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海盐味奶糖 > 第204章 院墙上的新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秋的凌晨四点,万籁俱寂。思雨深陷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梦境中,无法自拔。

梦境里,她站在一个陌生小区的房子里,手里攥着刚签完的租房合同,眼神注视着窗外,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房东临走前特意叮嘱:“这栋楼隔音不太好,你对门住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经常半夜吵架,你别介意啊,有什么事,发信息给我,让我去协调。”

思雨抬头望去,对面是小吴的单位,而斜对角是小吴的住处,小吴住在四楼,斜对角看过去四楼阳台的晾衣架上,挂着一件熟悉的蓝色衬衫——那是小吴最爱穿的一件。梦境中的她心跳加速,既期待又害怕。她租下这个房子,就是因为打听到小吴住在对面楼的四层。

天色渐暗,思雨饥肠辘辘。她想去小区外买点吃的,却又担心天黑后在外面走动会被小吴撞见。犹豫间,她看见一群人排着长队,似乎在买面条。那队伍蜿蜒曲折,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饭盒,场景莫名熟悉。

就在她犹豫要不要排队时,梦境开始扭曲变形。场景变成了大学食堂的样式,窗口上方挂着“重庆小面”的牌子。队伍中有个背影特别像小吴,思雨下意识地想躲开,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将思雨从梦境中硬生生拽出。她猛地坐起,心脏狂跳,一时间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窗外还是漆黑一片,电子钟的红色数字显示着04:27。

“思雨?你在家吗?我是隔壁的王阿姨。”门外传来邻居焦急的声音,伴随着持续的敲门声。

思雨揉了揉太阳穴,梦境中的场景还在脑海中盘旋。她披上外套,踩着拖鞋去开门。王阿姨穿着厚厚的棉睡衣,头发凌乱,一脸担忧。

“你家外墙一直在往下淌水,是不是忘关阀门了。”王阿姨指着墙角,“我起来做早饭,看见水顺着墙往下流,吓死个人。”

思雨这才彻底清醒,想起昨晚打烊回来太累,确实忘了检查热水器。她连忙道谢,快步走向阳台。北方深秋的凉风扑面而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果然,热水器的溢流管正不停地往外排水,在寒冷的夜空中冒着白气。水流顺着外墙往下淌,已经在楼下阳台的雨棚上结了一层薄冰。思雨心里一沉,赶紧关掉阀门。

梦境的余味

回到屋内,思雨睡意全无。她给自己倒了杯温水,坐在沙发上发呆。刚才那个梦太真实了,真实得让她心慌。梦里那种既想靠近又害怕被发现的矛盾心理,不正是分手后那段时间的真实写照吗?

她记得最痛苦的那段日子,她确实动过极端的念头——辞去工作,放弃所有,去小吴所在的城市,在她单位附近租个房子,或者直接一步到位买个房子,只为能和她一起生活。甚至想过要不要换个微信头像和昵称,偷偷加回小吴的微信,就为了看看她的朋友圈,事实她也这么做了,可惜也未能善终。

幸好理智最终占了上风,她没有进一步继续那些荒唐的事。但梦境却毫不留情地将她潜意识里的执念暴露无遗。那个排队买面的场景也让她困惑,为什么便利店会像大学食堂?这个细节似乎在暗示着什么,但她一时想不明白。

思雨起身走向书房,从最底层的抽屉里翻出一个旧盒子。里面装着她和小吴的合照、往来车票、甚至还有小吴随手写的购物清单。她已经大半年没有打开这个盒子了,思雨也不记得自己扔了多少次,又捡回来多少次了。

指尖抚过照片上小吴的笑脸,思雨发现自己的心情出乎意料的平静,虽然依然会有愤慨,有难过,有悲痛,可是思雨明显能感受到自己的慢慢变化,甚至连透明都说自己比之前成熟了些。那些曾经让她痛彻心扉的回忆,如今看来竟有些遥远。就像在看别人的故事,虽然还记得情节,却已经感受不到当时的情绪了。

清晨的领悟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思雨决定提前开始新的一天。趁今天牙齿还不太疼,也许是换药的原因,起床之后确实减轻好多,她换上运动服,准备去附近的公园走走。这是她最近养成的习惯,发现运动确实能缓解压力。

