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对方再一次退兵,城墙上的吴家军都忍不住高兴起来,这义军的人也没有百姓所说的那么厉害。
不过要说最佩服的还是他们的二公子,要是没有二公子想的这一出一出的,对方也不会这么轻易就退兵。
等到对方退兵之后,城门从里打开,一队队吴家军从城门内走出来,一半的人开始清理城墙底下的尸体,另一半的人则每个人身后都背着一个大筐,手上带着厚实的手套,开始捡成墙底下的三尖钉。
对方虽然退了,不过不达到目的还会打过来,这些三尖钉捡回去还能下次使用,一点都不浪费。
城墙脚下铺了一层尸体,大多都是脚受伤之后倒在地上,然后被同伴踩在底下用来当垫脚的。
在生死存亡之际,是最具考验人性的。
义军的尸体吴家军没有随意烧了,尸体全部放在离城墙远一点的地方,一具一具的放好。
等到吴家军清理完之后才回到城内,把城门给关上。
他们做的这一切全部被对面的义军们看在眼里了,两边虽然隔了些距离,但还是能看得清的。
有些义军心里很不是滋味,马成三人也没想到吴家军的人竟然会这么做,显然是上面的人授意。
对方都把尸体放在那,他们更不可能不会管,然后派出了两队人马把尸体全部抬回来,然后在不远处的坡地上挖坑把尸体埋进去。
每个坟头都砍了树劈成木板立了碑,碑上面写着死了的人的名字,还有他的家乡。
抬尸体掩埋尸体的人当中,徐达跟他村里的人也在其中,这次他们村里的人死了两个,早在刚才已经埋好了。
其中一个老实汉子着实是搞不清楚。
“大哥,咱们为什么要来打庆安城,不是应该去打大周朝廷吗?”
这话徐达没办法回答对方。
另一个村里人拐了拐问话的汉子。
“军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你问那么多做什么,你又不懂。”
“我就是不懂我才问的,我就想想搞清楚为什么要来打庆安城,他们不跟我们一样也是义军吗,都是反朝廷,又哪里不一样了。”
其实村里人好多都搞不明白,但是大哥都没意见,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反正大哥比他们聪明,大哥能想明白就行,至于他们想不想得明白,根本就没多大的关系。
徐达知道为什么要来攻打庆安州,还不是因为庆安州的粮食现在是最多的,只要把庆安州拿下,他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
可徐达并不是个坏人,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跟朝廷对着干。
在幽州城的时候,他就听说过吴二公子的大名,那可真真是一个为百姓着想的大善人。
只是可惜了,这次把庆安州拿下,怕是这位吴二公子也活不了。
可此次攻城之后,吴家军的做法又让他心里不是滋味,以前他们去攻打大周朝廷,大周朝廷处理他们这些叛军的尸体,都是全部堆在一块泼上火油烧了的,根本就不会像吴家军这样,从他们的举动当中,他能感觉到吴家军的士兵对于死者的尊重。
过来掩埋尸体的义军们显然谁都没有多说,把尸体掩埋处理好之后便回了营帐休息,毕竟明天他们肯定还要去攻城,不休息好,说不定明天就能把命给丢了。
这次冲到墙根底下逃回来的人大多数都脚受伤,现在整个营地内到处都是哀嚎声,随行的大夫根本就忙不过来。
不过好在这脚伤也不难处理,大夫拿草药跟棉布教了几次如何处理脚伤,然后再让他们互相包扎处理。
大夫检查了不少士兵脚上的脚,心中不由得感慨,吴二公子真不愧他的善人之名,这三尖钉要是尺寸再做的长一些,估计今天脚上受伤的这些人都回不来。
要是再狠一点在上面撒上毒药,大夫都不敢想像,这营地的人现在的下场。
就连对敌方都如此的善良,在他看来,吴二公子还是心太善了些。
从对待大周派来的士兵就能看出,吴维绝对不是个心善之人,对方来攻打庆安州,吴维心中也想过下狠手。
但又一想,他这边的人还是太少了些,若是能把义军的士兵吸引过来一部分,又何乐而不为。
所以每次吴维都没有下狠手,若不然他真的下死手,拿出对大周朝廷的那副狠劲来,现在三股义军已经被打的屁滚尿流。
两次攻城下来,马成眼睛不瞎,其他人都看得明白的事他自然也看得明白,对于这位吴二公子他十分好奇。
要不是庆安州有他想要的粮食,这一仗他还真不打算再打了,毕竟对方是个聪明人,能跟一个聪明人交好,总比跟对方交恶的强。
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把对方给得罪了,若是此次不把对方拿下,等到以后让对方壮大起来,怕是没他们好果子吃。
主营帐内,刘胜不停的挠头发,他心里有事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做这动作,那一整头头发现在都变成了鸡窝。
不过现在主营帐内的几人,谁也没功夫搭理刘胜那头头发。
李天皱着眉,照两次交锋来看,对方手上的手段是层出不穷,他们每破一样对方还有另外的等着他们,照这样下去,攻城何时是个头。
“军事,咱们要怎么办?”
出发之前三人可是立了军令状的,一定会把庆安城拿下,可看现在的样子怕是有点悬。
马成自然知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衰的道理,今天已经是第二次,如果明天还拿不下庆安州再退兵的话,怕是士兵的士气都没了。
可是现在他也想不出应对之法,今天受伤的人有一多半,本来带来的八万人明天能攻城的人怕是只有四万不到。
问题主今天三尖钉的事情他能解决,可明天那位吴二公子还会不会有别的在等着他们,这让马成也有点不确定起来。
主要还是看到对方士兵崭新的盔甲跟刀剑,马成心里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装备几万人的军队花费必定不小,他不相信吴家有那么多的银子花在吴家军身上。
那他们身上的盔甲刀剑又从何解释,难道是说庆安州内有铁矿,这样就能解释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