有啥大事发生,都是通过头版社论,最先向国内民众发布的。

“这些个猴子咋没完没了的,要我说就该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顿,好,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从一开始就不该忍,一巴掌给他抽地上,让他一百年都爬不起来……”

李学庆一边看,嘴里还不闲着,可说着说着,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看向了李天明。

“天明,天亮他……是在四川吧?”

李天明沉默着点了点头。

“那个……那个……四川是不是距离南边……挺近的!”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学庆感觉嗓子眼儿都发干。

“是……挺近的!”

这下李学庆不说话了,马长山也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天明,你别担心,天亮肯定没事。”

只是这样宽慰的话,又能起到啥作用呢?

“长山叔,我……有心理准备!天亮是军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这没啥好说的。”

李学庆在心里暗暗发出一声叹息。

“天明,你这么说就对了,当初打小鬼子的时候,咱们李家台子的爷们儿就没怂过,现在也一样。”

话是这么说,可李学庆也不免悬起了心,李家台子的现役军人并不止天亮一个人,后来陆陆续续参军的还有六个,全都是本家子侄。

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怕是会立刻闹得人心惶惶,人们的思想觉悟再高,可顶在前面的毕竟是自家的孩子。

“这事……咱们几个知道就行了,长山,把这报纸藏起来,谁也不能看。”

马长山忙点头,要是让村里人知道,自家孩子极有可能要上战场的话,这个年也就别过了。

叮铃铃!

车铃声响起,几人忙起身走了出去。

来的是邮递员,送今天的报纸,还有……

“天明同志,正好有你家的两封信!”

李天明闻言,忙接了过去。

是天亮寄来的,一封寄给他,还有一封寄给靳小琪。

除了天亮的两封信,还有两封,都是村里出去当兵的本家兄弟寄回来的。

邮递员走了,留在原地的三人面面相觑。

咋办?

“天明,你……看看天亮信里都写了啥?”

李天明沉默半晌,才撕开了信封,里面是厚厚一沓信纸。

前面都是一些问候的话,还有询问家里的情况,到了后面,李天明越看心情就越沉重。

“哥,弟从军入伍,为的就是保家卫国,如今外敌挑衅,身为军人,自当义无反顾,我若不幸,哥嫂无需悲伤,军人为国牺牲是无上的光荣,我只有一个心愿,倘若那一天真的到来,请将我埋在妈妈身边……”

看到这里,李天明感觉每个字都像是小刀子一样,往他的心口上扎。

“天明!”

李学庆见李天明的眼眶都红了,小心翼翼的说道。

“叔,没事!”

李天明把信折好,重新装进信封。

“天亮他……是好样的,不孬!”

李学庆听了,重重地点头。

“咱李家的爷们儿,就没有一个孬的!”

可这些信怎么办?

李学庆又犯了难,他已经猜到了信里写的是什么,说是家书,其实……

更应该说是遗书。

军人要上战场了,提前将身后事向家里人做个交代。

“叔,还是给送过去吧!”

谁都不希望出事,可要是真的出了事,总要让家里人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给各家的当家人,消息……还是尽量别往外散!”

快过年了,总不能让全村人都跟着忧心。

说完,李天明拿上信,起身走了出去,刚出门就觉得脸上冰凉,又下雪了。

雪打在脸上,混着眼泪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