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半天见马成久久不回话,李天有点等不及。
“军师,这人要不要兄你得说个准话,人现在还在营地门口等着呢。”
刚才想的有点多,马成一时想的出神,这会听李天的话也回过神来。
“去,把人给喊进来。”
他也想听听,这位夏大人会怎么说?
夏知州在营地门口等了半天,迟迟不见有人来传话,不过他一点都不着急,对方肯定会见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终于见一个小兵从里面急匆匆的跑了出来。
“夏大人,你里面请。”
夏知州弹了弹身上并不存在的灰,跟着一起进了营地。
他身上这身官服并不是大周的,而是前不久的时间吴家找了绣娘定制出来的,这官服跟大周的官服很是不同,吴维融合了不少的现代元素,看上去更简洁大气。
跟着小兵往里走的时候,夏知州的眼睛也没闲着,不住的在营地里打量。
从这当中他能看出对方挺穷的,就连住的营帐都不同,杂七杂八的什么色都有,一看就知道是从好几处地方给搞来的,并不是统一定制。
不过当中大周朝廷的营帐是最多的,还有一些想来是在私人手里面搞来的。
士兵们穿的衣服也五花八门,大多身上都打着补丁。
自对方攻城以来,夏知州并没有上过城墙上,所以并不知道义军竟然如此穷酸。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瞧瞧他们,再瞧瞧他们庆安州的吴家军,身上穿的兵服都是崭新的,盔甲也是新的,那精气神可不是这些杂牌军能够比的。
此时夏知州无比的庆幸,他当时同意了归顺于吴维,要不然他哪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一边想着,就走到了主营帐门口。
这次过来的只有夏知州一个人州,他谁都没带,就他自己一个人过来。
他是文官,身上并无功夫在身,带着人反倒没有他自己一个人方便。
“军师,两位大人,夏大人到了。”
“让人进来。”
营帐内传来的一道中年男声,接着帘子被掀起,小兵做了个请的动作,
“夏大人请。”
夏知州进了营帐,就见主营上首摆着三把椅子,现在三股义军的负责人正坐在上面,盯着进来的他。
进了营帐夏知州并没有见礼,也没有说话,他是来议和的,现在代表的是庆安州吴家,代表的是二公子本人,他不可能给对方行礼。
人进来之后营帐内就没人说话,最后还是刘胜率先打破了僵局。
“夏大人果然如传言一般名不虚传,来人呐,给夏大人搬把椅子。”
很快,就有两个小兵搬了把椅子进来放在正中,夏大人也不怯场,撩了袍角就坐在椅子上。
“这次本官过来是代表我家主子跟你们议和,不知道三位有什么意见,可以先说说。”
夏知州并没有先说他们这边的意见,而是先问三人,看看他们到底想从庆安州捞到点什么好处。
三人都以为夏知州来了之后会提条件,却没想到他先问的他们,这一下子让他们提条件,三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粮食。
马成晃悠悠的扇着手上的羽毛扇,并没有出声。
李天见马成没开口,便自己先说了。
“夏大人,听说今年庆安州大丰收,光粮食就放满了十几个仓,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分一些。
若是可以的话,退兵也不是不行。”
夏知州看向说话的李天,这话也就骗骗三岁小孩,就算他今天不来,这些杂牌军也攻不下庆安城。
想到这,夏知州就叹了口气。
“三位有所不知,咱们安州的粮食虽然看着多,但是有一大半要卖给庆安州的百姓,还有一半留着作为吴家军的军需,这么一算的话,怕是我们连明年的秋收都撑不到。
想必你们也知道,咱们庆安州的百姓,大多都是吴家种了田之后才陆陆续续返回来,之后替吴家帮工。
现在好多百姓都是没有田地耕种的,今年想要填饱肚子,那就得从吴家买粮食,我们主子也不可能看着这么多百姓不管。”
这些事情三人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只不过看着庆安州的粮食多,他们就想来分上一杯羹。
“那照夏大人你的意思,粮食是不能分给我们一些了?”
刘胜讲话些阴恻恻的,不分给他们粮食,那还谈什么,根本就没什么好说的。
对,他承认他们现在是攻不下庆安城,可现在不代表永远都攻不下来,迟早他们会有机会吃下这块肥肉。
“对,粮食是不可能分给你们。”
夏知州说完就见三人脸色很不好,舌头拐了个弯继续道:“但你们也知道,我家主子最是舍不得百姓受苦,咱们都是反大周朝廷的,自然也舍不得你们受苦。
所以我家主子会无偿帮助你们几个州的百姓,就看看你们愿不愿意让我家主子帮助。”
“哦,那夏大人不如仔细说说要如何帮?”
李天可没想过吴家人会如此好心,他们现在算是敌对的关系,谁会那么蠢到那么好心来帮他的敌人。
“想必我们庆安州这一年多来变化几位大人也略有耳闻,照我家主子的意思,是可以在你们几个州设立厂子,收购野菜山货,百姓们手里头有钱了,不就可以拿来买粮。
不过我们家主子说了,也可以把庆阳州百姓种植作物的方法免费教给你们各州的百姓,让他们学会种植的作物也可以卖给你们,也可以卖给我们吴家,我家主子都无所谓。
还有养鸡养猪的技术,也可以教与你们各州的百姓,至于之后他们养出来的东西,是要卖给你们州上的人,还是说我家公子派人上门回收都可以。”
“夏大人,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们可以去庆安州打听打听我家主子,说的话就从来没有完不成的。”
李天刘胜在心里琢磨,山里的山货野菜他们根本就看不上,也懒得的让人去收,主要是没销路。
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吴家人肯派人去他们州上收也不是不行。
教百姓们如何种植养鸡鸭什么的,到时候这些东西种出来养出来他们就可以收购,价钱嘛当然是他们说的算,想来想去这样很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