清晨的公园里已经有不少晨练的人。思雨沿着湖边快走,呼吸着冷冽清新的空气,感觉整个人都清醒了许多。跑到第三圈时,她突然明白了梦中那个“大学食堂般的便利店”意味着什么。

大学时代,她曾经暗恋过一个人,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在食堂“偶遇”。后来她明白了,那种刻意制造的巧合,其实是一种卑微的示好。梦中的场景是在提醒她,对待小吴的执念,其实和年少时无望的暗恋一样,都是自我感动的表演。

这个发现让思雨豁然开朗。她加快脚步,仿佛要将那些不必要的执念甩在身后。

意外的访客

上午的“拾光”比平时热闹些,可能是连日阴雨后人们都渴望出门透透气。思雨正在为一位熟客推荐新到的云南咖啡豆时,门铃响了。

“欢迎光临——”她抬起头,话音戛然而止。

站在门口的是个年轻女孩,约莫二十出头,背着双肩包,脸上带着怯生生的表情。最让思雨惊讶的是,这个女孩的长相竟有六七分像小吴——特别是那双微微上挑的眼睛,和说话时习惯性抿嘴的小动作。

“请、请问这里是‘拾光’咖啡馆吗?”女孩怯生生地问,声音很轻,带着明显的外地口音。

思雨稳住心神,微笑着点头:“是的,请进。”

女孩如释重负地走进来,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她点单时手指微微发抖,接过菜单时还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糖罐。

“对不起!我太笨手笨脚了。”女孩慌忙道歉,脸一下子红了。这个神情动作,让思雨又想起了面对小吴的自己。甚至连紧张时的状态都如此相似。

陌生的倾诉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女孩一直坐在角落里,面前的本子上写写画画,偶尔抬头看向思雨,欲言又止。

下午三点,店里客人渐少。思雨终于忍不住,端着一杯免费赠送的拿铁走过去:“看你坐了很久,这杯算我请你的。”

女孩受宠若惊地接过,眼眶突然红了:“谢谢...其实我是特意来找你的。”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思雨得知女孩叫陈希,是之前驻唱歌手的远房表妹,后来阿杰考上了音乐学院继续深造,便很少来驻唱了,偶来来看看,也是尽力的帮助店里,从不肯收钱,说自己只是来串门,算朋友聚聚,不能收费,思雨每次见对方这么推脱,便也没再说什么,心里默默的记下了,有情后补嘛!不过也能记得在每次临行前,在阿杰的行李里力所能及的放一些自己的心意。

面对阿杰的表妹,思雨自然觉得很亲切,详细聊天后得知,她刚从老家来到这个城市找工作,临行前阿杰特意嘱咐她,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来找思雨。

“他说你是她见过最善良的人。”小雨小声说,偷偷观察思雨的反应,“还说你在这里开咖啡馆,人脉广,或许能帮我介绍个工作。”

思雨的心情复杂极了。没想到阿杰居然还会向家人提起她,而且是以这样的评价。思雨觉得心里暖暖的,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伤害——既然她“善良”,为何小吴又要那样对待她?

思雨沉默地搅拌着咖啡,心情复杂。她曾经恨过小吴,希望她遭到报应。但真听到她过得不好,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快意,反而有种说不清的惆怅。

雨前的预兆

安顿好陈希后,思雨站在吧台后发呆。天气预报说晚上可能又要下雨,果然她的牙神经已经开始隐隐作痛。这种生理上的预警,像是在提醒她不要重蹈覆辙。

傍晚时分,天空果然又阴沉下来。熟客们陆续离开,店里渐渐安静。思雨倚靠在窗前,手里摩挲着衣角仿佛在思考些什么,有些过去,就让它彻底过去吧。她知道,有些思绪一旦被打开,就意味着重新打开那扇已经关闭的门,会发生什么,就真的很难说了。

新的开始

打烊前,思雨在门口挂上“明日歇业一天”的牌子。她决定给自己放一天假,去郊外的温泉酒店住一晚。牙痛提醒她,是时候好好照顾自己了。

她拍了牌子的照片发到群里:“明天给自己放个假,大家后天见。”

很快收到了回复:

“早该休息了!记得带面膜泡温泉!”

“羡慕!求代购当地特产!”

“好好放松,回来给我们做好吃的!”

看着这些温暖的回复,思雨露出了真心的笑容。门店打烊时,她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

雨终于下了起来,但这一次,思雨提前吃了止痛药,牙痛并没有如期而至。她撑着伞走在雨中,脚步轻快。也许治愈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每一次主动选择放下,都是向着光明迈进一步。

温泉酒店的电话确认短信来了,思雨回复后,顺手删除了小吴所有的联系方式。这一次,她是真的准备好了。

深夜的顿悟

温泉酒店的夜晚格外安静。思雨泡在露天温泉里,仰头望着被水汽模糊的星空。热水舒缓着她紧绷的神经,也让她有了新的思考。

她突然明白,那个梦境中的“大学食堂”,其实象征着一种简单纯粹的情感。大学时代的喜欢,可以仅仅是因为对方打球很帅,或者笑容很甜。而成年人的感情,却掺杂了太多现实考量——工作、房子、家庭背景,甚至牙齿受伤后会不会在雨天疼痛。

但归根结底,爱情的本质应该是一样的:相互尊重,彼此成全。她和小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不对等的基础上。她一味付出,对方一味索取。甚至让思雨心有芥蒂的是她生日那天,小吴一直在刷抖音,思雨只是想在生日快结束的时候,好好享受和小吴的愉快瞬间,可是小吴又急眼了,面对这样的感情,思雨虽然极度渴望,却也似乎隐隐觉察到也许并不能无法长久。

思雨从温泉中起身,裹上浴袍。夜风吹在湿漉漉的头发上,带着几分凉意,却也让人格外清醒。

她拿出手机,发了一条朋友圈,是啊,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发送成功后,她感觉心里最后一块石头落了地。

清晨的菜园

第二天一早,思雨结束休假回到了“拾光”。才离开一天,后院的菜园似乎又有了新变化。菠菜长高了一截,白菜的叶子更加饱满,就连前几天被风吹歪的毛豆也挺直了腰板。

她细心地在菜园里忙碌着,间苗、除草、施肥。泥土的芬芳让她心情愉悦,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是虚拟世界永远无法给予的。

关于小院,思雨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这份满足,比小吴曾经描绘过的任何蓝图都要真实和厚重。

小吴说过太多这样的话了——要带她去东北老家,体验冰天雪地里的热炕头;要置办个带院子的小家,她每天安心上班,小吴就在家做饭等她回来;要在院里种满她最爱的桂花,秋来香飘满室……每一幅画面都那么美好,思雨曾无数次在这些承诺中沉醉,对未来的憧憬真切得触手可及。

可如今亲手打理着真正属于自己的小院,思雨才恍然明白:很多东西其实并不难实现,难的是对方是否真心愿意去践行,还是仅仅停留在随口的许诺。小吴的画技是精湛的,那些“大饼”被描绘得香气扑鼻,却终究是悬在空中的楼阁,经不起现实的推敲。

而现在,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鼻尖萦绕着草木最本真的气息,思雨终于懂得:别人说得再好,画得再香,也远不如自己动手,一砖一瓦构筑起来的生活那般踏实和恒久。

上午十点,“拾光”准时开门营业。熟悉的铃声,熟悉的咖啡香,一切都让人安心。第一位客人是每天必来的自由撰稿人,他还是点了一杯热美式,但在思雨准备时,他忽然说:“今天阳光真好。”

思雨愣了一下,笑着点头:“是啊,好久没见到这么好的阳光了。”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思雨站在吧台后,熟练地研磨咖啡豆,蒸汽奶泡的声音悦耳动听。

牙痛已经完全消失了,就像从未存在过。但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下一个雨天它可能还会回来,但她已经开始学会了与之和平共处。

尾声

傍晚打烊后,思雨独自留在店里整理账目。手机屏幕亮起,是林深发来的消息,分享了一篇关于创伤后成长的文章。

思雨没有立即回复,而是先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关掉收银机时,她无意中瞥见窗外的一抹夜景,寂静又祥和。

她想起今早整理菜园时发现的一件事:那株曾经被大风折断的毛豆,虽然主枝看似枯萎了,但在折断处下方,竟然长出了新的侧芽。嫩绿的芽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充满着生命的韧性。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本质——不是在创伤中完好无损,而是在受伤的地方,长出新的力量。

思雨拿起喷壶,为菜园里的每一株植物细心浇水。水珠在夕阳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就像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微小确幸。

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拾光”的门会准时打开。而她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天。